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我回國的時候,發(fā)現(xiàn)楊昆很火,很多人喜歡他的歌,我聽了以后覺得確實很有特點,因為我已經(jīng)四年不在國內(nèi)了,對他了解不多,如果哪位朋友能介紹一下他的個人資料和經(jīng)歷,我將非常感謝.

熱心網(wǎng)友

姓名:楊坤生日:12月18日星座:射手座血型:AB型身高:179CM體重:67。5KG籍貫:內(nèi)蒙古包頭嗜好:運動最喜歡的顏色:黑色、藍色最喜歡的音樂:各種風格最喜歡的演員:埃爾·帕西諾最喜歡的歌手:布萊恩·亞當斯 Sade最喜歡的食物:面食 最討厭的食物:吃起來很麻煩的食品最喜歡的穿著:隨意 休閑最討厭的事:被對方誤會最難忘的事:祖母去世最大的心愿:做好每一張唱片最喜歡的運動:駕駛最喜歡的地方:曼徹斯特(英國)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口頭禪): 怎么辦?身體上最自信的地方:身材最喜歡收集的物品:唱片最欣賞的異性類型:斯文。賢惠簡歷·1989年至1991年工作于包頭市包鋼文工團 ·1991年考入內(nèi)蒙古武警總隊文工團·1992年至1994年多次參加內(nèi)蒙古大型文藝晚會·1994年3月為電視劇《陌生海岸》演唱,為電視劇《真情到永遠》演唱主題曲《愛》·1999年為范琳琳、耿樂、劉俊等歌手創(chuàng)作《往日難追》、《想念你》等作品·2001年5月正式簽約北京竹書文化唱片公司。

熱心網(wǎng)友

是不錯,他的聲音的確很有特點。 不過我不經(jīng)常聽, 對于音樂的欣賞只有自己親身體味,才能感受到一首好歌的無窮魅力與精神享受。 誰的歌好不好別人說出來畢竟不是你個人的感受是片面的!

熱心網(wǎng)友

我喜歡他是原創(chuàng),自己寫自己唱,旋律也美~~~~阿杜沒法和他比(個人觀點)。

熱心網(wǎng)友

楊昆嗓音很有特色的。歌很多人可以唱得好,但有特色的就鳳毛麟角了。

熱心網(wǎng)友

不喜歡

熱心網(wǎng)友

不喜歡,人長的丑,歌又落伍

熱心網(wǎng)友

不是很了解因為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熱心網(wǎng)友

我感覺他出名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他以前在北京混了幾年了,直到阿杜的出現(xiàn),阿杜把《無所謂》收入了自己的專輯,才有人發(fā)現(xiàn)他的聲音和阿杜 的聲音有些相似,這才出名,運氣不錯啊!!!

