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
熱心網友
最先進的國產戰斗機:殲-10A據國際軍事觀察員推測,殲-10戰機是一種可與西方當代戰機相匹敵的第四代戰機。最重要的是它增加了載彈量可同時攻擊4個目標(可攜短中遠各型導彈及對地對海導彈與炸彈)和氣動性能,靈活性超過蘇27并可作間歇超音速巡航,更加強了隱身能力,具備第四代戰機性能。其整體性能優于F-16、“幻影”2000,可與F-15媲美。
熱心網友
奸十嗎?
熱心網友
可以達到國際三代 可和F-16抗橫
熱心網友
還不是4代
熱心網友
三代半
熱心網友
各位兄弟,錯別字太多了,真懷疑你們是否念完了小學六年級!
熱心網友
三代
熱心網友
當然是3代機
熱心網友
是三代的,可以升級到三代半.
熱心網友
應該屬于第3代半
熱心網友
3代機
熱心網友
3.5 lahhh this was out long time ago...
熱心網友
地3代
熱心網友
第三代.同F16A.B相當
熱心網友
三代戰機,也是其它三代戰機的客星
熱心網友
典型三代機,再改可到三代半。
熱心網友
3代機
熱心網友
大陸經?;顒釉谂_海的二炮力量,估計10個旅左右,約300個發射架。近年來二炮部隊為了提升戰戰力,進行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上的改進。 研制了兩種通用型發射車,用于發射筒發射和車臺發射,這樣,二炮的導彈旅將分成明顯的遠程(2000公里以上)和近程兩類,可以發射多種型號的導彈。 進行了導彈部件通用化工作,做到普通部件通用,降低了導彈成本,而且可以根據需要迅速加強某型導彈的產量。而且,通用化的一個重點是戰斗部通用化,高爆、燃料空氣、電磁輻射等彈頭實現了各彈通用,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選擇。 改變了導彈的儲備方式,彈頭、發動機和其他精密部件分開儲存,這顯然是吸取了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彈藥庫爆炸的教訓。而且,這樣做也降低了保養實彈的成本。為了迅速提供大量的導彈,中國采取了日本人的做法,就是保證有十數條隨時都可以開動的生產線,一旦形勢需要,就可以利用儲存的大量導彈部件迅速組裝出成品。 因此,大陸可以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再次補充那些被裁撤的導彈。 大陸的導彈旅利用大陸現成的公路網,24小時可以機動700公里,大陸方面曾秘密通知各省,要求做好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的凈空工作。 而且大陸導彈自動化程度很高,導彈進入發射陣地,通過GPS或地面定位臺的幫助,可以在20分鐘內完成導彈檢測、發射諸元裝定。 大陸威脅臺灣的導彈并不僅限于二炮,大陸軍隊高層很早就要求各兵種“擁有自己的遠程壓制手段”,“以自己解決問題為主,兵種協同為輔”。在這個要求下,各兵種都在謀求獨立的遠程打擊能力。 空軍的轟六新改型據估計有兩個大隊,約20架,每架可以攜帶6枚巡航導彈。以前大陸將轟六機群從臺海后撤至江西一帶,標志著這種轟炸機應用方式的改變。從以色列引進的“達利拉”經過改進,不但具備反輻射能力,而且可以裝載450公里高爆彈頭攻擊其他地面目標,不幸的是,由于美國的干涉,升級該巡航導彈的計劃受阻。 海軍仿效西方國家的做法,利用岸艦導彈改裝成攻陸導彈,大陸海軍很多以前的岸艦導彈團,實際上已經裝備的新型的攻陸導彈,這種利用沖壓發動機推動的導彈,射程達到了300公里(一說超過580公里),可以在陸地攻擊臺灣西海岸的所有目標。為了打擊臺灣東海岸的目標,據稱代號是DH10的巡航導彈正在進入海軍。 陸軍除了裝備一批短程DF,還開始大量配備WS2遠程火箭炮,使陸軍的打擊能力擴展到300公里之外。 如此細算,瞄準臺灣的導彈決非陳總統所說的496枚,也不是國防部宣稱的800枚。 更令人欣慰的是,大陸始終在利用其航天方面的優勢,反復偵測臺灣,為其導彈攻擊提供數據。由于大陸的合成孔徑衛星、探地雷達衛星等先進衛星起碼要到2006年才能發射,因此他們采取了隱蔽的方式進行這個工作。他們綜合資源衛星、海洋衛星、各種遙感衛星和北斗導航衛星的數據,并且利用國際合作的方式獲取西方商業衛星的觀測資料,對臺灣全島反復進行目標標定。在戰前,還利用自己發射的遙感衛星進行數據驗證。04年由于兩岸關系緊張,大陸方面多次發射衛星,就是這個目的。 。
熱心網友
和臺風、陣風一個檔次,屬于3.5帶戰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