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當歸的藥理作用及保健功能 產地主要產地于四川、?西、甘肅、云南等地。二、原性狀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入藥用其根。當歸多年生芳香草本,高可達一米多。莖干直立,皮稍帶紫色,具有明顯縱溝紋。三、化學成分當歸的化學成分主要為揮發油和水溶性兩部分,含有揮發油(其中主要是藁本內酯,占47%,次為丁烯基酜內酯,占11。3%)、水溶性生物堿、蔗糖、有機酸(阿魏酸等)、維生素B12、聚乙炔類化合物等。 四、性味歸經性甘、辛、溫。歸心、肝、脾經。五、藥理作用1。古代藥理研究當歸可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神農本草經》謂:「主咳逆上氣...諸惡瘡瘍金瘡」。《日華子本草》謂:「治一切風、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新血及主癥癖」等。當歸甘溫而潤,辛香善于行走,因此可與理氣藥配合,用于治療氣滯血瘀的癥狀。與袪風濕藥配伍,用于治風濕痹痛。《醫宗金鑒》的消風散亦有當歸,該方用于濕疹、風疹。這些可能與本品的養血活血作用有關,因為「血行則風自滅」。《本草綱目》謂本品能「潤...皮膚」,《日華子本草》也用“治一切風,一切血”。當歸用于皮膚病,主要是用于血虛或血燥生風之證。《名醫別錄》謂當歸「除客血內塞」,《醫學啟源》謂「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身辛溫以散之,使血氣各有所歸」。2。近代藥理研究一般藥理:當歸極能補血,又能活血,故有和血的功效,為治血病的重要之藥。因它長于調經,尤為婦科所重視,舉凡婦女月經不調,血處經閉,胎產諸癥,故為常用 之藥品。(2)對血液及心血管系統:大鼠口服當歸水煎液后,血漿凝血時間延長,可使血栓減少,血栓增長速度減慢,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3)對消化系統:對小鼠急性四氯化碳中毒引起的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對慢性肝損害有一定減輕纖維化和促進肝細胞功能恢復作用。呼吸系統:當歸浸膏對慢性氣管炎并發的肺氣腫和早期或緩解期肺心病有相當療效,用藥后顯著改善肺通氣功能,體力有相當恢復。(4)免疫作用:當歸及其萃取物阿魏酸鈉和當歸多醣對單核-巨噬細胞系統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機體也有免疫調解和恢復作用。當歸對健康人的淋巴細胞轉化也有促進作用。(5)抗炎作用:當歸成分正丁烯內酯及苯內酯可松弛氣管平滑肌,對抗組織胺-乙醯膽堿引起的支氣管氣喘。(6)抗癌作用:當歸可廣泛用于各種腫瘤,尤其是婦科腫瘤,以氣血停滯、瘀血凝聚者最宜。對血虛羸瘦的中晚期癌癥或手術、放療、化療后正氣虛弱之患者,亦可選用當歸,以扶正抗癌。(7)抗菌作用:當歸煎劑在試管內對大腸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等有輕度抑制作用。(8)除自由基:當歸中阿魏酸具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能直接消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應和自由基反應,并能與生物膜磷脂結合,保護膜脂質拮抗自由基對組織的損害。(9)抗老防老:當歸煎劑對小鼠學習記憶具有明顯的影響,用ㄚ迷宮法測定,當歸能改善三氯化鋁所致的癡呆,降低癡呆小鼠腦的過氧化酯質水準,和B型單胺氧化的活性,能治療老年癡呆癥。(10)促進造血:當歸水浸液中阿魏酸鈉和當歸多醣,均能顯著促進血紅蛋白及紅血球細胞的生成,故有抗貧血作用。(11)外科亦用此藥,對于腫瘍期的散瘀消腫,潰瘍期的養血生肌,都有著良好的療效。(12)當歸有保護肝臟功能,這項科技研究成果已經專家鑒定。專家認為這是中藥當歸具抗肝病藥物之研究有新突破,亦是傳統中藥現代化研究的范例。這為深入認識當歸的作用,進一步挖掘當歸的臨床價值,提供了實驗依據。1991年起,彭教授等主持《當歸活性成份護肝作用、特征及機制》的研究 ,探索當歸在肝臟損傷病變中的有效作用。他發現當歸對受毒物影響的損傷肝細胞表現為抗損傷效應,廣泛地保護肝臟,可顯著降低反映肝臟受損指標的ALT(GPT)達40%至60%,降低肝細胞膜受損程度20%,有時甚至可使肝細胞膜恢復正常,同時還可以恢復肝糖原有的含量。 另依據中藥免疫學中所述:1。增強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當歸及其有效成分阿魏酸納既能顯著促進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對剛果紅的廓清率,亦能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血球細胞的能力。