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系列在海灣裝的是掛膠履帶,以色列梅卡瓦4用的是全金屬單銷履帶,中俄演習中的96據我觀察用的是不掛膠履帶。能否介紹一下履帶的發展史,和當代主要類型的履帶。
熱心網友
履帶肯定比坦克早,一次大戰時,英國人的坦克就已經是履帶式的了。履帶的設想最早出現在1770年,英國人理查德·艾德治福最早提出。1837年后, 俄國人查格良斯基和布林諾夫分別獲得了設計“無限軌道”拖車的專利。特別是布 林諾夫設計的“無限軌道”拖車,在1880年進行試驗時,僅用兩匹馬就拉了200塊 磚和30多人,總重竟達9噸。 1874年,法國人布依揚研制成功了“無限軌道”火車,并取得了專利權。這輛 “無限軌道”火車共分8節,由鉸鏈連結,因而可以拐彎行駛,全車重120噸,搭 載士兵200人,由40馬力的蒸汽機推動,速度可達每小時10千米。車上裝有16門大 炮,炮管從車周圍開的射孔中伸出,可以在行駛中進行射擊。然而,這種“無軌道” 火車盡管火力強,速度快,越野性能相對較好,卻沒有被法國軍事部門看好。法國 軍界對這種“無限軌道”火車置之不理,很快,這種車便銷聲匿跡了。 20世紀初期,內燃機出現了,履帶式拖拉機煥發出生機,不僅在農業領域獲得 廣泛應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履帶式拖拉機被用來牽引重型火炮,發揮了作 用。 英國人研制早期坦克“小游民”時,其參照物就是剛從美國進口的‘布勞克” 拖拉機。生產時,實際上就是在“布勞克”拖拉機上加裝一對加長了的拖拉機履帶, 把鍋爐鋼板釘在角鐵架上,做成一個長方形的箱子,然后把箱子安裝在拖拉機上, 這就成了“小游民”坦克。 履帶從此從拖拉機轉到了坦克雄偉的身軀上,后來,履帶甚至成了坦克的象征, 而拖拉機上反而越來越難以見到履帶的身影了。 。
熱心網友
履帶的掛膠是否取決于是否考慮履帶對道路的破壞情況。通常的戰場上為了防止橡膠著火都選擇全金屬的(因為基本上不考慮對戰場的道路維護問題)。但是美國可能只考慮成本和維護問題所以沒有換全金屬的。雖然掛膠履帶后來才發明。但是不是說金屬履帶就落后。這兩種履帶的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