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用人民幣投資賺取美元,不再是夢想。5月12日光大銀行在上海召開陽光理財新品推介會,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陽光理財A+計劃,該產品首次將本幣理財對接外幣衍生交易,從而實現了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新突破。此前盛傳的人民幣理財因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下調而壽終正寢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幣理財:柳暗花明光大銀行從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就率先在國內銀行業挑起了個人理財業務的戰火。此后不到半年時間里,幾乎所有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已獲批該資格,競爭白熱化趨勢已經顯現。特別是今年年初四大國有銀行加入進來以后,他們的網點比股份制銀行多,這給本來已十分激烈的競爭平添了幾分火藥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臺參與競爭,國內個人理財業務一時烽煙四起。激烈的市場競爭,自然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今年3月,銀監會下發通告,除了再次強調"產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確風險提示"這兩方面要求外,還明確提出了"人民幣理財產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銀行新推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應聲而落,一年期的預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間。而央行票據收益率持續下降無疑也使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節過后,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重要投資標的之一---央行票據的收益率持續下降,給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帶來莫大的壓力。從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據收益率來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發行量為300億元,相應的參考收益率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個基點。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率更是讓人民幣理財走向了“ 末路”。國內以央行票據為主要投資方向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場壓力下,舉步維艱,國內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一時偃旗息鼓。從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幣理財在半年時間里,不經意間快速升溫成為市場熱點和焦點,又快速遭遇寒流。個中滋味,頗值得回味和思考。業內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幣理財雖然開創了國內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的新時代,但從一開始起,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設計和操作原理相對簡單和單一,這不僅直接導致了各家銀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難以維持長久生命力。如果持續創新,推出理財新產品成為各家商業銀行面對的共同課題。 縱深創新:光大銀行再次“破題”這位業內人士分析說,從長期發展的角度看,理財產品創新需要在種類上橫向拓展和在結構上縱向深入。今后理財產品所依托的基礎產品將會由簡單變復雜、由短變長、由原生變衍生,像眼下這種相對簡單的貨幣市場型理財產品,將會延展到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國際衍生金融市場的產品,利率掛鉤型產品會發展為利率、信用關聯型產品。另外,不同側重點的主題理財也將成為吸引銀行客戶的一大賣點。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在國內銀行中首家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吃螃蟹者”,光大銀行為了保持難得的領先優勢,確實在不斷研究創新理財產品。2005年伊始,光大銀行瞄準教育需求,推出了國內首個主題型理財產品—陽光理財E計劃,其理財產品創新和推廣的力度和效率讓人贊嘆,被譽為理財市場的“風向標”與理財業務的“領頭羊”。此次,該行又首推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是其努力尋求理財產品創新、保持領先優勢的又一體現。記者從光大銀行在滬12日舉辦的陽光理財新品推介會上了解到,陽光理財A+計劃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批準的以人民幣投資、獲得美元收益的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應用交叉貨幣衍生交易(國際金融界稱為Quanto)規則,金融交易本金以人民幣為基礎交易貨幣,通過掉期交易,將投資人的資金收益與國際金融市場原生及衍生產品相聯接,并根據基礎資產或基礎交易的實際表現及合同約定實現收益,產品到期時,光大銀行返還投資人人民幣本金,并以美元支付投資人的投資收益,光大銀行保護投資人的本金不受損失。