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老公養地圖已有半年的歷史了,可沒有能養過3個月的。因為我們都很喜歡地圖魚,所以一直是死了買,買了死。現在我們才買1個多月的4條魚又死了,得的一種怪病,就像吃了武俠小說中的化骨丸,從皮膚開始潰爛,直至死亡。誰能告訴我養地圖要注意些什么,我們為什么總是養不活。謝謝!

熱心網友

最主要是水質的問題然后要適當的光照,再者每次換水的時候適當加些鹽進去 , 最好是海鹽(魚市有賣)

熱心網友

是不是水溫太低,如不行就加點藥水

熱心網友

水質、問的食物少而精,要一次能吃完,不然食物殘渣及糞便會使水質變壞。

熱心網友

地圖魚又名尾星魚,豬仔魚,屬鱸形目,麗魚科,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和圭亞那境內。地圖魚肉多刺少,抗病能力強,易捕撈、耐低氧、象羅非魚一樣屬于熱水性魚類。既可觀賞,又可食用。 生物學特性 一、形態特征 地圖魚形似羅非魚,但身體更寬闊鈍圓,體呈橢圓形,頭大、嘴大、背鰭基部很長,起自胸鰭上方背部直抵尾柄。鰭條前部是鋸齒狀短棘,后部軟鰭條較長,背鰭與臀鰭對稱,鰭末端略圓。腹鰭胸位,鰭端尖條形,尾鰭后緣圓形。基本體色是黑色、黑褐色或青(綠)黑色,上有不規則的橙黃色斑塊,間鑲紅色條紋,有如一幅地圖,故得名“地圖魚”。地圖魚尾柄基部有圓形黑斑,其外圈有金色環,閃閃發光似星,故又名尾星魚。地圖魚有許多變種,如紅花地圖魚,白花地圖魚、黑花地圖魚等。 二、生活習性 地圖魚對水質要求不嚴,在弱酸性、中性和微堿性水中都能正常生活。水溫要求在22-30 ℃水中溶氧量比較高。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屬肉食性兇猛魚類,既吃小魚蝦,也能食肉類等碎塊,所以,決不能和小型魚混養。地圖魚雖然體態粗笨,但游泳快速,反應敏捷,捕食機靈準確。當飽食后或處在擁擠的不良環境下,它便懶洋洋地側臥打盹如豬,因而有豬仔魚之稱。地圖魚食量驚人,生長快速,只要投餌充足,水域水質條件好,當年至少可長到16厘米以上。長大成熟后的地圖魚,碩大肥壯可食,其肉味香、鮮美。 三、生長 地圖魚在20℃以上水溫中能很好地生長,是比較容易飼養的魚類。個體較大,放養3- 5厘米魚種,養殖6-7個月體長可達30厘米,體重可達500克以上。生長迅速,食性頗雜,但喜食小魚、小蝦,成魚可用碎肉、泥鰍、魚、蝦等作為飼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顆粒飼料。人工飼料主要組分為魚粉、玉米蛋白粉、肉雞加工副產品、小麥粉等,營養組成(理論計算值)為:蛋白質45%,粗脂肪12%,能量15。1千焦爾/克,能量蛋白比值33。地圖魚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喜群聚居和群游,雖然游動遲緩,但性情兇猛,不宜與其他魚類混養。 。

熱心網友

你可向水里撒點食用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