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到了50歲的年齡,一天到晚總覺的很疲乏,應吃點什么補品好?
熱心網友
冬季馬上要到了,季是腎主令之時,腎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勝苦。故《四時調攝箋》中指出:“冬日腎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養心。”所以,飲食之味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以保心腎相交,食辛熱之品,使肺氣直達,固實腎氣。冬季雖宜熱食,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勿多食蔥,以免使內伏的陽氣郁而化熱。冬季切忌吃較硬和生冷的食物,此類食物多屬陰,易傷脾胃之陽,如腎陽虛者,常易造成中氣下陷、形寒肢冷、下痢清谷等病癥。 不少年輕人講究給老人送補品,但好東西不一定人人受益。譬如阿膠、桂圓之類滋補氣血的補品,對于脾胃、消化不好的老人就不適合,非但不能強身健體,而且會影響食欲,中醫稱為“虛不受補”就是這個道理。人參、鹿茸雖然高級,但陰虛體虛的人也不能享受。有的人吃了人參流鼻血、有的服用鹿茸全身燥熱,都說明大補大溫之品有益也有弊。進補也不可亂吃,否則花錢找不自在。飲食調養有三宜:一宜粥糜,古代養生家多提倡深冬晨起喝些熱粥。《飲膳正要》中認為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溫補陽氣。如若在粳米粥中加點紅棗、赤豆可使人感覺周身溫暖,精力倍增。民間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五吃“八寶粥(飯)”的習慣。冬日宜食養心除煩的麥片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補肺益胃的山藥粥、養陰固精的核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調中開胃的玉米粥、滋補肝腎的紅薯粥等。二宜溫熱之品,以取陽生陰長之義。如宜吃牛肉、羊肉、狗肉、桂圓肉、棗、蛋、山藥、豬血、糯米、韭菜等。冬季每日晚餐喝一小杯酒,對中、老年人養陰大有裨益。三宜堅果之品,冬日多吃點核桃、板栗、松子以及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須注意體肥胖者忌肥甘溫熱厚味。 。
熱心網友
男寶
熱心網友
才50歲補什么呢,春困秋乏,很正常,不要說你們的,年輕人也是這樣的,注意早睡早起加強鍛煉身體就行了.并且是藥三分毒!
熱心網友
我看了很難過,我的爸爸也快50,我也快20了,真的好不想爸爸媽媽就這樣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