此次首推的陽光A+計劃理財產品起點是1萬元人民幣,期限一年,產品到期時,光大銀行返還投資人人民幣本金,并以美元支付投資人的投資收益。具體收益有兩種選擇:一是固定收益,年收益率為2。37%。另一種是浮動收益,即收益不固定,實行浮動制。浮動收益的多少,取決于人民幣與美元等貨幣的利率、匯率等的走向,高可達4%以上,低則為0。25%左右。針對記者提出的一旦人民幣升值,會不會因此受到損失時,光大銀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為3。8%,而國內同期利率僅為0。82%,因此銀行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利用國際外匯市場進行有效的運作,并獲得相應的收益。只要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在25%以下,購買這一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會高于國內的儲蓄存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分析表示,陽光理財A+計劃的破題而出,在國內理財產品短缺和投資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有效拓寬了一般投資人的投資渠道,為廣大的投資人輕松實現了以人民幣投資,賺取美元的夢想。同時也必將引起國內金融投資市場的震撼,國內個人理財業務將在一個更高的平臺上展開競爭。 在此形勢下,光大銀行自然想努力延長這一首推產品的保鮮期和擴大市場影響力。據了解,光大銀行在5月11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05金融品牌與創新產品展”為期4天的展會中,以強大的參展陣容、豐富的參展內容、多樣的參展形式推介其包括陽光理財A+在內的陽光理財品牌及系列業務新品。據悉,此次展會僅是光大銀行在5月份開展“匯聚財智光大未來”集中宣傳營銷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參加展會為契機,光大銀行將在整個5月期間在全國30家分行、36個中心城市開展一系列集中、立體宣傳營銷活動,其中僅在上海,就將有“陽光理財”新產品推介會、VIP客戶答謝音樂會、陽光愛心慈善捐助、陽光理財投資沙龍等活動陸續登場。5月14日,光大銀行在上海的30家網點還將在所處地段的鬧市區集中開展戶外宣傳、咨詢活動,為廣大市民提供與理財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
熱心網友
用人民幣投資賺取美元,不再是夢想。5月12日光大銀行在上海召開陽光理財新品推介會,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陽光理財A+計劃,該產品首次將本幣理財對接外幣衍生交易,從而實現了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新突破。此前盛傳的人民幣理財因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下調而壽終正寢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幣理財:柳暗花明光大銀行從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就率先在國內銀行業挑起了個人理財業務的戰火。此后不到半年時間里,幾乎所有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已獲批該資格,競爭白熱化趨勢已經顯現。特別是今年年初四大國有銀行加入進來以后,他們的網點比股份制銀行多,這給本來已十分激烈的競爭平添了幾分火藥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臺參與競爭,國內個人理財業務一時烽煙四起。激烈的市場競爭,自然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今年3月,銀監會下發通告,除了再次強調"產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確風險提示"這兩方面要求外,還明確提出了"人民幣理財產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銀行新推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應聲而落,一年期的預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間。而央行票據收益率持續下降無疑也使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節過后,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重要投資標的之一---央行票據的收益率持續下降,給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帶來莫大的壓力。從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據收益率來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發行量為300億元,相應的參考收益率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個基點。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率更是讓人民幣理財走向了“ 末路”。國內以央行票據為主要投資方向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場壓力下,舉步維艱,國內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一時偃旗息鼓。