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零售銀行戰略進行時 互聯網周刊 何佳艷 就在國內的銀行卡業務大戰持續升溫、外資銀行急等著加入戰團之際,銀行卡的熊熊戰火已經悄然蔓延到了以卡業務為核心的整個零售銀行業務領域。今年9月,中信實業銀行在沈陽、大連、青島、南京、上海、杭州、福州、廈門、深圳和廣州等城市同時推出了經過一系列創新和整合完畢的個人貸款服務。中信高層人士透露,該行從今年開始已把零售業務 AC-尼爾森互聯網調查 粉紅女郎緊急招募! 中國網絡通俗歌手大賽 用搜索登陸一個城市 作為新的戰略發展重點。這是一直以批發業務為主的中信第一次將零售業務提到了戰略高度。與此同時,一向以親民形象示人的中國民生銀行也大舉零售銀行旗幟,宣稱“5年內將私人業務總量提升至30%”。同樣是在今年9月,中國農業銀行借發布其首張信用卡—金穗信用卡之機,表示計劃在短期內使金穗信用卡的持卡人數量增加到1300萬人,成為國內最大的零售銀行。一直以來在國內商業銀行的業務結構中占比微末的零售銀行業務,一時之間成為了眾多銀行眼中下一片待開墾的沃土?! ∏娜徊季帧 ∨c一些銀行向零售業務市場的進軍還停留在銀行卡、中間業務等單個業務層面相比,中信、民生等股份制商業銀行對零售市場的圖謀思路顯然更為完整,也更像是一個戰略?! ≡诖笈e發布各大城市個人貸款服務的更新版本之前,中信的零售戰略其實早已開始布局。據悉,中信總行已在去年悄然完成了零售銀行業務總部的設立,成為與公司銀行業務部和資本業務總部并駕齊驅的三大主要業務之一。今年上半年,中信完成了一系列零售銀行產品創新和項目開發工作,包括開發二手房貸款、整合消費信貸產品、推出系列賀禧存單、力圖加大收費性中間業務發展力度等。雖然早在2001年中信就開始涉足個人貸款業務,但與其強勢的批發銀行業務相比,這部分業務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利潤也僅占全行利潤來源的5%左右。零售銀行業務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銀行卡,一向是各商業銀行推行現代管理理念的最佳試點,也是各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戰略中的關鍵棋子。今年11月,中信嘉華銀行與中信實業銀行將聯合推出信用卡,首年發卡目標為30萬張。聯合推出的信用卡產品將包括針對內地年輕人的人民幣信用卡,針對跨境客戶的人民幣與港幣掛鉤和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雙幣信用卡。在中信內部,銀行卡的考核方式也由過去的以發卡量指標為主轉向以交易量、卡均存款余額等盈利性指標為主?! ∶裆y行在2003年初制定了大力發展零售銀行業務的戰略決策,這在民生銀行內部被視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大舉措。民生銀行為此制定了以“住房按揭、銀行卡、自助銀行業務”三大業務為重點,拉動個人業務全面快速發展的戰略目標。個人業務的發展將成為民生銀行的核心業務發展內容之一。今年初,民生銀行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南京等6大城市組建了按揭中心,使按揭業務得到集中審批、集中管理,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有效地控制了風險。與此同時,民生推出的“民生家園·1+3”組合產品和“移 動按揭”的快捷個性化服務在國內按揭市場異軍突起,增長速度居同行前列,成為民生銀行零售業務的支柱業務和新的代表性品牌。今年上半年,盡管受到非典的嚴峻考驗,民生銀行新增的住房按揭仍達到了52億元,增速在10大股份制商業銀行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民生新增了205家自助銀行。 2003年6月26日,中國銀監會、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對商業銀行服務收費行為做出了明確規定?!