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汗了,沒辦法了,題目就是這個,似乎很南證明了,不過相信有可以把稻草說成金條的高手

熱心網友

擁立漢獻帝弊大于利,首先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與挾天子以令諸侯沒多大關系,劉備、孫權不照樣占有一席之地嗎;第二、主要是曹操擁立了漢獻帝換了公孫瓚、呂布、袁紹、袁術之流也照樣完蛋,董卓、王允不是很好的例子嗎,關鍵在于曹操有帝王的胸懷和超人的智慧才能統一北方。以上兩點說擁立沒有作用,再往下就是曹操想擺脫而擺脫不了的問題了,既然擁立了皇帝你曹操就是臣子了,但你還一手遮天不拿皇帝當回事,一無人臣之道,二有謀逆之嫌,按那時的思想屬十惡之首,肯定會遭到唾罵,更會給對手以攻擊的理由(劉備不是天天嚷著曹操是漢賊,要興復漢室嗎),自己辛辛苦苦拉起的隊伍又怎能甘心讓獻帝說了算呢,再說了挾天子令諸侯這個令又有誰聽令過呀,哪個諸侯心里不和明鏡似的。曹操心里這個后悔呀,自己沒法做皇帝弄得兒子還得煞費苦心發明個禪位遮掩著當了皇帝,也為家族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司馬家不是來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取而代之建立晉朝了嗎,想當初自己打下的江山又何苦弄個獻帝來呢,真是悔之晚矣!!。

熱心網友

問題很簡單,就是不擁立獻帝還會立一個和他一樣的*帝,他之所以要立一個這樣的皇帝是政治需要,在當時要是沒有這個名義后臺,辦事就名不正.不利于曹操統一中原,這樣的現象歷史上很多,比如李淵、朱元璋、項羽(后來他把那個楚王殺了)等,都是應當時之勢,也是明智之舉。事實可以證明這點是對的,曹操確實有稱帝的打算,但是后來沒能實現。

熱心網友

我認為他應該立獻帝.

熱心網友

絕對應該1。 當時漢室余威還在, 士大夫,各種賢士都是以當官,光宗耀祖為目的,擁力獻帝不但能擴充自己陣營,還能打擊敵人。(荀攸叔侄就是好例子, 馬騰怎么死的大家應該都清楚,而且誰要是幫曹操的敵人,曹操只要來個抗拒天兵,意圖造反的名號,到時抄家滅族還明正言順),如果沒有打皇帝的旗號,誰來睬你?2。 可以到處封賞官職,反正不要錢,還可以離間其他勢力(劉備和呂布,一個死,一個被曹操軟禁,好不容易得來的徐州都丟了),而且袁紹當時看出了獻帝的好處,要來搶,結果不是隨便封一個"大將軍"就打發了。3。 漢獻帝在手,隨時可以逼他禪讓,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曹操首先是個改革家,政治家(五色棒,孝廉的例子), 有皇帝在手改革就名正言順,說是皇帝下詔,各方勢力都不敢說什么,說了就是冒犯天威,隨便給你扣個造反的帽子,到時雖然上面的人不會介意,可那些底層武將就會有自己的想法了。4。 當時也有忠于漢室的人在,如張揚等,為了不激怒這方面的勢力,漢獻帝是必要的存在。

熱心網友

就是想當,應該當

熱心網友

當然不能擁立獻帝了,原因若干,聽我說來:第一、做人要有大志向,既然已經從“七八個人,十來條槍”發展壯大起來,就應該“老子天下第一”,干嘛非要找個主子,難不成天生做奴才的命?第二、本來軍費開支就挺困難,擁立了獻帝后還得養活一大幫子閑人,多劃不來啊。第三、有了獻帝這個累贅,曹操就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不是今天被人算計刺殺,就是明天被人稱作“曹賊”,曹操得罪誰了?不就是身邊的獻帝鬧的嘛!你看人家袁紹多自在,聽了高人的勸,沒來接獻帝,落得一身清閑。曹操這不自找的嗎?第四、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當然是當皇帝了,可曹操不行,為什么?還不是這個獻帝,對他好點吧,怕他蹬鼻子上臉,不理他吧,別人說你功高蓋主,弄得曹操左右為難,落下個不治之癥-——“頭瘋”,更別說當皇帝了,連覺都誰不好,難啊!第五、曹操算是救了獻帝的命吧?可獻帝一點都不領情,還動不動在別人面前嘮叨曹操的壞話,這是什么人啊?早知道真不該救他,你說曹操冤不冤啊?第六、其實曹操應該是個大英雄,這從誅殺十常侍,刺殺董卓的事跡中不難看出,就是由于救人不慎,壞了一世英名,就連羅貫中這老頭也跟著湊熱鬧,硬把曹操說成奸雄,屈呀!第六、曹操救了獻帝后,得了什么好了?沒有啊!除了幾個虛設的官銜外,沒了!官銜有用嗎?不用你封,人家也是三軍總司令啊!你說獻帝這個沒良心的東西,曹操為啥鬧心你不知道,可以打聽啊,不就那點愛好嗎?你說你后宮那么多閑置的妃子,給他兩個不就完了嗎?看給曹操逼的,性生活不協調,整天偷偷摸摸作賊似的,為了一個甄氏父子三人大打出手,張繡營中的光榮事跡更是不堪回首,為了一個半老徐娘的張繡的嬸娘,連喪愛子、愛侄、愛將啊!這不都怪獻帝嗎?如果不是內分泌失調造成早逝,這三國的江山怎么能落在司馬昭的手里呢?有了上面的六條,就已經足以證明曹操迎獻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由于這次的判斷失誤,導致了曹操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面的大潰敗,一位世界史上罕見的集政治、軍事、思想、藝術、傳統美學、心理學、仿生學等等于一身的時代巨人就這樣別后院的一把小火給毀于一旦。惜哉!悔哉!痛哉!!!。

熱心網友

大漢氣數已盡就這么簡單

熱心網友

直接當,誰不想,可是有個大問題,那就是反對的力量會空前高漲.那就不好辦了.就好象袁世凱,急急忙忙當皇帝,只不過活了才88天.所以,這樣的事情,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更何況,當時的操哥,還不是最強大的,強大到無人可敵.當時,他也是經過多次以少勝多的,提心吊膽的大戰,才有了他后來的霸業.所以,只好推出個沒用的家伙,做個樣子.以后,他每次出兵,都正大光明,打皇帝的旗號.勝率就高多了.歷史證明他是對的.

熱心網友

時勢造英雄嘛~~當時從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曹都具備了稱霸的條件和基礎,他所顧慮的只不過是罵名和被強敵有借口討伐攻擊,如果他很順利地鏟除了劉備和東吳二大勢力,那么肯定他就不會再有任何顧忌,不用等曹坯就直接逼帝禪讓了.再說,在他前面的董卓,袁氏兄弟這些人物,都是他眼中毫無可取之處的小人(從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可以看出來),尚且都可以在條件不很成熟的情況下僭越行帝王事,那么無論文韜武略還是人氣都遠勝過他們的曹丞相為什么就不能呢?何況當時的口氣就是"大漢氣數已盡……",大漢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亭長劉邦趁亂從秦天子手中奪下的,曹操無論從身世還是自己的能力方面比起劉邦,劉秀,王葬,袁氏這些人來也都不遜色,自然可以順理成章地占有天下了

熱心網友

我覺得應該擁立獻帝!!!

熱心網友

歷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