從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幣理財在半年時間里,不經意間快速升溫成為市場熱點和焦點,又快速遭遇寒流。個中滋味,頗值得回味和思考。業內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幣理財雖然開創了國內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的新時代,但從一開始起,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設計和操作原理相對簡單和單一,這不僅直接導致了各家銀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難以維持長久生命力。如果持續創新,推出理財新產品成為各家商業銀行面對的共同課題。 縱深創新:光大銀行再次“破題”這位業內人士分析說,從長期發展的角度看,理財產品創新需要在種類上橫向拓展和在結構上縱向深入。今后理財產品所依托的基礎產品將會由簡單變復雜、由短變長、由原生變衍生,像眼下這種相對簡單的貨幣市場型理財產品,將會延展到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國際衍生金融市場的產品,利率掛鉤型產品會發展為利率、信用關聯型產品。另外,不同側重點的主題理財也將成為吸引銀行客戶的一大賣點。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在國內銀行中首家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吃螃蟹者”,光大銀行為了保持難得的領先優勢,確實在不斷研究創新理財產品。2005年伊始,光大銀行瞄準教育需求,推出了國內首個主題型理財產品—陽光理財E計劃,其理財產品創新和推廣的力度和效率讓人贊嘆,被譽為理財市場的“風向標”與理財業務的“領頭羊”。此次,該行又首推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是其努力尋求理財產品創新、保持領先優勢的又一體現。記者從光大銀行在滬12日舉辦的陽光理財新品推介會上了解到,陽光理財A+計劃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批準的以人民幣投資、獲得美元收益的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應用交叉貨幣衍生交易(國際金融界稱為Quanto)規則,金融交易本金以人民幣為基礎交易貨幣,通過掉期交易,將投資人的資金收益與國際金融市場原生及衍生產品相聯接,并根據基礎資產或基礎交易的實際表現及合同約定實現收益,產品到期時,光大銀行返還投資人人民幣本金,并以美元支付投資人的投資收益,光大銀行保護投資人的本金不受損失。此次首推的陽光A+計劃理財產品起點是1萬元人民幣,期限一年,產品到期時,光大銀行返還投資人人民幣本金,并以美元支付投資人的投資收益。具體收益有兩種選擇:一是固定收益,年收益率為2。37%。另一種是浮動收益,即收益不固定,實行浮動制。浮動收益的多少,取決于人民幣與美元等貨幣的利率、匯率等的走向,高可達4%以上,低則為0。25%左右。針對記者提出的一旦人民幣升值,會不會因此受到損失時,光大銀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為3。8%,而國內同期利率僅為0。82%,因此銀行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利用國際外匯市場進行有效的運作,并獲得相應的收益。只要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在25%以下,購買這一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會高于國內的儲蓄存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分析表示,陽光理財A+計劃的破題而出,在國內理財產品短缺和投資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有效拓寬了一般投資人的投資渠道,為廣大的投資人輕松實現了以人民幣投資,賺取美元的夢想。同時也必將引起國內金融投資市場的震撼,國內個人理財業務將在一個更高的平臺上展開競爭。 在此形勢下,光大銀行自然想努力延長這一首推產品的保鮮期和擴大市場影響力。據了解,光大銀行在5月11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05金融品牌與創新產品展”為期4天的展會中,以強大的參展陣容、豐富的參展內容、多樣的參展形式推介其包括陽光理財A+在內的陽光理財品牌及系列業務新品。據悉,此次展會僅是光大銀行在5月份開展“匯聚財智光大未來”集中宣傳營銷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參加展會為契機,光大銀行將在整個5月期間在全國30家分行、36個中心城市開展一系列集中、立體宣傳營銷活動,其中僅在上海,就將有“陽光理財”新產品推介會、VIP客戶答謝音樂會、陽光愛心慈善捐助、陽光理財投資沙龍等活動陸續登場。5月14日,光大銀行在上海的30家網點還將在所處地段的鬧市區集中開展戶外宣傳、咨詢活動,為廣大市民提供與理財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
熱心網友