熱心網(wǎng)友

拿到楊坤新專輯的那一天南京忽然地變了天,初冬刺骨的寒風乍起讓人卒不及防。望著窗外越發(fā)灰白的天把CD塞入了倉內(nèi),楊坤的新專輯似乎正契合了這秋意盎然些許落寞的天氣,告別往日的塵囂在平緩的軌道上前行……  在去年的《無所謂》一炮而紅之后大家對楊坤的第二張專輯的期待值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點。與去年同期出道的新人相比,楊坤勝在舞臺的經(jīng)驗、成熟的閱歷上,同時又在創(chuàng)作上不落人后。在自身的唱功、唱片公司的運營模式和傳媒的支持下,楊坤自然被推上了內(nèi)地天王接班人的位置。這是唱片工業(yè)的慣用手法,楊坤自然也成為了滾雪球中最大的受益者。無論口碑還是人氣楊坤都最有希望坐上內(nèi)地一線男歌手的頭把交椅。可是話雖如此,別忘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切卻還是要以音樂為落腳點。  眼看著阿杜(人物,圖庫,視聽,唱片)第三張專輯都呼之欲出了,楊坤的《那一天》才姍姍來遲,不過這次楊坤好象是來勢洶洶勝券在握的樣子。《那一天》從專輯錄制之初就一直倍受關(guān)注,新聞圍繞著專輯進度全面展開。從請來了亞洲唯一擁有格萊美投票權(quán)的日本制作人西山勝到建立國內(nèi)第一條“寬帶遠程錄音”系統(tǒng)集思廣益制作專輯,再到親赴韓國邀請到HOT、安七炫的金牌MV導(dǎo)演拍攝國內(nèi)首部言情打斗音樂錄影帶,這次楊坤的新唱片可謂造足了聲勢,似乎一切都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全新專輯則匯集了內(nèi)地、港臺、日本令人矚目的精兵強將組成了龐大的制作班底,郭亮、FUNKY末吉當然還少不了竹書當家的音樂人仲衡和曲世聰,填詞方面則有許常德、方文山、沈慶的手筆再加上楊坤本人的創(chuàng)作,“眾星捧月”確實名不虛傳。當聲勢與排場已經(jīng)幾乎壓倒一切的時候,就剩下我們的耳朵等待填滿了……  《慢慢走吧》是專輯開篇的第一首,似乎一開始便打開了不同于以往的“境界”。隨著細瑣的豎琴與口琴細膩的滑出一抹清淡柔和的空氣撲面而來。由日本制作人西山勝指揮北京各大樂團編制的弦樂恰倒好處的緩緩鋪陳層層散開,如初春的細雨和緩地打在臉上,那份淡然如流水般的雋永輕輕地寫意,慢慢地滲入聽者的心田……沒有慣例式弦樂排山倒海的跌宕,有的只是輕輕的在耳畔邊潺潺訴說。楊坤的演繹也不見了曾經(jīng)的張揚,卻更氣定神閑地與音樂妥帖在一起,甚至副歌那句“莎啦啦啦啦”竟有了幾分飄逸之感,讓人陶醉于陽春白雪的三月。口琴細致的穿梭其間貫穿歌曲始終,人聲、和聲、弦樂漸漸融為一體,內(nèi)斂的情感在迷蒙的氛圍中飄散開……  《脆弱》延續(xù)了第一首的古典情愫,楊坤也繼續(xù)吐露著成熟男人的心聲。專輯的基調(diào)也變的更為傷感悲憫。凝重的弦樂依然一張一弛的把握著整首歌的情緒。第一首中的口琴演變成為鋼琴勾勒著大氣情歌的感性線條。楊坤的演唱變的更為收斂、投入和深邃,當聽到他深情地唱著:“外表堅強心空洞,其中的人就是我”,心還是不免涼了一下。只是在大部頭情歌的“洗禮”下還是讓人有些消受不起。莫非整張專輯會陷入成熟男人的悲苦情緒中不可自拔,我有點替楊坤擔心起來。  《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歌名讓人不由地想到了陶??人物,圖庫,視聽,唱片)那首精彩絕倫的改編,編曲者郭亮更是讓人掉足了我的胃口。可是當聽到歌曲的時候還是不免覺得有些索然無味。它更像是80年代日本電視劇中飄出的旋律,吉他不緊不慢的輕描淡寫,一點點慢板的爵士感覺像是旅途中一個個平和的畫面隨著車窗慢慢后退。平淡之余總覺得留于普通了。  《some day》開頭一段采樣的伏筆、流水聲與女聲的交融讓人有了些亮點的期許,不過之后又重復(fù)到了那種老式拉丁的味道上去了。楊坤的聲音還是小心翼翼地潛伏于音樂之后,一掃上張專輯《里約熱內(nèi)路》那洋洋灑灑的熱情四溢。所有的神采也只是在間奏鋼琴與鼓點節(jié)拍的交錯中一閃而過,而整首歌聽下來總有些不倫不類讓人不明就里。  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曲《那一天》也是最近熱播的作品,隨著大家對楊坤新專輯的熱望粉墨登場。與《無所謂》如出一轍的套路,初聽過后感覺仍是一首商業(yè)用心的大眾情歌。由于《無所謂》的空前成功,這次唱片公司也請來了臺灣音樂人曾為王菲(人物,圖庫,視聽,唱片)編過《過眼云煙》的陳飛午編曲。從涂惠元到陳飛午足見公司的良苦用心,可是所謂的成功經(jīng)驗不是每次都能屢試不爽的。普通的情歌旋律,普通的編曲方式,一切都顯得太沒有亮點了,這次傳唱度的砝碼唯一要看歌曲本身是否能以情動人了。“那一天我丟掉了你,像個孩子失去了心愛的玩具”,在這首歌中我也有些找不著北。  《替身》加了點電子的元素,但似乎水準離上張里那首灑脫異常的《飛船》還有不小的距離。