此可能與治「諸惡瘡瘍金瘡」、「治癰疽」(《本草綱目》)等作用有關。2。對細胞免疫的影響:對人的淋巴球母細胞轉化有促進作用,其強度約為大腸菌脂多糖的二倍。3。對體液免疫的影響:當歸對小白鼠脾臟抗原結合細胞的增生有促進作用。又有謂,對綿羊紅血球細胞免疫后的小白鼠脾臟溶血空斑數有輕度抑制作用。以豬蛔蛋白質結合二硝基酚為抗原與百日咳菌苗一起免疫大白鼠,用當歸水提物腹腔注射,對其反應性抗體的產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強度為生藥100毫克/公斤/每天,相當于依米蘭(Imuran)5~10毫克/公斤/天的作用強度。以益母草、當歸、赤芍、桃仁、紅花、大黃、甘草等組成的“Ⅱ號方”,給小白鼠灌服,并用綿羊紅血球細胞靜脈注射進行免疫,結果對小白鼠血清鹽水凝集抗體有很顯著的抑制作用,脾臟溶血空斑數亦明顯減少。4。抗排異反應:用僵蠶、當歸組成的“抗排異Ⅰ號”對小白鼠異體皮瓣移植后的排異反應有顯著抑制作用,對照組4只鼠的移植皮瓣分別于3~9天液化、脫落;用藥組4只鼠的移植皮瓣均成活,生長良好,血液供應正常,并有毛發生長。5。抗過敏介質作用與抗炎作用:(1)在離體豚鼠回腸上,用0。05%濃度的當歸液,能拮抗組織胺。當歸水浸膏和揮發油皆能抑制乙醯膽臉對子宮及腸道平滑肌的痙攣作用,其中蒿苯內酯、丁烯基酜內酯是抗膽臉的有效成分。(2)當歸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濃度越高,作用越強。(3)當歸對大、小白鼠的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有較好的保護肝細胞及防止肝糖原下降的作用,并抑制炎癥反應。(4)當歸有較強的鎮痛、抗炎作用,其常用劑量的作用強度與水楊酸鈉常用量的作用強度相等或稍好。此外,當歸尚有擴張血管、降壓、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小板中5-羥色胺釋放、改善血液循環等作用,并有廣譜的抗菌作用。 黨參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應用 湖南省湘鄉市 肖平 黨參其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經,具有補中益氣,生津和胃之功。本品臨床應用最早見于清代張璐《本草逢劃》,當時僅作為清肺之藥應用于臨床。作為補益藥則首見于清朝吳儀洛的《本草從新》,書中認為黨參具"補中益氣"、"的脾胃"、"除煩渴";《本草正義》對黨參的應用很有發展,認為"黨參力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特別指出:黨參"健脾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血而不偏滋膩",《本草鋼目拾遺》也有黨參能"治肺虛益肺氣"之說。因而,使黨參在臨床上的作用更趨完善,一直延伸至今。在黨參的品種方面,《本草正義》認為"凡古今成方所用人參,無不可以潞黨參當之,即凡百證應用人參者,亦無不以潞黨投之",肯定了潞學的臨床地位。故人參,黨參在古進不分。《本草綱目》只有人參的記較,而無黨參品種的論述,在人參條下有"上黨來者,形長而黃,狀如防風"的記述,更證實上述觀點。參澡在臨床應用上具有多種作用,這與黨參含有多糖和構成營養物質的多種氨基酸,多種無機元素有關,這些是黨參作為補益藥的物質基礎,其中菊糖不僅是營養素而且是佐齊;鐵,銅,鈷等微量元素,對血液的形成有重要影響;鋅還有促進生長發育和提高性功能;鉀、鈉;鈣,鎂等元素對調節神經,肌肉的功能和酶代謝,以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持人體環境有重要作用,雖然黨參以人參作用弱,但基本具人參的功能,故黨參代替人參應用于一般性虛證是有科學根據的。 一、藥理作用:黨參的藥理作用較為復雜,其主要藥理作用如下:1 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功能2 補血作用3 對腎上腺皮質的功能作用與影響4 抗疲勞作用5 對環磷酸腺甘的作用與影響6抗高溫作用 7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8 對腸胃道的調節作用 9 促進凝血作用10 升高血糖作用 11 促進液及細胞免疫作用12其它作用:有人試驗證明,黨參對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卡他球菌,副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又有人認為,黨參可對嗜鹽菌,大腸桿菌等反而加速共生長作用。