光大銀行從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就率先在國內銀行業挑起了個人理財業務的戰火。此后不到半年時間里,幾乎所有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已獲批該資格,競爭白熱化趨勢已經顯現。特別是今年年初四大國有銀行加入進來以后,他們的網點比股份制銀行多,這給本來已十分激烈的競爭平添了幾分火藥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臺參與競爭,國內個人理財業務一時烽煙四起。激烈的市場競爭,自然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今年3月,銀監會下發通告,除了再次強調"產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確風險提示"這兩方面要求外,還明確提出了"人民幣理財產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銀行新推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應聲而落,一年期的預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間。而央行票據收益率持續下降無疑也使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節過后,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重要投資標的之一---央行票據的收益率持續下降,給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帶來莫大的壓力。從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據收益率來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發行量為300億元,相應的參考收益率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個基點。。
熱心網友
1,選購短期產品風險小收益穩,7月21日,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在此情況下,手中持有外幣資產的投資者該怎么辦呢?東亞銀行深圳分行理財專家提醒投資者應消除兩大誤區,一是持續升值的誤區,二是快速結匯誤區,他建議投資者選擇既能保本且有穩定收益的外匯理財產品。 2,投資宜選短期產品。央行宣布人民幣升值后,隨即對1年期美元、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做出調整,上限均提高0。5個百分點。民生銀行深圳分行有關專家認為,此舉意在緩解結匯壓力,這也給外匯理財產品尤其是短期產品帶來了機會。 專家建議,盡管人民幣升值的內在需要幾乎消失,但國際市場對升值的預期仍在。針對不穩的匯市,投資者可選購一些期限較短的產品,短期產品在資金操作上更靈活,有利于根據匯率變化,適時采取相應的對策。 目前各家銀行均將外匯理財產品作為市場營銷的重點,匯豐銀行深圳分行平均一周推出一款新的外匯理財產品;花旗銀行于7月24日將“優利存款”帶到深圳;渣打銀行則從8月1日起在國內首家推出“指數掛鉤”;香港東亞銀行深圳分行也將于8月15日推出“外幣匯率掛鉤保本投資”,這些投資產品都能很好地滿足投資者對外匯理財的需求。3,多關注美元的走勢 人民幣的升值給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影響,受此影響,亞洲地區主要幣種順勢走高,歐元、英鎊、澳元等主要外幣小幅攀升。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增長的步伐會放緩,美元將難以擺脫持續走軟的頹勢,雖然短期內美元小幅盤整,略有上漲,但長期來看,美元兌歐元、日元等世界主要貨幣將會貶值,這種波動將給外匯投資者帶來獲利的機會。花旗銀行中國區資金部主管陳怡金也認為,投資者尤其要關注的是美元走勢。比較未來12個月內美元兌世界主要貨幣的走勢,除了相對歐元和日元貶值外,美元對英鎊、澳元、加元也會貶值,因此,他建議外匯投資者要分散投資,同時,選擇一種好的外匯存款方式將是分散風險、確保穩定收益的最佳方法。 。
熱心網友
用人民幣投資賺取美元,不再是夢想。5月12日光大銀行在上海召開陽光理財新品推介會,隆重推出其的新款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陽光理財A+計劃,該產品首次將本幣理財對接外幣衍生交易,從而實現了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新突破。此前盛傳的人民幣理財因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下調而壽終正寢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人民幣理財:柳暗花明光大銀行從2004年9月份正式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就率先在國內銀行業挑起了個人理財業務的戰火。此后不到半年時間里,幾乎所有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已獲批該資格,競爭白熱化趨勢已經顯現。特別是今年年初四大國有銀行加入進來以后,他們的網點比股份制銀行多,這給本來已十分激烈的競爭平添了幾分火藥味,同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又同臺參與競爭,國內個人理財業務一時烽煙四起。激烈的市場競爭,自然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今年3月,銀監會下發通告,除了再次強調"產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確風險提示"這兩方面要求外,還明確提出了"人民幣理財產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銀行新推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應聲而落,一年期的預期收益率降至2。50%到2。90%之間。而央行票據收益率持續下降無疑也使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雪上加霜"。