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霸王項羽,力能扛鼎, 才氣過人,破釜沉舟,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擁兵40萬,顯赫一時;卻終不敵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圍霸王于垓下,陷項王于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境地。可憐一代梟雄,800騎倉皇出逃只剩28騎,落得自刎烏江之悲涼下場。廣東曾經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軍,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排頭兵,改革開放20多年來,廣東充分發揮毗鄰港澳、海外僑胞眾多的地緣人緣優勢,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經濟比較落后的邊陲省份一躍成為經濟大省。在廣東,全省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186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6039億元,年均增長13.4%,經濟總量占全國的1/9強,財稅總收入、實際吸收外資金額和進出口貿易總值分別占全國總量的1/7、1/6和1/3。2004年全省進出口貿易總值3571.3億美元,連續19年居我國各省市區第一。26年來全省累計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505億美元,占全國的26.8%。2004年全省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0723億元,約占全國的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70億元,占全國的1/9強;人均GDP超過2300美元,其中珠三角地區超過5200美元。全省有七大民用航空機場,是全國機場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區。移動電話用戶、固定電話用戶和國際互聯網用戶數量分別占全國的1/7、1/10和1/6。 但是同樣是廣東,這個我國唯一跟亞洲四小龍有陸地接壤的省份,跟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只隔著一條街,一條河,我國經濟特區最多的省份,擁有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還擁有眾多的沿海開放城市,國家政策扶持最多的省份,我國經濟的王牌,現在卻如落魄的霸王一般,面對兄弟省市的追擊,改革力度弱化,發展遲緩,由“標兵”到“追兵”,一系列重要指標相繼失守,競爭力下滑,發展后勁不足,曾經的經濟模式受到了巨大的考驗。
熱心網友
身為老百姓又能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