熱心網友
腹瀉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除了常規的藥物療法和飲食療法外,對于那些病情輕無明顯脫水的患兒,介紹兩個簡單有效的家庭療法,不需要去醫院,就能起到明顯的治療效果。一、家用口服補鹽液預防脫水、糾正脫水是治療腹瀉的兩大原則,自制口服補鹽液給患兒服用,方便有效。其配制方法是:米湯500ml加鹽1.75g,或炒米粉25g加鹽1.75g,煮2-3分鐘,按20-30ml/kg給患兒服用,相當一部分患兒在1...
熱心網友
腹瀉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除了常規的藥物療法和飲食療法外,對于那些病情輕無明顯脫水的患兒,介紹兩個簡單有效的家庭療法,不需要去醫院,就能起到明顯的治療效果。一、家用口服補鹽液預防脫水、糾正脫水是治療腹瀉的兩大原則,自制口服補鹽液給患兒服用,方便有效。其配制方法是:米湯500ml加鹽1.75g,或炒米粉25g加鹽1.75g,煮2-3分鐘,按20-30ml/kg給患兒服用,相當一部分患兒在1-2天內可以痊愈,該方法的特點是:制作方便。符合兒童飲食習慣,特別適合于腹瀉病的家庭治療。二、敷臍療法臍為神闕穴所在部位,用藥物外敷臍部可治療腹瀉,由于該方法簡單易行,對患兒無痛苦而且療效顯著,因而深受患兒家長歡迎。具體方法為:1、云南白藥敷臍:云南白藥1g,用60%-70%的酒精調成糊狀敷于臍窩,用傷濕止痛膏覆蓋,每日一次,1-2天顯效。2、克痢痧敷臍:用浙江玉環制藥廠生產的克痢痧膠囊一粒,將其粉末置于臍窩,傷濕止痛膏覆蓋,1-2天一次,1-2天顯效。
熱心網友
寶寶秋季腹瀉 父母如何應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程慶民 秋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腹瀉會使孩子喪失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嚴重者可導致嬰兒營養不良。治療腹瀉除了正確用藥外,合理的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個月大的歡歡突然病倒了。高燒、咳嗽、嘔吐一齊降臨到歡歡身上。醫生說是感冒,用藥2天后,剛見好轉,卻又拉起肚子來,一天就拉了十幾次稀水樣便...
熱心網友
寶寶秋季腹瀉 父母如何應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程慶民 秋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腹瀉會使孩子喪失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嚴重者可導致嬰兒營養不良。治療腹瀉除了正確用藥外,合理的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個月大的歡歡突然病倒了。高燒、咳嗽、嘔吐一齊降臨到歡歡身上。醫生說是感冒,用藥2天后,剛見好轉,卻又拉起肚子來,一天就拉了十幾次稀水樣便。小家伙往日的笑容不見了,臉色蒼白,連抬頭的力氣都沒有了。爸媽又著急又心疼,再次到醫院就診,原來,歡歡得的是“小兒秋季腹瀉”。 小兒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每年的秋冬季節是該病的高發期。2歲以下的嬰幼兒最易發病,尤其是出生至1歲的嬰兒。發病后,患兒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隨后出現嘔吐和腹瀉,腹瀉一般為稀水樣便,每天約10次以上。 小兒發生腹瀉的原因很多:用了不潔餐具、吃了污染食物,可發生胃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消化道外感染可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喂哺或添加食物不適當,會影響消化吸收而腹瀉;腹部受涼,腸蠕動增加,也會發生稀便。 由于嬰兒消化系統、免疫系統沒有發育成熟,對飲食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但此時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一歲時的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對營養素的需求高于其他年齡階段。這時孩子發生腹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及營養缺乏性疾病,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在兒科臨床上常見的營養不良、體弱多病和生長障礙,相當一部分就是源于嬰兒期沒有及時治愈的腹瀉。 當嬰兒發生腹瀉,家長在就診時應帶上少許新鮮的大便,以便能及時化驗大便常規,有利于醫生正確診斷和合理用藥。 除了進行藥物治療,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往往就是,孩子經過這樣的折騰,消耗一定很大,需要趕緊補一補。這個時候,孩子確實需要營養,但若急于進補,給予不適當的飲食,很可能加重病情,延長病程,正所謂“欲速而不達”。但究竟該怎樣進食呢? 短暫禁食 根據病情輕重禁食6至12小時,先讓孩子的胃腸道“休整”一下。可適量口服5%的葡萄糖液、含電解質的口服補液(英文縮寫ORS,藥店有售)或米湯(可加入葡萄糖或鹽以補充能量和電解質)。 調整乳類食品的質和量 大便性狀好轉的情況下,可進食乳類食品,先淡(脫脂、摻水)后濃,從少量逐步恢復到正常需要量。 添加輔食 病情穩定后可添加輔食,量由少到多,質由稀到稠,品種由單一到多種,逐步添加含各種營養素的食品,如果汁、菜湯、蛋黃、薄粥、嬰兒粥(加蛋黃、魚泥、碎菜、肝泥、肉糜等)。 補充有助止瀉的食品 若大便化驗為陰性的,可給予焦米湯或焦米粥、酪蛋白液、胡蘿卜液和蒸蘋果等。 補充營養素 由于腹瀉,嬰兒大量消耗和丟失了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可能會導致腹瀉后活動性佝僂病的發生、皮膚粘膜損害、消化吸收不良等,應補充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魚肝油等,必要時可肌肉注射維生素D。若病程較長,食欲不好,有反復腹瀉的,補充微量元素鋅制劑以及谷氨酰胺制劑,有助于改善食欲和消化道粘膜的修復。 相關鏈接 幾種止瀉食品的制作 焦米湯或焦米粥:將米炒成焦黃色后,每10克加100毫升水即可熬成焦米粥,再用粉碎機加工成焦米湯可喂哺小嬰兒。6個月以上的嬰兒可直接喂粥。米炒后,部分碳化,有助消化并有吸附作用,還有焦香味,患兒容易接受。 酪蛋白液:按鮮牛奶100毫升,葡萄糖酸鈣0.5克的比例,每天2瓶鮮牛奶加入5片葡萄糖酸鈣,加熱至沸騰,牛奶中的蛋白(主要是酪蛋白)與鈣結合成絮狀物,用紗布或濾網過濾出,加水或米湯200到300毫升粉碎后分2次或3次喂給患兒,止瀉效果很好,同時可補充蛋白質。 胡蘿卜液:胡蘿卜500克,洗凈削皮切塊后,加水約1000毫升,煮沸至軟,連水碾碎或粉碎,按需分次飲用。富含胡蘿卜素,還有番茄紅素、揮發性芳香油等,可健胃和促進消化。 蒸蘋果:蘋果洗凈切成兩半,去芯,連皮隔水蒸至酥軟,可直接用勺舀喂給患兒。蒸蘋果含一定量的鈣、磷、鐵、胡蘿卜素、尼克酸等,有生津、開胃及止瀉等功效,且其味酸甜可口。
熱心網友
好,信你!都是出來混的~,信字第一位!
熱心網友
1.胡蘿卜泥能治腹瀉: 嬰兒腹瀉時,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上給予胡蘿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復。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凈切碎,加水煮爛,然后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卜的水留作備用)。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約一小匙)胡蘿卜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嬰兒的食欲,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嬰兒喂食胡蘿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2....
熱心網友