二、臨床應用1 代替部分方劑的人參,用于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因其甘平而不燥不膩,故有補脾肺之氣和養血生津之效果,但其藥效力量遠較人參薄弱,且不能持久,故需在臨床上加大其應用劑量,但對于氣虛欲脫等亡陽急救方劑中的人參,則不宜用黨參代替。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脾肺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久瀉或脫肛患者,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此外,亦常用于治療缺鐵性、營養性貧血等。臨床上治療方劑常用的有四君子湯,八珍湯,十全大補丸等。2 用于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常與黃芪甘草等配用,并對白血病及血小板減少癥有一定療效。3 治療肺燥聲啞,脾肺兩虧本品與消參,桂圓肉水煎,空腹服,有補元氣,開聲音,助力之功效,尤其對毒性癥狀較勸的肺結核患者療效較好。4 用于瀉痢,脫肛,氣虛致內臟下垂等征5 治療小兒口瘡6,用于脾胃虛弱所致之消化不良或嘔吐腹瀉,四肢無力等;7,用于腎炎,腎病綜合癥引起的蛋白尿;8,用于治療銀屑病:有人報告,用參術苓湯治療銀屑病15例,服藥兩周,10例有效;9,用于治療白細胞減少癥;10,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11,用于熱傷氣津,氣短,口渴12,用于神經官能癥;13.胃手術后用藥;14.用于胃潰瘍15.用于妊娠嘔吐;16.用于治療原發性獲得性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地中海貧血;17.治療斑禿;18.治療嬰鉚脾胃泄瀉;19.治療麻風病; 小茴香  為傘形科植物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的果實。亦名茴香(《本草圖經》)。味辛,性溫。入腎、膀胱、胃經。功能:溫腎散寒、和胃理氣。主治:寒疝,少腹冷痛,腎虛腰痛,胃痛,嘔吐,干、濕腳氣。內服:煎湯,3~9g; 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炒熱溫熨。【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果實含揮發油3%~6%,主要成分是茴香醚(Anethole)、小茴香酮(Fenchone)。尚含α-蒎烯(α-P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 drene)、莰烯(Camphene)、二戊烯(Dipentene)、茴香醛(Anisealdehyde)、茴香酸(Anisic acid)、愛草腦(Estragole)、對聚傘花素(p-Cymene)。亦含脂肪油、豆甾醇(Stigmasterol)、7-羥基香豆精(7-Hydroxycoumarin)等。藥理作用:1。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茴香油能降低胃的張力,隨后又能刺激胃使之蠕動正常化,縮短排空時間。對腸則增進張力及蠕動,促進氣體的排出。有時在興奮后蠕動降低,有助于緩解痙攣、減輕疼痛。茴香油的這種作用能被局部麻醉藥所取消,故其可能是神經反射性的。茴香油可作為驅風劑,在腹氣脹時排除氣體,減輕疼痛。煎劑給小鼠灌胃,有顯著抑制胃排空的作用;但對小鼠胃腸推進率以及蓖麻油或番瀉葉性腹瀉均無顯著影響。  小茴香對胃液分泌、Shay潰瘍和應激潰瘍有抑制作用;并有利膽作用,隨著膽汁固體成分增加促進膽汁分泌。  2。 其他作用 茴香油尚有某些抗菌作用,其抗菌的有效成分可能是茴香醚。動物實驗表明:茴香醛無抗結核作用,但能略微加強小量鏈霉素的效力。小茴香酮為樟腦的異構體,有與樟腦相似的某些局部刺激作用。  實驗表明:小茴香煎劑有抗凝和抗纖溶活性。煎劑給小鼠灌胃,能明顯抑制酒石酸銻鉀引起的扭體反應,顯著延遲熱板法測定的痛覺反應時間。黃芪藥理作用概述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等功效,近年來對其藥理作用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現綜述如下。1。增強免疫功能黃芪能增強網關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細胞及多核白細胞數量顯著增加,使巨噬細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數顯著上升,對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均有促進作用,正常人服用后,血漿IgM,IgE顯著增加,以全草效果最好。