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先用冷水泡一天,然后洗凈,掏除腸衣等.再用清水煮十分鐘到半小時,閉火.如有時間可在溫度降下后,再煮沸,關火.反復幾次,泡至到你滿意程度即可.千萬記住,整個過程不能沾半點油星,否則就會爛!!
熱心網友
先用15℃~25℃的溫水泡數小時后,剪開洗干凈(水清為止),再用純凈水煮開鍋后燜到水涼,將內筋取出做湯用,然后再換純凈水煮開鍋后小火煮數分鐘燜到水涼,最后將煮好的海參放入0℃~8℃的純凈冰水中24小時漲到最大。 注:1、筋千萬不要扔掉;2、鹽分一定要泡除干凈,發海參不爛;3、用純凈水發海參不但個大而且人體吸收最好;4、發制海參容器用干凈、無油污的專用不銹鋼鍋,水容量要用直徑32cm、深8cm的帶蓋盆最好;5、海參煮好后,用O ℃至8℃的純凈水24小時漲最大,人體易吸收:6、最好不用暖瓶發制,因為保溫效果好海參長時間高溫易爛,大口盆保溫正合適:7、海參中的蛋白和營養成分不容于水,不怕水發海參中營養成份流失。
熱心網友
如何泡發海參:方法一家庭食用少量海參可先用冷水把干海參浸泡1天,用刀剖開肚子,取出內臟洗凈,然后放入暖水瓶中,倒入開水,蓋緊瓶蓋,發10小時左右。在這中間可倒出檢查一次,挑出部分發透的嫩小海參。發好的海參,泡在冷水中備用。泡發海參切勿用含鹽的水,也不能同油接觸,發好后最好馬上食用,以防變質方法二取適量海參用清水泡12小時(夏天放在冰箱保鮮層),然后破肚去筋去沙嘴洗凈,放在無沾油鍋煮開后再用文火著20-30分鐘,熄火后將其自然涼透倒掉水,加入適量純凈水放于冰箱保鮮48小時(滿24小時后再換一次純凈水)后即可食用,一次食用不完可放冰箱冷凍存放。注:煮、泡海參的鍋或盆切記油腥方法三先將干制的海參放入清水鍋中略泡,接著將鍋上火,燒沸后離火,將海參用熱水浸泡約12小時(鍋要加蓋),然后再換清水,將鍋重上火燒沸,再離火繼續浸泡至海參發軟后,將海參撈出,剖腹除去內臟和泥沙,沖洗干凈,將海參重新放入清水鍋中,再上火燒沸,直至海參完全發透。一些外皮堅硬、肉質較厚的海參(如巖參、大烏參等無刺參),在漲發前還須先放在火上將外表粗皮燒焦,再用小刀刮去燒焦部分,然后再進行漲發,否則不易發透。總之,漲發海參應采用少煮多泡的方法,每次煮的時間僅為幾分鐘,接著才是長時間的浸泡。如果煮的時間過長,海參的表面可能已經煮爛,但內部肉質卻仍然沒有發透。還需要注意一點,在海參的漲發過程中,切忌接觸油、鹽及堿類物質,否則會使海參難以發透,而且海參還有可能產生收縮和失去彈性,甚至腐爛。海參漲發好后,應漂在溫度較低的清水中待用。最好是海參發好后立即使用,而且一次用完。如果不能一次用完,也必須繼續漂在清水中(須經常換水),決不能放入冰箱中保存。否則極易造成海參脫水且烹制后難以成形。除澀及喂入味的方法: 海參是海產品原料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因其營養十分豐富,故被列為“海八珍”之一。海參的種類較多,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有刺的海參和無刺的海參。有刺海參中以灰刺參、梅花參較好,而無刺參中則以大烏參為佳。不同種類的海參價格和質量差別較大。一些價格較低的海參(主要是各種雜參),其質量往往較差。而市場上常見的水發海參,大都屬于質量較差的海參。海參生長在大海中,以海底的各種微生物為食,因此海參體內含有各種堿性物質(剖開海參即可看到腹腔內的白色微粒),若不對此進行仔細清洗,就會造成海參肉質帶苦味而且澀口。餐飲行業中對海參的澀口之味,一般都采用醋酸中和的辦法加以去除。即把漲發好的海參,放在加了醋(最好是白醋或醋精)的開水中浸泡十幾分鐘,待海參遇酸收縮變硬,酸與海參中的堿性物質中和后,再將海參放入清水中漂3~4個小時,而且中途還要換幾次清水,直至將海參漂至回軟且無酸味和澀口之味為止。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的海參,雖然除去了澀味,但若直接用于烹飪,其味道仍不夠鮮美。因此,還要先將海參“喂”入味才行。具體方法是,先將已除去澀味的海參撈起放入盆中,然后炒鍋上火,放入化豬油燒熱,下入姜片、蔥節爆香,烹入料酒,摻入高湯,待燒沸出味后,起鍋將湯倒入裝海參的盆中,讓海參浸泡1~2個小時。如此反復喂幾次后,海參就會變得軟糯而且味道鮮美。以上就是海參的漲發、除澀及喂入味的方法。只有將海參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才能用于菜肴的烹制。否則烹制出的海參必然有澀味,而且味道也不鮮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