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力,身體、步法應該如何配合?

熱心網友

反手擊高遠球 當對方將球擊到本方左后場內,以反手將球擊回對方底線去的高遠球擊球法稱之反手擊高遠球。它的特點是節省體力,對步法要求也不高,朝被動情況下,可采用反手擊高遠球過渡,幫助自己重新調整站位。 動作要領 首先判斷準對方來球的方向和落點,迅速將身體轉向左后方,步法到位后,右腳前交叉跨到左側底線,背對網,身體重心在右腳上,使球在身體的右肩上方。擊球前,由正手握拍迅速換為反手握拍,并持拍于胸前,拍面朝上。擊球時,以大臂帶動小臂,通過手腕的閃動、自上而下的甩臂將球擊出。在最后用力時,要注意拇指的側壓力與甩腕的配合,同時還要利用兩腿的蹬地、轉體等協調全身用力。 初學者用反手擊高遠球時,往往容易出現步子不到位,擊球點掌握不好。擊球時,未用拇指的側壓力;擊球剎時用力過早或過遲,沒有用在“點”上等等錯誤。這要通過反復的練習和體會才能逐漸掌握正確的擊球動作

熱心網友

打球打了一段時間后,越覺得正手后場高遠球的重要性。剛開始學羽毛球,以為高遠球是最基本的擊球,練了一段時間,就去練習其它技術了。也許很多球友都會這么認為,就這么平常的一個高遠球,誰不會打?有什么威脅?其實不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在和比你水平低的選手打球時(一般新手后場比較薄弱),你不需要什么很刁的球路,不用十分復雜的打法,只需反復拉對方 后場兩個角,便能讓對手沒有還手之力。而碰到比你技術要高的人時,如果被他控制了你在后場兩個角來回奔走時,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這個我就體會過, 記得以前和一個高手打球時,他就是反復拉后場。讓我左右來回奔跑。他的高遠球非常好,球又高又快,而且落點非常好,球球都是壓住底線 的,當你剛反拉回他時,他又一個高遠球打向你后場另外一側,你剛剛回到中場位置時又不得不重新退回后場還擊。他的球速很快,你腳步稍微一跟不上,便拿不到最好的擊球點,接著你的擊球動作便不得不開始變形。打出得球自然也落點欠佳,往往回得比較中場。打完后也難以回位中場。這樣無疑露出一個大空擋,讓對方從容地或殺或放,或者繼續再拉你后場,直至將你拖垮。這種打法可以很容易又轉化成拉吊突擊(現在很多選手打法都是拉吊突擊),我非常崇拜的楊陽,也是這種打法。如果你經不住對拉,在對拉相持中勉強出手進攻,往往扣殺質量不高(對方可以輕易吊網前),或者直接下網。其實羽毛球和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很類似。最厲害的劍招是無招,最平常的后場高遠球往往是決定一場球勝負的關鍵。多花功夫去練這最平常一招,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球技。一個高遠球看似簡單,但是包含了非常高的要求。一個犀利的高遠球,要求球要高,穿越對方頭頂,使其無法跳起截擊,迫使其后撤擊球,既使你獲得了時間上的主動,也減少了對方直接攻擊的威脅。另外,高質量的高遠球要求速度快,球滯空時間要短,高遠球的飛行路線這么長還要求速度快其實是個非常高的要求。要 做到這又高又遠又快的要求,反復訓練動作,做到全身協調一致。爭取高的擊球點,側身、蹬腿、轉腰、揮臂、閃碗等等動作一氣呵成。羽毛球是講究巧勁的運動,注重瞬間靈巧的爆發力,而不是純粹 的身體力量。人們常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身體條件一般,但是打出的球速度很快,非常有威脅性。其實關鍵就在于他們動作 的合理性,我覺得大部分人的力量都是有的,問題是不懂如何去發力。不過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只有反復練習高遠球,從中慢慢體會。如果有厲害的高遠球,在比賽當中是非常主動的。所以我們看到許多高水平的單打比賽,雙方都要經過多拍的對拉,往往時耗不住的一方最后失敗。高手們過招取勝的并不是用什么眼花繚亂的進攻,而是簡單古樸的對拉。對拉非常消耗體力,也需要有耐心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