黃芪能促進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細胞的溶血能力,具明顯的碳粒廊清作用和增加脾重的作用。以上作用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存在,在免疫工能低下時同樣有明顯作用。黃芪對免疫功能低下不僅有增強作用,還有雙向調節作用。黃芪的有效成分F3在體外試驗中顯示對癌癥患者淋巴細胞功能有完全的恢復作用,在體內動物模型試驗中顯示出可全部逆轉環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現象,提示黃芪成分在免疫治療中可能是一種很有希望的生物反應調節劑。黃芪可以提高淋巴因子(白介素-2)激活的自然殺傷細胞(LAK)的活性。2。對干擾素的作用黃芪具有增強病毒誘生干擾素的能力。易感冒者在感冒流行季節服用黃芪,不僅可使感冒次數明顯減少,而且可使感冒癥狀較輕,病程較短。3。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黃芪多糖有明顯的抗疲勞作用,能顯著延長氫化可的松耗小鼠的游泳時間和增加腎上腺素重量,對小鼠多種缺氧模型均具有顯著的耐受能力,可明顯減少全身性耗氧以及增加組織耐氧能力。黃芪多糖有明顯的耐低溫作用,能使正常以及虛損小鼠的抗生存時間明顯延長。4。促進機體代謝黃芪可使細胞的生理代謝增強,這可能是通過細胞內cAMP, cGMP的調節作用來完成的。黃芪還能促進血清和肝臟的蛋白質更新,對蛋白質代謝有促進作用,這可能是黃芪扶正作用的另一個重要方面。5。改善心功能黃芪對正常心臟有加強收縮作用,對因中毒或疲勞而衰竭的心臟,強心作用更顯著,表現為可使心臟收縮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100%黃芪注射液可使離體心臟收縮加強、加快。黃芪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還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延長有效不應期所致。6。降壓作用以黃芪煎計水浸劑、醇浸劑皮下或靜脈注射于麻醉動物(犬、貓、兔),均可使血壓下降,且作用迅速,持續時間短暫。降壓作用是直接擴張外周血管的結果。將黃芪注射液注入實驗犬的冠狀、椎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腦血管、腸血管等內臟管,可使血管阻力指數下降,但注入腎動脈,腎血管阻力指數反而增高,提示黃芪對腎血管的作用與對其他部位血管不同。7。保肝作用黃芪能防止肝糖原減少,對小白鼠四氯化碳性肝炎有保護作用。黃芪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轉陰也有一定作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說明單用一味黃芪治療慢性肝炎,顯效率不理想。8。調節血糖黃芪多糖具有雙向調節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負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顯著下降,并能明顯對抗腎素引起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對胰島素低血糖無明顯影響。9。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黃芪對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容血性鏈球菌A,B,C及金黃色、檸檬色、白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黃芪對口腔病毒及流感仙臺BBI病毒的治病作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無直接滅活作用。10。激素樣作用黃芪具有類似激素樣作用,可延長小鼠的動情期,對小鼠的發育有良好的影響。11。其他黃芪能顯著降低家兔血液流變學指標,其性質與強度和丹參注射液相同。100%黃芪注射液對大鼠離體子宮有興奮、收縮作用。黃芪注射液在試管內對雞胚股骨又促進生長作用。黃芪還有促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血紅蛋白、血清蛋白與白蛋白升高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