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在部隊里除了出操、隊列、器械等基礎訓練外,在軍事技術方面都練什么?
熱心網友
多了,四百米障礙,步槍一到四練習 五公里。。。。班進攻,班防御 ,排進攻 排防御 連進攻 連防御步炮協同 步坦克協同這些訓練主要不是你要會,而是你要熟練,要達到優秀,所以要反復訓練
熱心網友
快來呼吁一下南沙的問題,現在真的很嚴重“不到南沙,就不知道中國海洋國土和海洋權益所面臨的威脅、挑戰之大”──《解放軍報》記者--------------------------------------------------------------------越南對南沙群島的侵略始于南越西貢政權。1956年至1971年,西貢政權多次派艦入侵南沙群島,并發表對南沙擁有主權的聲明;1975年2月14日發表白皮書,聲稱對西沙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1975年5月,越南報紙刊登越南全國地圖,把中國南沙群島劃入其版圖,并改名為“長沙群島”。1976年越南將“長沙群島”劃入同奈省。1979年9月和1982年1月,越南還就中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先后發表兩個白皮書,聲稱擁有全部“主權”。1946年,菲律賓對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要求。1956年,菲律賓“探險家”到南沙一些島礁活動,將這些島礁命名為“卡拉延群島”。1978年6月11日,菲律賓總統簽發了1956號總統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島”歸菲律賓所有。目前,菲已在所占島礁上修建了兩個小型空軍基地,將3個島礁建成陸軍基地。菲政府還相繼頒布了“領海基線修正法”和“群島原則”,并單方面宣布200海里經濟專屬區,將中國南沙東部41萬平方公里海域劃入其領海。1978年,馬來西亞派一支小型艦隊到南沙群島南端的部分島礁活動,并在那里樹立了“主權碑”。1979年馬來西亞將上述島礁和南沙27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劃入其版圖。1980年,馬政府單方面宣布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從1983年到1986年,馬派軍隊先后侵占了彈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1991年,馬制定了一項耗資2500萬美元擴展島上陸地面積的計劃。馬來西亞是掠奪中國南沙海域資源最早和最多的國家,在南沙海域油氣井數量占5國打井總數的一半以上。文萊聲稱對南沙群島島鏈西南端的路易莎礁(即我南通礁)擁有主權,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文萊因開采南沙油氣而致富,目前已開發油田9個、氣田5個,年產原油700多萬噸,天然氣90億立方米。自1966年以來,印度尼西亞在海上劃分“協議開發區”讓外資勘探和開發,“協議開發區”侵入南沙海域5萬平方公里。1969年10月印尼與馬來西亞簽訂大陸架協定,協定明確對我南沙海域5萬平方公里侵吞。1980年3月印尼單方面宣布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企圖進一步公開侵占和掠奪南沙海域和油氣資源。 中國與東盟各國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規定對南沙擁有“主權”的各國維持現狀,不得在有爭議的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以及黃巖島等地區修建新建筑物。一年過去了,實際情況卻把愁云布滿心頭:有關國家為維護在南沙的既得利益,繼續在南海“主權”問題上向中國展開政治、外交攻勢,強化對已占島礁和海域的軍事管控,加快了對南海資源的開發和掠奪。與此同時,美國、日本、印度等大國加強了向南海的軍事滲透。南海問題繼續朝著復雜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形勢不容樂觀。