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些網站看見這種字樣,好像是很普遍的叫法
熱心網友
什么是博客”成為2004年各大搜索引擎最熱門的搜索關鍵詞之一【百度搜索引擎中的相關檢索關鍵詞還有“什么叫博客”、“博客是什么意思”、“博客中國”等】,同時博客也被眾多機構和媒體評為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現象。BLOG也就是WEB LOG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網絡日記。國內外眾多媒體和網站都將BLOG作為2004年最熱門的詞匯,關于BLOG(博客)的介紹文章,網上已經非常多了,這里簡單摘錄部分的介紹?! ∠旅嬲洸┛椭袊l起人、“博客”中文譯文的創始人方興東博士有關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的文章,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可以參考一下。原文的發表日期大約是2002年8月,在博客中國網站剛發布不久。博客發展簡史和基本史實( 方興東) 誰是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現才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要書寫博客歷史,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許多史料必須像挖掘“古董”一樣去求證,而且分歧和爭議頗多。比如誰是“博客之父”?這個問題想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牽涉到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钤绲牟┛驮汀 ∈紫龋囊粋€是最早的博客網站?顯然最早的博客是作為網絡“過濾器”的作用出現的,那就是挑選一些特別的網站,并作簡單的介紹。因此有人認為瀏覽器發明人Marc Andreesen開發的Mosaic的What’s New網頁就是最早的博客網頁。Justin Hall的黑社會鏈接網頁( 最早的博客預言家 其次,誰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預言了職業博客( 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開始運作的Scripting News( )開始真正具備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并且他將這些功能集成到免費軟件“Frontier腳本環境”。不過,這個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爭議頗多。有人認為,從形式上說,是Jorn Barger于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網站的基本模樣(當時的原始模樣可以上網看到: 網管人員使用log(log files)來指稱“系統記錄文件”,因此幾年前如果你用google來查weblog,查出來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這種網站流量分析軟件,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 最早使用“weblog”詞匯 1997年12月,Jorn Barger運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 Barger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形式上,他將log的意義從接近航海日志那種無人稱、擬客觀、機械式寫作,轉換成較接近旅游日志的“有人稱、有個性”的自由書寫。 由Matt Haughey發起的社區博客網站Metafilter 雖然被人廣為批評,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里,它的確是比其他博客網站更有意思?! ∽钤缡褂迷~匯“blog” 而目前最流行的詞匯“blog”,一般公認為是Peter Merholz( Merholz在題為“詞匯游戲”的帖子中如此回憶道: 我一直很喜歡詞匯,喜歡一遇到生詞就鉆到詞典里面。我喜歡詞匯游戲,詞源學更是有趣。沒有想到這種愛好居然產生了影響,大約1999年4月或者5月(確切的時間已經記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頁上貼出一個帖子:“我決定把weblog發音為wee’- blog,或者縮寫為‘blog’”。我也沒有多想,就把這個詞匯用進了我的帖子中,后來大家發郵件也開始使用。Keith Dawson把blog收進了“行話查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發布Blogger的話,這個詞匯可能就無疾而終。 Peter Merholz由此將blog變成動詞,后來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 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說法?! 〔┛蛙浖ぞ摺 ?999年,也是博客開始高速增長的一年,主要是由于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眾多自動網絡出版發布的免費軟件的出現,而且它們往往還提供免費的服務器空間。有了這些,一個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發布、更新和維護自己的網站。其中1999年8月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響的工具?! ∮胁┛腿绱藢懙溃骸笆状问褂胋logger的服務時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整個接口竟然可以如此容易上手,出版結果也是同樣令人感動。若是帶著一些經驗開始去使用Radio Userland后,眼淚根本就是滴在鍵盤上。有點像是emacs當年給我的感覺:無所不能、輕松上手。我會將這些軟件與服務最主要歸功于(還是助長?)CSS以及CMS的發展。前者提供內容(content)與形式(layout)的分離基礎,后者促使程序設計師開始思考并提供一種讓更新網頁更簡單的接口?!薄 ‘敃r,Pyra公司有著一支網絡出版軟件的“夢之隊”。但是,這種成功并沒有為公司帶來利潤,甚至由于財務壓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員,并一口氣裁到了極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員工Evan Williams,他是創始人之一。夢之隊也分崩離析,另一名創始人是新英格蘭人Meg Hourihan。不過,到2003年, 被Google購并,終于算是苦盡甜來?! 〉降资裁唇胁┛停俊 ∽詈螅彩亲钪匾膯栴}就是,到底什么叫博客?它與個人網站、社區、網上刊物、微型門戶、新聞網頁等究竟有什么區別。由于博客形式本身就是綜合了多種原有的網絡表現方式,因此要嚴格界定這個“混血兒”不太現實,而且不能過于陷入形式主義。隨著演變,博客的形式會越來越多樣性。 有人寫道:“blog的確存在這種現象。許多新聞媒體(比方說華盛頓郵報)為了強調blog驚人崛起的現象,常用 的使用人數(目前為750,000)來作指針,而不管其內容特質是否符合blog。事實上,我們也很容易認為使用moveable type、greymatter、b2、blogger、pmachine等等weblog工具都是blog了。至此,blog有沒有特征已經不重要,重點是他使用什么軟件或服務。我甚至覺得,說這些軟件或服務助長了blog瘋基本沒錯,但其實整個數字與群眾也是因為這些軟件及服務,而將所有類似的活動(管你符不符合blog的任何特質)全都吸收到blog的黑洞中,跨過那些曾經試圖分類的企圖?!薄 ∮捎诓┛筒⒉皇羌兇獾募夹g創新,而是一種逐漸演變的網絡應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決定了我們很難來認定一個正宗的博客先祖,也無法正式認定誰是“博客之父”。到了現在,想來也沒有人敢于戴上這頂帽子。否則,一定會被打得頭破血流。
熱心網友
Blog(博客)是繼Email、BBS、ICQ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Blog的全名應該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網絡日志”,后來縮寫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寫Blog的人。實際上個人博客網站就是網民們通過互聯網發表各種思想的虛擬場所。盛行的“博客”網站內容通常五花八門,從新聞內幕到個人思想、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應有盡有。 博客大致可以分成兩種形態:一種是個人創作;另一種是將個人認為有趣的有價值的內容推薦給讀者。博客因其張貼內容的差異、現實身份的不同等而有各種稱謂,如政治博客、記者博客、新聞博客等。 博客歷史只有6年 博客這個名稱最早由約翰·巴杰在1997年12月提出。1998年,互聯網上的博客網站屈指可數。那時,Infosift的編輯耶西·蓋瑞特想列舉一個博客類似站點的名單,便在互聯網上開始了艱難的搜索。 終于在1998年12月,這份名單在Camworld網站上發布。其它博客站點維護者發現此舉后,紛紛把自己的網址和網站名稱、主要特色都發了過來,這個名單也就日漸豐富。到了1999年初,耶西的“完全博客站點”名單所列的站點已達23個。 時隔不久,布麗奇特·伊頓也搜集出了一個名叫“伊頓網絡門戶”的博客站點名單,并且提出應該以日期為基礎組織內容。 1999年7月,一個專門制作博客站點的“Pitas”免費工具軟件發布了,這對于博客站點的快速搭建起著很關鍵的作用。隨后,上百個同類工具也如雨后春筍般制作出來。這種工具對于加速建立博客站點的數量,是意義重大的。此后,博客站點的數量終于出現了一種爆炸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