稌盒修k法》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暫行辦法》出臺之后,銀行服務收費不存在爭議了,一些銀行開始強調中間業務,并調整收費政策。但民生銀行卻是逆潮流而動。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民生銀行總行向各地分行發布指令,強調不僅不參與跨行取款收費的討論和行動,還從今年5月1日起取消或調低了三項涉及個人客戶的中間業務收費標準:對通過自助設備異地本行存款由每筆收費5元調整為不收費,電話銀行異地本行人民幣轉賬收費標準由“按交易金額1‰、最低1元、最高200元”調整為按“交易金額1‰、最低1元、最高50元”,委托貸款手續費取消了原來1000元的收費下限。民生高層領導表示,目前民生銀行的零售業務正處于投入期而不是收獲期,開辟客戶資源、發展客戶隊伍是它們最主要的任務,所以取消或削減一些中間業務收費標準,就是為了促進零售銀行業務的長期發展和保持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而且,民生銀行沒有什么歷史包袱,盈利狀況較好,能夠負擔起這些費用?! ★L險與平衡 “擴展零售業務,主要緣于準備海外上市的擴張需求”,民生銀行表示,海外上市有一個條件,必須要求業務的平衡發展,民生的個人業務量占比太小,必須發展個貸,使風險相對分散。民生的說法與中信不謀而合:“整體開拓零售銀行業務,目的在于優化資產結構,市場份額的爭奪倒是其次。零售業務空白或者占比過低,并不利于股份制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有一部分個人業務支撐,對改善營銷模式、優化資產結構具有積極作用”?! ∧壳懊裆y行的零售銀行業務占比為7%,個人信貸占貸款總量的5%左右。民生希望在5年時間里將零售銀行業務發展到30%以上。中信一位分行行長也表示:“理想占比應該在20%至30%左右?!薄 τ阢y行來說,個人業務占量過小,是一個危險信號,必須進行戰略調整。畢博公司董事總經理施能自從風險平衡的角度對零售業務和批發業務進行了分析:“批發業務受到多融資渠道與多方面關系(如銀行人員頻繁跳動)的影響,不大穩定;而個人業務主要取決于產品,變化相對較小。企業客戶風險集中,往往一個大企業的倒閉就能導致銀行巨額的呆壞帳,零售客戶則風險較為分散。一般來說,個人客戶造成的壞帳比率要遠低于企業客戶?!辈贿^,施能自同時表示,零售銀行業務受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很大。例如中國香港的經濟低迷給近年來香港銀行界的零售業務帶來了沉重打擊—房貸、車貸等抵押貸款業務冷清,卡消費明顯下降?! ≈鳡I業務? 其實,除了平衡資產結構的功能之外,零售銀行市場的利潤也對商業銀行具有極強的誘惑力。這也是為什么除了中信、民生等股份制銀行之外,眾多目前并不以上市為首要考慮的銀行也紛紛親近零售業務的原因。隨著中國居民生活的逐漸富裕,個人的資產,以及個人要求的金融服務逐漸增多,對個人的金融服務、理財、投資就成為銀行拓展業務的重點,也構成現代商業銀行收入的重要來源。因此有業內人士預言,零售銀行業務正在形成規模,并有逐漸成為現代商業銀行主營業務的趨勢。 中信上海分行行長馮杰首先批駁了這一判斷:“股份制銀行肯定不會放棄批發業務份額,對整個銀行的資產結構而言,零售業務存在有其合理性。當然,不排除‘盈利’因素?!彼J為現階段中信涉足零售銀行,主要出于企業長遠發展考慮,不同意把發展零售銀行說成“轉型”。盡管農行曾經立誓要讓金穗信用卡的持卡人數量增到1300萬人,成為“國內最大的零售銀行”,但農行言下之意,似乎表示要做到與同行相比信用卡業務規模最大,而非轉型為專業的零售銀行。就目前總體而言,零售銀行業務在國內銀行業務量中的占比不足10%,預言“主流”畢竟為時過早。而且,用工行一位高層領導的話說,目前國內的銀行市場發育和競爭還不夠充分,還遠沒有到市場細分的階段,因此,零售銀行的發展前景還有待進一步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