=========================================現在2003年4月9日,越南在南沙舉行了“解放南沙”28周年紀念大會,以越南國會副主席阮福清為首的國會代表團及以越國防部副部長馮光青為首的國防部代表團赴南沙參加了紀念大會。并先后對越占南沙島礁進行了“視察”。5月31日,越外交部就中國在南海實施禁漁一事發表了南沙“主權”聲明,宣稱越南對西沙和南沙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菲律賓繼續實施“卡拉延移民工程”。2003年4月,菲在南沙中業島舉行了“設立卡拉延市25周年”紀念活動,菲海軍派艦運送地方官員參加了此次紀念活動。2003年5月,馬來西亞在彈丸礁附近海域舉行了“拉布安國際海上挑戰”娛樂競技活動,并首次批準27艘釣魚船和1艘游艇在榆亞暗沙經營旅游休閑項目。有關國家還大肆驅捕中國作業漁船、擠壓中國在南海活動空間,以達到主權造勢的目的。《宣言》簽署以來,越軍警在北部灣和南沙共抓扣中國漁船70余艘次,抓扣中國漁民250余名,驅趕中國漁船300余艘次。2003年4-6月,針對中國科考船在南沙的活動,越軍陸續增派船只實施不間斷跟蹤監視,阻撓中國在南沙正常科考作業。菲海軍在南沙共對中國漁船實施登船檢查50余次,抓扣中國漁民10余人。馬海軍也在南沙驅趕中國50余艘作業漁船。南海特別是南沙群島的主權歸屬之爭發端于上個世紀后半期。從60年代開始,特別是70年代至今,中國南沙群島露出水面的島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邊國家侵占。提出所謂“主權”要求并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文萊。其中越、菲、馬3國還派兵對島礁進行軍事占領,只分割海域的是印度尼西亞。到1991年底,除中國大陸控制的6個礁和臺灣控制的太平島,其他44個島礁分別被越、菲、馬侵占。在這些周邊國家中,越南是惟一提出對南沙群島擁有全部主權的國家。本無爭議的屬于中國領土的南沙群島為何會形成主權爭議的復雜局面呢?原因有二:其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豐富的經濟資源;其二,與國際法存在缺陷有關。1982年制定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意義上確立了世界海洋秩序,但它在引入“專屬經濟區”的新概念時,卻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沒有給予明確的界定。它允許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存在多條分界線,其結果是,由于各方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界定不同,就為沖突埋下了隱患。《公約》還規定,一個島嶼(漲潮時露出海面的島嶼)可以為一國提供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這樣,有關國家也就有了“理由”搶占并不屬于它的島嶼。戰備管控2003年,周邊國家光做不說的“務實”戰備控制,使南中國海涌動起驚濤駭浪。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各國頻繁派機艦偵察巡邏,加強對無人島礁的管控。自2002年11月以來,越南和菲律賓多次派出飛機和船只赴南沙偵察,比往年明顯增加。馬海軍在南沙馬占島礁及南部附近海域先后實施了5項巡邏行動,共出動艦船百余艘次,飛機數百架次赴南沙執行偵巡任務。為加強對南沙無人礁灘的管控,越海軍在南沙牛軛礁等海域驅趕外國漁船100余艘次。2003年,菲海軍多次摧毀和拆除了設立在海口礁、五方礁上的外國標志物;馬空、海軍頻繁派遣機艦赴南沙南康暗沙、北康暗沙、南通礁等無人礁灘實施海空巡邏。各國加緊實施海洋勘測。2003年,越南多次派測量組對所侵占的30多個島礁執行海洋測量任務。同年5月,菲外交部副部長宣稱為使菲大陸架的范圍由200海里延伸到350海里,菲將下大力氣在南海進行勘測,9月,菲2艘勘測船赴巴拉望西海岸和南沙群島海域實施水文和海洋勘測。此外,越軍在已占島加強了軍事和基礎設施建設,對西衛灘等礁灘的高腳屋進行了維修。菲軍為中業島機場進行了修補,安裝和維修了部分島礁的通信設備。馬來西亞海軍也進一步加固已占島礁及附近無人島礁的軍事設施建設。各國積極提高南海作戰能力。