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亮劍》有些不明白 1個旅團大約有多少人 1個聯隊有多少人他們分別相當于 八路軍的 什么(就是 是團或師 俺表達不太明白)回答這個問題后 俺還有別的問題!嘿嘿!
熱心網友
二戰時期日軍軍隊編制 日本陸軍的常備軍在抗戰爆發時有十七個常設師團,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十二,十四,十六,十九,二十。編制為四聯隊制,即每個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每個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一個大隊炮小隊,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一個擲彈筒組和二個步槍組。另外,每個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這些師團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馱馬制總編制為28500人,另一種是挽馬制總編制為25000人。 抗戰爆發后,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 在侵華戰爭中,由于作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行動不便,又搞出了三三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兩種編制。三三制師團的編制為師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縮編1/3,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后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后,由于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三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三制師團的后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1。7萬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7000人。該編制僅限于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聯隊制師團改為三三制。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后、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總人數為11980人。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2。1萬人,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三制師團,總人數為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三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聯隊,總人數為1。4萬人。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同時日軍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軍對兵力編制做了最后一次調整,大致有以下幾點:1給丙種師團的步兵大隊增編一個步兵炮中隊。2將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使其總人數達8000人以上。3編組了丁種師團,其編制大體與丙種師團同,但只有步兵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