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迷謎底:烏鳶爭食雀爭窠, 獨立池邊風雪多。盡日踏冰翹一足,不鳴不動意如何。詩迷謎底烏鳶爭食雀爭窠, 獨立池邊風雪多。盡日踏冰翹一足,不鳴不動意如何。
熱心網友
鶴
熱心網友
白居易的“烏鳶爭食雀爭窠,獨立池邊風雪多;盡日踏冰翹一足,不鳴不動意如何?”謎底是“鶴”。詩謎趣談 文化談片張宜清 詩謎,是謎語的一種。它詩中有謎,謎里有詩,特殊的語言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令人陶醉。 在唐詩中,詩謎俯拾皆是。如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謎底是“柳”。白居易的“烏鳶爭食雀爭窠,獨立池邊風雪多;盡日踏冰翹一足,不鳴不動意如何?”謎底是“鶴”。來鵠的“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謎底是“云”。李嶠的“解落三秋月,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層浪,入竹萬竿斜。”謎底是“風”。黃巢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謎底是“菊”。藏物于詩,詠物托志,情景并茂,趣味盎然。既是好詩,又是好謎。 北宋王安石是一位詩謎能手,某暑天,他與王吉甫在室外乘涼,王安石信口念出一首謎詩:“戶部一侍郎,恰似關云長;上任石榴紅,辭官金菊香。”王吉甫不假思索,立即回敬兩句:“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兩個詩謎異曲同工,謎底皆是手中拿著的“扇子”。王安石又出一首字謎詩:“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王吉甫沉思片刻,也以詩對答:“東海有條魚,無頭又無尾;更除脊梁骨,就是這個謎。”原來兩個人都打的是“日”字。 北宋蘇軾也是詩謎能手。如“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待到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謎底是“橄欖”。又如“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謎底是“海棠”。 明代于謙有兩首名詩:“千錘百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謎底是“石灰”。“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謎底是“煤炭”。 現代人周建人用擬人化手法創作了一首謎詩:“南陽諸葛亮,穩坐軍中帳;提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謎底是“蜘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