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直線y=kx+b經過點A(3,0),且與拋物線y=ax²相交于B(2,m)和C兩點,若函數y=x的(m-3)次方為反比例函數。(1)求直線和拋物線所表示的函數解析式,并確定點C的坐標;(2)在同一直角坐標系內畫出直線和拋物線;(3)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D點,使得S∆OAD ∕ S∆OBC=1/2.若存在,求出點D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熱心網友
已知直線y=kx+b經過點A(3,0),且與拋物線y=ax²相交于B(2,m)和C兩點,若函數y=x的(m-3)次方為反比例函數。\r\n(1)求直線和拋物線所表示的函數解析式,并確定點C的坐標;\\r\\n因為直線y=kx+b經過點A(3,0),所以3k+b=0……⑴\r\n因為直線與拋物線相交于B,所以\r\n2k+b=m……⑵;4a=m……⑶\r\n因為y=x^(m-3)是反比例函數,所以m-3=-1……⑷\r\n從⑴、⑵、⑶、⑷解得:m=2,k=-2,b=6,a=1/2\r\n這樣,直線方程:y=-2x+6,拋物線方程:y=(x^2)/2\r\n解這個方程組,得到兩組解,即兩個交點:(2,2),(-6,18)\r\n∴點C的坐標為:(-6,18)\r\n(2)在同一直角坐標系內畫出直線和拋物線;\r\n圖象見下面圖片。\r\n⑶ 容易求得BC=8√5,BC邊上的高,即原點到BC距離為6/√5,\\r\\n所以三角形OBC面積=24,這樣三角形OAD面積應該等于12\r\n因為OA=3,所以OA邊上的高等于8才能滿足要求。\r\n拋物線上這樣的點是存在的,只要到x軸的距離等于8的點就滿足要求\r\n即點(-4,8),(4,8)\r\n如果要求點在BC弧上,則D(-4,8)。
熱心網友
你也太懶了吧,自己算吧,不過你挺聰明,用高科技打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