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對癌癥病人術后恢復期是否要忌口的問題看法不一,請教癌癥病人要忌口嗎
熱心網友
飲食宜忌是一個很重要卻又很復雜的問題,幾乎所有病人及其家屬都要提出詢問。常言道:“三分吃藥七分養”,忌口問題是疾病調護中重要的一環。對癌癥病人來說,尤其要把忌口貫串于整個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 首先,要注意忌口與病情病性的關系,也就是針對疾病的寒、熱、虛、實,臟腑表里等病證,結合食物的性、味全面加以考慮,凡于病不利的飲食皆為所忌。如癌癥病人毒深熱盛,口渴煩躁,發燒便于結,這時宜多吃水...
熱心網友
飲食宜忌是一個很重要卻又很復雜的問題,幾乎所有病人及其家屬都要提出詢問。常言道:“三分吃藥七分養”,忌口問題是疾病調護中重要的一環。對癌癥病人來說,尤其要把忌口貫串于整個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 首先,要注意忌口與病情病性的關系,也就是針對疾病的寒、熱、虛、實,臟腑表里等病證,結合食物的性、味全面加以考慮,凡于病不利的飲食皆為所忌。如癌癥病人毒深熱盛,口渴煩躁,發燒便于結,這時宜多吃水果汁、西瓜、米粥及一些清涼健胃、消渴除煩的食品,切忌過食生冷及油膩之物。有的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或某些病人放療后出現胃陰不足癥候,口干納少,舌光紅無苔,時有惡心,這時應當禁忌辛熱、香燥傷陰的藥物和食品。總之,病中的忌口,要與辨證相結合,病人所用膳食,必須與治療原則和方案相適應,否則就非病人所宜。 其次,是藥后忌口,即與服藥有關的忌口。例如病人正在服健牌和胃、溫中益氣的中藥,而飲食卻攝取性涼滑腸之食品就不合適。蘆筍性涼味苦,有通便潤腸作用,如用于牌虛腹瀉的病人就非所宜。就病癥和體質而言,平素脾腎陽虛容易腹瀉的人,須忌食生冷粘膩滑腸食品;肺胃陰虛口干舌紅的人,切忌辛熱香燥食品如辣椒、胡椒、生悲、生蔥及煎炒的干果等。熱盛忌油煎炒煨,黃疸忌油膩、肉食,水腫忌食咸味等。有些傳統的說法也應予以尊重,如用中藥荊芥后忌魚蟹,白術忌桃、李、大蒜,蜂蜜忌士獲苓、威靈仙,服食滋補中藥以后,忌服萊菔子等。 再者,關于民間所傳的“發物”的忌口問題。所謂“發物”,是指能使疾病加重或誘動疾病發作的某些食物。現在看來,有些是與過敏性疾患有關,如哮喘、尊麻疹等,有的與外癥瘡瘍腫毒有關。這些食物多指水產品中的帶魚、鯉魚、鱔魚、蚶子、蛤蜊、螃蟹、蝦、海參;畜肉類的羊肉、狗肉、驢肉、馬肉;蔬菜中的韭菜、芹菜、香菜、茴香等。 此外,值得討論的是一些地區相傳癌癥病人不能吃雞,認為雞易長腫瘤,說什么癌細胞在“雞血”中易生長,而主張吃鴨、吃用魚。這些說法尚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學論據,結果,使許多輕信者寧可不吃。事實上,成千上萬的病人,有許多已不是早期。經手術或放療后并未忌口,在食譜中雞、魚、蝦、海參數量不少,還有的吃羊肉、兔肉、狗肉、牛肉,均未見因此而復發。中醫藥文獻中認為雞能補虛溫中,補益五臟,治病后體弱、脾胃虛弱,雞蛋又富于營養,老少咸宜。一些治癌偏方、驗方也有用雞蛋的,如核桃樹枝煮雞蛋,斑鰲煮雞蛋等。至于說雞容易患癌,是指河南林縣食管癌高發區的雞也發現有咽食管癌,而主張吃鴨的人卻不知在江蘇啟東縣普查發現當地部分麻鴨也患肝癌;廣東某地鼻咽癌高發區也發現該地的豬亦有患鼻咽癌的,這是環境地理因素的影響。臨床工作中尚未見到明確是因飲食而致癌癥復發或惡化的例子。 所以,腫瘤病人的忌口,還應因病而異,因人而異,因治療方法而異,不能籠統地機械地規定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雖然也要尊重古人和一些傳統的忌日習慣,但對于那種過分苛求忌日,甚至故弄玄虛以致病人無所適從的做法是不恰當的。因為,這也“忌口”,那也“忌口”,甚至雞蛋豆腐、蔬菜之類都不敢吃,弄到最后,使病人營養狀況日趨惡化,對治療康復不利。所以,對癌癥病人我的主張食譜不宜太窄,忌口不宜太嚴,視病情的寒熱虛實和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強弱,予以必要的食補和食療。以高蛋白、高能量、高維生素的飲食為主,以彌補腫瘤的過份消耗,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一般地說,癌癥病人應當選擇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瘦肉、禽肉、魚蝦、乳類、蛋類、豆制品、動物血、新鮮蔬菜、水果以及五谷雜糧等。總之,要求食譜宜寬不宜窄,吃多種多樣的食物,以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此外,要注意飲食衛生、合理安排餐飲、科學烹調,以促進食欲。 癌癥病人要不要“忌口”,曾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不需要“忌口”,主張什么都可以吃,病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另一種則認為應加以限制,認為吃了某些“發物”,葷腥之類的食物,會促使腫瘤發展,使病情惡化。有些病人治病心切,偏聽偏信,過分“忌口”,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食。由于食物長期單調,機體所需要的基本熱量及多種營養攝入不足,致使身體日漸衰竭、消瘦,抵抗力下降。 正確的態度是,應當根據病程的某一階段伴隨的主要癥狀,有無并發癥以及病人具體情況來辨證分析,靈活運用。 如病人出現浮腫,宜在醫生指導下進食低鹽(每日2~3克)或無鹽飲食;如病人出現黃疸、腹脹、消化不良時,宜吃低脂清素易消化的飲食;如病人出現腹瀉、腹痛時,則不宜吃生冷、堅硬及寒性食物如冷飲、梨、黃瓜及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芹菜、黃豆芽、韭菜、老菜幫等,應吃小米紅棗粥、粳米山藥粥、雞蛋面糊、細面條、薄面片、藕粉、豆漿、去脂牛奶等,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一日4~5餐,這樣既能減輕胃腸負擔,又容易消化吸收,對病體康復大有益處。 目前,國內外臨床學家尚未發現能促使癌細胞擴散、轉移的食物。除了不吸煙、不飲烈酒、不吃霉變、熏烤及燒焦的食物外,其余不必“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