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對鏡有感》因居客舍大,百感動心間。兩鬢生白發,難明長夜天。《致方曦》高樓舉目望,咫尺天涯間。百喚無一應,誰知離恨多.《春曲》那邊清溪唱著,這邊樹葉綠了,姑娘呵!春天到了.

熱心網友

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蕭紅僅有的兩首舊體軼詩,是蕭紅寫于1932年夏被困哈爾濱道外東興順旅館時寫給一位名叫方曦的朋友的。  方曦,也是作家,其筆名有方曰希、林郎等,原名方靖遠,現名方維艾,與金劍嘯、舒群、羅烽等作家同為中共北滿地下黨員。方曦與蕭軍系莫逆之交,友誼長存達六十三載之久。方曦年長蕭軍一歲,蕭軍以兄長禮事之。1932年7月12日,在東興順旅館蕭軍與蕭紅互訴衷腸定情后,蕭軍即介紹方曦與之相識。在蕭紅逃離囚籠前,受蕭軍囑托,方曦也曾去東興順旅館探望過“弟媳”張乃瑩。在此期間,蕭紅觸景生情,先后兩度賦詩——五言絕句予方曦兄,這是蕭紅一生中僅有的兩首舊體詩,現輯錄如下——  軼詩之一:《對鏡有感》  因居客舍大,百感動心間。  兩鬢生白發,難明長夜天。  1932年,蕭紅21歲,被“未婚夫”—— 一個既吸食鴉片又游手好閑的紈绔子弟汪殿甲騙居于哈爾濱道外正陽?今靖宇大街16道街東興順旅館,積欠旅館食宿費達600余元,后汪殿甲以回家籌款為由溜之大吉。旅館老板索債無著,乃將蕭紅軟禁在二樓一間陰暗潮濕的儲藏室內,并欲將其賣往圈兒樓?妓院頂債。蕭紅身處如此險境,晝夜焦慮不安,遂投書于《國際協報》副刊主編老斐求助,老斐接信后即指派蕭軍前往探視。蕭軍在看過她隨意寫的片言只字后,深感她有一股逼人的才氣,又見她年紀輕輕已有白發,而且還懷著七八個月大的身孕,頓時,憐才濟困之心油然而生……這首《對鏡有感》,便是蕭紅抒發了其遭人遺棄后一種孤寂落拓待救的無奈心態。  軼詩之二:《致方曦》  高樓舉目望,咫尺天涯間。  百喚無一應,誰知離恨多。  時方曦在哈爾濱《東三省商報》任只供食宿而無薪金的副刊主編,蕭軍在《國際協報》協助老斐批閱來稿,食宿則在老斐家中。《國際協報》及老斐家均在道里,距離蕭紅被困的東興順旅館甚遠,而《東三省商報》位于道外正陽14道街、距東興順旅館僅隔兩條街。蕭紅與蕭軍、方曦相識后,孤寂無聊中時時盼望與之相會。由于方曦距離較近,她三約方曦來相會,而方曦則為避嫌而再三拒之。于是,蕭紅乃譏方曦為封建頑固分子。《致方曦》一詩中所言兩人近在咫尺,實乃天涯之隔,欲見而不得,為排遣心頭怨恨之意,遂以委婉之詩句責備方曦。  據說,接詩后,方曦曾報之蕭軍,蕭軍自是理解蕭紅的孤寂心態。1992年,距蕭紅寫此舊體二詩整整六十年后,方曦將所存蕭紅二詩抄給了同為蕭軍摯友的黑龍江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