越南從俄羅斯引進了“閃電”大型導彈艇的生產技術,并擬為該艇裝備“白蛉”低空超音速巡航導彈。印尼先后從俄羅斯采購了多架各類型號“蘇”式軍用機,并擬組建“蘇”式機中隊。馬來西亞也與俄羅斯簽署了購買18架蘇-30戰斗機的協議,并擬向美英等國增購先進戰斗機。菲律賓接受了美國和泰國捐贈的多架軍用飛機。為提高針對南海作戰的實戰能力,各國還紛紛舉行針對性演習。2003年,越軍在北部灣和南沙先后舉行各類演練6次,其中僅以支援南沙作戰為背景的演練就達4次。菲軍與美軍先后舉行了以支援南沙作戰為背景的“肩并肩2003”及“卡拉特2003”等聯合演習,與馬軍在南沙海域舉行了菲馬邊境協同巡邏演習等。馬海空軍在西馬東部至南沙一帶海域舉行了代號為“金劍-23/2003”的年度例行性海空聯合演習。大國插手美國是在南海海域活動最為頻繁的大國。分析家認為,美國是挑起南海爭端的“幕后人”。南中國海問題已經成為美國防范、制約中國的整體戰略企圖中的新的斗爭焦點。在美國看來,如果能在這一地區確立霸權地位,向東北可穿越臺灣海峽,伸入到日本海,強化日本海防線;向南可覆蓋南太平洋地區,強化美澳南太平洋同盟體系;向西可穿越馬六甲海峽,有利于美國在印度洋和波斯灣地區的利益;向北更是可以直接遏制中國向南拓展。因此,南中國海問題被美國看作為除朝鮮半島、臺灣海峽之外的亞太地區第三個重大潛在熱點,是美國構建亞太安全秩序的又一重要機遇和挑戰。早在三年前的4月1日,美國一架軍用偵察機抵中國海南島東南海域上空活動,撞毀中方一架軍用飛機。事件發生后,美機未經中方允許,進入了中國領空并降落在海南陵水機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南海撞機事件”。一個月后,美國進行4年一度的防務評估工作。美國的戰略重心從此由歐洲轉移到東亞。美海軍3艘潛艇進駐關島基地,空軍在關島儲存了常規巡航導彈,這也是美國首次在本土以外地區建立巡航導彈庫。2003年3月23日,美國“小鷹”號航母戰斗群停泊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為了強化對南中國海的控制,美國在提升菲律賓等傳統盟友國地位的同時,促進與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越南的軍事合作關系。2002年底以來,美菲雙方先后簽署了多項軍事協定。美國還先后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國的軍政高層進行了會晤和互訪,就軍事援助、基地租用、反恐合作、武器采購以及長期合作計劃等事宜進行了協商。2003年,美與東南亞國家舉行各類聯合軍事演習12次。美還繼續對東盟國家進行大量的軍事援助。2003年10月,美國航空母艦“尼米茲”號進入南中國海域活動。美國海軍11月訪問了越南金蘭灣。有跡象表明,美國可能租借這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軍港。日本也不甘寂寞。2003年,日本防衛廳長官赴新加坡進行了訪問。自衛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石川康率領高級軍事代表團訪問了越南,就加強兩國軍事合作、打擊恐怖主義等問題與越方軍政高層進行商討。4月11日-14日,2艘日本軍艦訪問了越南胡志明市。8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訓練編隊抵菲律賓馬尼拉港進行了訪問。此外,菲日印(尼)于3月1日至7日舉行了“2003年度海上反油料污染”聯合演習。印度謀求加強與東盟的反恐合作,并決定加入東南亞友好與合作協約。澳大利亞也加強了與東盟軍事合作關系,先后派國防部長及陸軍司令訪問了印尼和越南,并正式向印度尼西亞國家警察部隊交付5艘先進的巡邏艇,向菲海警部隊出售了2艘新型搜救艦。2003年12月,印度與日本高官在東京接連召開了數次國際會議,首開日印安全對話。其中之一是以前防衛廳事務次官秋山昌廣為會長的日本財團法人船舶與海洋財團舉辦的“日印海洋安全保障對話”,另一次是外務省舉辦的“新時代日印合作戰略”會議。此間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含有共同遏制中國海軍力量增強的考慮。。
熱心網友
現在提倡的是高科技練兵除了出操、隊列、器械等基礎訓練外,還有網絡對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