今年春節過后,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重要投資標的之一---央行票據的收益率持續下降,給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帶來莫大的壓力。從央行今年3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29期央行票據收益率來看,第29期央票期限1年,發行量為300億元,相應的參考收益率為2。701%,比上周同期下降了逾11個基點。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率更是讓人民幣理財走向了“ 末路”。國內以央行票據為主要投資方向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在承受巨大的市場壓力下,舉步維艱,國內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一時偃旗息鼓。從2004年9月到2005年3月,人民幣理財在半年時間里,不經意間快速升溫成為市場熱點和焦點,又快速遭遇寒流。個中滋味,頗值得回味和思考。業內人士指出,去年推出的人民幣理財雖然開創了國內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的新時代,但從一開始起,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設計和操作原理相對簡單和單一,這不僅直接導致了各家銀行一哄而上,而且也注定了其難以維持長久生命力。如果持續創新,推出理財新產品成為各家商業銀行面對的共同課題。 縱深創新:光大銀行再次“破題”這位業內人士分析說,從長期發展的角度看,理財產品創新需要在種類上橫向拓展和在結構上縱向深入。今后理財產品所依托的基礎產品將會由簡單變復雜、由短變長、由原生變衍生,像眼下這種相對簡單的貨幣市場型理財產品,將會延展到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國際衍生金融市場的產品,利率掛鉤型產品會發展為利率、信用關聯型產品。另外,不同側重點的主題理財也將成為吸引銀行客戶的一大賣點。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在國內銀行中首家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吃螃蟹者”,光大銀行為了保持難得的領先優勢,確實在不斷研究創新理財產品。2005年伊始,光大銀行瞄準教育需求,推出了國內首個主題型理財產品—陽光理財E計劃,其理財產品創新和推廣的力度和效率讓人贊嘆,被譽為理財市場的“風向標”與理財業務的“領頭羊”。此次,該行又首推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是其努力尋求理財產品創新、保持領先優勢的又一體現。記者從光大銀行在滬12日舉辦的陽光理財新品推介會上了解到,陽光理財A+計劃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批準的以人民幣投資、獲得美元收益的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應用交叉貨幣衍生交易(國際金融界稱為Quanto)規則,金融交易本金以人民幣為基礎交易貨幣,通過掉期交易,將投資人的資金收益與國際金融市場原生及衍生產品相聯接,并根據基礎資產或基礎交易的實際表現及合同約定實現收益,產品到期時,光大銀行返還投資人人民幣本金,并以美元支付投資人的投資收益,光大銀行保護投資人的本金不受損失。此次首推的陽光A+計劃理財產品起點是1萬元人民幣,期限一年,產品到期時,光大銀行返還投資人人民幣本金,并以美元支付投資人的投資收益。具體收益有兩種選擇:一是固定收益,年收益率為2。37%。另一種是浮動收益,即收益不固定,實行浮動制。浮動收益的多少,取決于人民幣與美元等貨幣的利率、匯率等的走向,高可達4%以上,低則為0。25%左右。針對記者提出的一旦人民幣升值,會不會因此受到損失時,光大銀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為3。8%,而國內同期利率僅為0。82%,因此銀行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利用國際外匯市場進行有效的運作,并獲得相應的收益。只要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在25%以下,購買這一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會高于國內的儲蓄存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分析表示,陽光理財A+計劃的破題而出,在國內理財產品短缺和投資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有效拓寬了一般投資人的投資渠道,為廣大的投資人輕松實現了以人民幣投資,賺取美元的夢想。同時也必將引起國內金融投資市場的震撼,國內個人理財業務將在一個更高的平臺上展開競爭。 在此形勢下,光大銀行自然想努力延長這一首推產品的保鮮期和擴大市場影響力。據了解,光大銀行在5月11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05金融品牌與創新產品展”為期4天的展會中,以強大的參展陣容、豐富的參展內容、多樣的參展形式推介其包括陽光理財A+在內的陽光理財品牌及系列業務新品。據悉,此次展會僅是光大銀行在5月份開展“匯聚財智光大未來”集中宣傳營銷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參加展會為契機,光大銀行將在整個5月期間在全國30家分行、36個中心城市開展一系列集中、立體宣傳營銷活動,其中僅在上海,就將有“陽光理財”新產品推介會、VIP客戶答謝音樂會、陽光愛心慈善捐助、陽光理財投資沙龍等活動陸續登場。5月14日,光大銀行在上海的30家網點還將在所處地段的鬧市區集中開展戶外宣傳、咨詢活動,為廣大市民提供與理財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