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布爾加科夫馬爾克斯
熱心網友
20世紀拉丁美洲小說流派。發軔于30年代。早期魔幻現實主義主要表現為對美 洲印第安人或黑人神話傳說的發掘 ,代表作是危地馬拉作家M。A。阿斯圖里亞斯的短篇小說集《危地馬拉的傳說》,中期魔幻現實主義從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主要包括阿斯圖里亞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鐵爾的《這個世界的王國》、墨西哥作家J。J。魯爾福的《彼得羅·巴拉莫》、秘魯作家J。M。阿格達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通過神話原型的顯現以展示拉丁美洲的文化混雜和社會矛盾是這些作品的顯著特點。此后,魔幻現實主義盛極而衰,但它的某些創作方法一直延續到70年代甚至更晚。 魔幻現實主義這一術語最早是由德國藝術批評家弗蘭茲·羅在1924年《魔幻現實主義,后期表現派:當前歐洲繪畫的若干問題》中提出來的。意大利作家M。邦滕佩利也曾用它評論未來主義。在拉丁美洲,最先起用這一術語的是委內瑞拉作家烏斯拉爾·彼得里。他在《委內瑞拉文學與人》一書中將它界定為對人的“本質描寫”和某種文化積淀的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