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中斷流暢的吉他與跳動的碎拍的交錯頗為爽耳,其余的聽上去更像是電子節(jié)拍下的迪斯科流行舞曲,繁復(fù)的演唱與旋律都難以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大導(dǎo)演》和《123站起來》都是極具現(xiàn)場感的樂隊作品。《大導(dǎo)演》的歌詞有幾分嘲諷戲謔的味道,電吉他的貫穿、鼓點的配合,楊坤又開始了他頗為煽情的演唱。只是制作者似乎有意無意的削弱了楊坤的個人發(fā)揮,讓人聽來少了些激情多了些冷酷。《123站起來》更是以眩目的硬搖滾示眾,吉他的Solo、肆意的和聲與楊坤極具張力的演唱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聲場。作為足協(xié)杯的主題曲倒也恰如其分。  《愛簡單》是作為手機廣告曲先期發(fā)表的作品。樂隊化的編配融入到流行的情歌中,這似乎已成了當今華語流行音樂的潮流,《愛簡單》算是正中下懷。弦樂的加入、流行的大眾元素和樂隊的飽滿度便釀成了這“簡單的愛”。不過這首《愛簡單》推出之后還是反響平平。不管是《愛簡單》還是《那一天》,這樣中規(guī)中矩的路子走下去還是中庸有余創(chuàng)新不足吧。少了自然的心水之作,也少了更多音樂創(chuàng)作的趣味和可能性。  專輯聽到此處還是不免有些失落的,可當最后一首《燕尾服》在耳旁“綻放”之時,心又不禁跌落到了那唯美虛幻的畫面里,像是第一首《慢慢來吧》那樣在不經(jīng)意間在心上柔軟地撕撤著。“關(guān)燈,我才敢哭/轉(zhuǎn)圈,翩翩起舞”,隨著夾著雜音的聲效Trip-Hop的節(jié)拍中漸行漸遠,游走于一種不確定的卻又充滿魅惑感的空間中。楊坤服帖飄逸而又層層疊疊的聲音似乎內(nèi)藏著無數(shù)神秘的因子,如飄飛的羽毛又如一個個上升的煙圈在夜幕低垂下輕輕吐露緩緩游離。間奏的一段竟讓人有種不識人間煙火的恍惚之感,如流水傾瀉而下的鋼琴、輕敲于心的低鼓,數(shù)不盡的美不勝收……曼妙的“I Love You”女聲一直不絕于耳,充滿紳士與華彩般的水幕交相輝映,心照不宣意興闌珊的迷醉著……  《無所謂》是一杯經(jīng)久炮制微苦卻濃郁的咖啡,《那一天》則是一壺淡漠香溢的清茶,需要你用心慢慢品味才能體會出其中的微妙。不過品哆完整張專輯之后還是略微有些失望的。如果說《無所謂》是楊坤的厚積薄發(fā)、鉚足了勁的勢如破竹噴薄而出的話,那么《那一天》就顯得有些后勁不足了。而回頭看一看楊坤的走紅,是因為《無所謂》出人意料的受落還是因為楊坤本人的實力使然力挽狂瀾,其中的比例又有幾成?而在取得成功的《無所謂》中同樣潛伏著種種不確定的危機。究竟怎樣去定位楊坤如今的音樂風格成了當務(wù)之急。依《無所謂》的成功經(jīng)驗是該向《那一天》、《愛簡單》這樣走下去,但這種刻意而為之的企圖總是大于誠意的,往一個死胡同里鉆必然失去新意更不會“一招鮮吃遍天”。另外讓人感覺楊坤本人的創(chuàng)作鋒芒在銳減,似乎處在一個低潮期明顯感覺底氣不足,《無所謂》中自由的曲風到了《那一天》反而成為了拘束楊坤的手腳。最要命的是很多首歌聽上去平淡無奇,聽過了也就聽過了。而此時制作時的編曲也沒有給新歌濃墨重彩醒神一筆的潤色,多元化的口號虛幌一槍,10首作品松散的呈現(xiàn)卻不夠深入,自然也留于平庸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楊坤在《那一天》中成熟而磁性的聲音轉(zhuǎn)變,使得本來因禍得福的豆沙喉洗練的更為平和細致。一個成熟男人的形象已若隱若現(xiàn)了,《那一天》算是留下了很好的伏筆,只是這外在的定位內(nèi)在的變化還需要時間的醞釀沉淀和音樂的精細雕琢。  聽完整張唱片長長地舒了口氣,打開窗已經(jīng)是黃昏時分。在氤氳的暮色沉靜的音樂中又想到了所謂的“天王”之說,不禁啞然失笑。一切都是眾說紛紜由人而起,對于外人而言“天王”是唯一可以在年終把玩的光環(huán)。而對于楊坤本人而言,若把壓力當千斤頂,出來的效果就難免差強人意了,何況對于一位創(chuàng)作者而言。畢竟做好音樂勝于一切。  一切的定論都為時尚早,對于音樂,對于生活。而聽完《那一天》我唯一想對楊坤說的便是:“輕裝上陣,慢慢走吧……!”。

熱心網(wǎng)友

說不上很喜歡,但是也不至于討厭,有那么點喜歡是因為他唱歌有自己的性格,有那么點自我,我就喜歡這種性格,畢竟我們是性情中人.(呵呵,有點自大)

熱心網(wǎng)友

應(yīng)該是楊坤吧,他當過兵,服役期間就一直創(chuàng)造歌曲,他的歌曲很有磁性,非常深入人心,而且是百聽不厭。

熱心網(wǎng)友

據(jù)說楊昆以前的聲音像張信哲,后來因為聲帶發(fā)炎,居然就變成現(xiàn)在沙啞富有滄桑感的聲音了,他以前在酒吧里賣唱的,經(jīng)歷很坎坷。

熱心網(wǎng)友

各種風格都有人喜愛,你喜歡就繼續(xù)下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