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癬是由真菌(即霉菌)引起的皮膚病。致病的真菌分為兩類:一是淺部真菌,主要侵犯毛發、皮膚、指甲,俗稱癬病。如: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花斑癬等;一是侵犯皮下組織及內臟的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稱為深部真菌病。癬病好發于夏季,接觸患癬的人或動物及公用生活用具,均可發生傳染。而且與人體的抵抗力有較密切的關系。 體癬,除頭皮、手足外,皮膚上的癬皆稱為體癬。發生于大腿根...

熱心網友

癬是由真菌(即霉菌)引起的皮膚病。致病的真菌分為兩類:一是淺部真菌,主要侵犯毛發、皮膚、指甲,俗稱癬病。如: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花斑癬等;一是侵犯皮下組織及內臟的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稱為深部真菌病。癬病好發于夏季,接觸患癬的人或動物及公用生活用具,均可發生傳染。而且與人體的抵抗力有較密切的關系。 體癬,除頭皮、手足外,皮膚上的癬皆稱為體癬。發生于大腿根部的癬則稱為股癬。體癬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呈環狀或錢幣狀。邊緣鮮明,略微高出皮膚表面,有中心愈合面向外擴張的傾向,有瘙癢感。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是防治癬病的基本要求。盡量分開生活用具是預防癬病傳染的重要措施。治療體癬時,若有手足癬、指甲癬,必須同時治療,否則不能根除。內衣煮沸消毒也是治療體癬的重要措施。一般不需要服藥。若體癬廣泛者,可服灰黃霉素或酮康唑,3~4周為一療程。外搽復方雷瑣辛液、復方苯甲酸液,或外搽瞇康唑軟膏、克霉唑軟膏,皆有較好的療效。 手足癬,最為常見。手癬俗稱“鵝掌瘋”,足癬又稱“香港腳”。手足癬的發病與手足多汗、鞋不透氣等有關。主要表現為水皰、糜爛、脫皮,局部有劇烈瘙癢。皮膚破后可引起細菌繼發感染及淋巴管炎、丹毒等。 預防手足癬,應嚴格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手足清潔干燥。盡量不用公用的浴盆、毛巾、拖鞋等。治療手足癬,通常以外用藥為主,可用水揚酸、鞣酸各2克,溶解在水內,浸泡手足部,每天1次,每次15分鐘,5~10次為一療程。或用10%冰醋酸浸泡手足,然后擦干。外搽復方苯甲酸軟膏或咪康唑軟膏也有一定效果。如果已發生細菌繼發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療。為了消滅鞋內的真菌,可用40%福爾馬林棉球1~2個,用塑料紙包好放在鞋內過夜。 指甲、趾甲癬,多繼發于手足癬,所以要與手足癬同時治療。治療方法是將病指(趾)甲削除后,外搽35%冰醋酸溶液。因指(趾)甲生長緩慢,故治療甲癬需持之以恒,至少要用藥3個月以上才能有效。 花斑癬,又稱汗斑。是由花斑癬菌引起的。表現為黃豆大小的圓形斑疹,略帶灰色,好發于頸、胸、背部,其病情夏天重、冬天輕。 防治花斑癬要注意個人衛生,病人的襯衫、褲子、被單等都要煮沸消毒。可用復方雷瑣辛溶液,或40%硫代硫酸鈉溶液外搽。必要時可用酮康唑內服,對本病療效頗好。

熱心網友

因為是長在臉上,還是去大醫院看醫生的好,安全放心點,就是有問題也有個保障---可追究醫院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