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白色的綿羊,團團睡在天上。四周蒼蒼的荒山,好像瘦獅一樣。昂頭仰望著天,我替羊兒危險。牧羊的人喲,你為什么不見?

熱心網友

自嘆不如!

熱心網友

user飛翔不愧是學者,水平遠有我輩之上,本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熱心網友

有文采,佩服。

熱心網友

詩中用比喻的手法,編織了個童話故事般的情景,表現了詩人豐富的想像和善良美好的童心。"一群白色的綿羊,團團睡在天上"寫夕暮的白云。"四周蒼老的荒山,好像瘦獅一樣"三,四兩句用了一個連環比喻:詩人把灰黑的云比喻為"荒山",接著又把"荒山"比成"瘦獅"。這首詩反映了五四時期詩人特有的想象力,既生動形象有單純清晰,有一種五四式的好奇和童稚氣息,也體現了那個時代詩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情。夕暮 天,好高。團團的云彩,如雪般純白,如美玉般無一絲瑕疵。風,吹過,大塊大塊的云,被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像一只只綿羊,團團地睡在天上。山,荒山。草木雜亂無章地長在上面,有種說不出的凄涼。這山,像屏障般高大,伸入云霄。我抬起頭望去,直到看到脖子都酸了,也沒看到頂。看那四周蒼老的荒山,如一只只餓得發慌的獅子,他們定會把“羊兒”們吞食。望著將要下沉的夕陽,無意間,我又看到了那群孤獨的“綿羊”,它們仍睡著,沉睡不醒。晚霞如火,無比詭異。我不禁為“羊兒”們而感到擔心:牧羊的人呦,你為什么不見?夕陽已落,你到底去了何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