1.胡蘿卜泥能治腹瀉: 嬰兒腹瀉時,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上給予胡蘿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復。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凈切碎,加水煮爛,然后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卜的水留作備用)。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約一小匙)胡蘿卜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嬰兒的食欲,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嬰兒喂食胡蘿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2.小兒腹瀉的預防及護理: 小兒腹瀉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夏秋換季時節,天氣時暖時熱,腹瀉的小兒就會多起來,且以2歲內的嬰幼兒多見。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另外,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也會引起腹瀉。對于小兒腹瀉,我們如何才能預防及護理呢?為此,記者采訪了北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董麗娟。 防治嬰兒腹瀉的幾種方法: 母乳喂養可防腹瀉 尤以出生后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應提倡母乳喂養。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母乳喂養可預防小兒腹瀉。 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導致小兒腹瀉。改用碗勺,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 及時補液防脫水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于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于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攝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現脫水癥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 按時添加輔食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不論母乳或人工喂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以滿足營養需要。添加輔助食品時,品種不宜過多,變換不宜過頻,要在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后,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具體而言,添加輔食時,要注意嬰兒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種,從少至多,逐漸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個月開始添加維生素C及D,2至3個月加菜湯、奶糕或米糊,4至6個月添加蛋黃、肉末及碎菜等。 注意飲食質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喂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 增強體質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注意小兒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避免不良刺激 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小兒腹瀉。 請勿濫用抗生素 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飲食不當引起。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抗菌藥物不但無效,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加重腹瀉。 不必禁食,多補水分 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這無異于火上澆油,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因此,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面條、牛奶、肉湯之類。 對腹瀉小兒的護理要點 中醫治肌無力肌肉萎縮! 讓口腔潰瘍不再復發 談甲亢病的防與治 治療皮炎、濕疹、蕁麻疹 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性質。就診時帶上大便采樣,以便醫生檢驗、診治。 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加之飲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現四肢厥冷,體溫不升,可用熱水袋保暖。使用熱水袋要注意不要燙傷患兒。 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應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揩洗臀部(女孩子應自前向后沖洗),然后用軟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軟膏,或復方硫酸銅鋅軟膏、防止產生紅臀。 腹瀉患兒由于使用較長時間的抗菌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長而發生鵝口瘡,因此要多喂開水以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蘸溫開水清擦口腔。已發生鵝口瘡可在患處涂以1%龍膽紫藥水。 重型腹瀉,或輕型腹瀉但遷延不愈,患兒逐漸消瘦,全身癥狀加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腹瀉未愈,又發生肺炎或尿路感染等并發癥,也應及時就診。 衛生及護理 嬰幼兒的衣著,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避免過熱,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夏季應多喂水,避免飲食過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經常進行溫水浴。 加強體弱嬰幼兒護理: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病后體弱小兒應加強護理,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各種感染。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 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對新生兒,托幼機構及醫院應注意消毒隔離。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糞便應做消毒處理。 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長期濫用方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 文章來源:華夏醫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