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流量是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的通過水量的大小。原因可能有:1.黃河上游的土質疏松。一般北方的土質偏砂性,南方的偏黏性。砂性的易于流失。2.北方干旱,加上植被破壞嚴重,上游的植被不好,水土保持的效果不如南方的好。3.北方雖然降雨不多,但是非常的集中,一般在夏季,所以對河岸的沖刷非常厲害。但是現在逐漸發現南方的長江含沙量也越來越多,看來是與植被破壞有很大的關系。
熱心網友
流量小是途徑缺水嚴重把水全用了。
熱心網友
主要原因是因為黃河中上游的植被破壞嚴重,再加之我國北方夏季多暴雨,所以造成大量泥沙入河。
熱心網友
黃河中游地區主要經過以黃土高原為主的粉沙質土壤組成,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夏季多暴雨,大量泥沙帶入黃河,每年帶入黃河泥沙達16億噸,一碗水半碗泥。 黃河流量小是由于黃河流域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量小,流域面積也不大,約為752443平方千米,匯水面積小。
熱心網友
上游 是黃土高原啊
熱心網友
黃河中上游地區主要經過以黃土高原為主的沙質土壤組成,土壤被破壞嚴重,雨季時間短,但是降水量非常集中,這樣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使得河流中的泥沙含量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