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對環境有哪些污染

熱心網友

廢電池里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博士生導師聶永豐教授,帶領課題組專門對廢電池的危害和處理做過研究。他介紹說,近年來關于廢舊電池給環境帶來危害的報道的確很多,但是遺憾的是,這些報道未向讀者或觀眾說明支持其結論的科研內容,沒有向讀者介紹其分析推理過程,也沒有列舉因干電池造成污染的實際案例,只有“污染嚴重”的結論。   還有的報道說發達國家專門立法強制回收廢干電池,但沒有列舉法規的來源、名稱、生效時間和具體條款。   廢電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通過什么樣的機理釋放到環境中,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損害,國內外有無廢干電池引起嚴重污染的案例,發達國家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帶著疑問,課題組作了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與國外同行交流了信息。得出結論與一些新聞報道相去甚遠,這些報道確有不切合實際和偏激之處。   聶教授介紹說,電池產品可分一次干電池(普通干電池)、二次干電池(可充電電池,主要用于移動電話、計算機)、鉛酸蓄電池(主要用于汽車)三大類。用量最大、群眾最關心、報道最多的是普通干電池。下面所說的電池均指普通干電池。   電池主要含鐵、鋅、錳等,此外還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報道籠統地說,電池含有汞、鎘、鉛、砷等物質,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群眾日常使用的普通干電池生產過程中不需添加鎘、鉛、砷等物質。 廢電池中的汞對環境構成威脅  汞的揮發溫度低,是一種毒性較大的重金屬。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礦開采、提煉、含汞產品加工過程中,如密閉措施不夠完備,釋放到空氣中的汞(蒸氣)對操作人員的健康影響很大。此外,汞法燒堿、汞法醋酸、汞法聚氯乙烯、汞法煉金、高汞鉛鋅礦采選等行業排放大量的含汞廢水,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電池中雖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劑,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電池,含汞量一般也在電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內。我國電池行業全年的用汞量,大體上與一個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煉金,或高汞鉛鋅礦采選的企業年排放廢水中的含汞量相當。由于電池消費區域大,含汞廢電池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以后,對環境的影響比前述一個化工企業排放含汞廢水所造成的影響要小得多,況且電池使用了不銹鋼或碳鋼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廢電池分散丟棄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觀上不可能造成水俁病之類的危害。日本的水俁病是化工企業幾十年向一條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廢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漸累積造成的。 含汞電池正在被無汞電池代替  當然,含汞廢電池畢竟對環境有負面影響(哪怕是輕微的)。因此,在 1997年底,國家經貿委、中國輕工總會等9部門聯合發出《關于限制電池汞含量的規定》,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要求國內電池制造企業逐步降低電池汞含量,2002年國內銷售的電池要達到低汞水平,2006年達到無汞水平。   從實際進展來看,國內電池制造業基本按照《規定》要求在逐步削減電池汞含量。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電池年產量為 180億只,出口約100億只,國內年消費量約80億只,基本已達到低汞標準(汞含量小于電池重量的0。025%)。其中約有20億只達到無汞標準(汞含量低于電池重量的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