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蒙古馬類型 屬于這一類型的馬約占我國現有馬匹總數的68%,主要產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和華北的大部及西北的一部分。蒙古人民共和國及蘇聯東部也有蒙古馬分布。由于蒙古馬分布廣,產地環境不同,有些地方還局部導入其他馬種的血液,以致蒙古馬內部明顯分化為若干類群及品種。各蒙古馬類群多見于內蒙古,它們仍保持著牧區馬的固有狀態,是有代表性的蒙古馬。在我國西北有從蒙古馬中分化出來而成為單獨的品種。蒙古馬對不同氣候和海拔地區都有較好的適應性。從原產地至東北農區、黃淮平原,西達西北高原,都能適應。蒙古馬在五大類型中別具特點。 2.西南馬類型 西南馬是我國西南山區的馬種類型,原稱川馬,是我國地方馬種中的小型馬。分布在云貴高原及其伸延部分,包括云南、四川、貴州、廣西四省、自治區及湖北省西部山區以及陜西南部、福建省沿海。其數量約占我國馬總數的16%,是我國地方品種中僅次于蒙古馬的第二大類型。一般體高114 cm左右,體尺指數偏低,呈一種矮小輕細的體型。由于西南山區自然生態復雜,多民族就地選育馬匹,使西南馬內部已分化為多品種和多類群。 3.河曲馬類型 河曲馬是我國地方品種中體型較大較重的一個類型。河曲馬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肅、青海相毗鄰的一部分地區,數目約占我國原有馬種總數的2%。河曲馬體型高大粗重,后軀發育良好,歷次調查都承認河曲馬別具特點,與其他馬種均不相同。河曲馬除中心產區外,有與蒙古馬雜交的雜種馬,當地稱“河曲馬二串。,但并不能因此將蒙古馬與河曲馬相混同。4.哈薩克馬類型 哈薩克馬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以前曾被視為蒙古馬系統的一支,其實它與蒙古馬各有悠久的歷史。這一馬種與分布在蘇聯哈薩克斯坦的哈薩克馬屬同一類型。其數目約占我國現有馬匹總數的10%。我國哈薩克馬體型比較粗重,雖受蒙古馬血統的影響,但仍保持哈薩克馬的原有特點。新疆北部的阿爾泰馬和南部的柯爾克孜馬都屬此類型. 5.西藏馬類型 西藏馬簡稱。藏馬。。古稱‘山后馬。,即指蜀邊西部的馬。近代所知的西康馬、玉樹馬、果洛馬等,其實就是藏馬。這一馬種的分布不限于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南部、四川省西部、云南省西北隅境內均有分布,即藏馬隨同藏族跨省區分布。從調查中發現,因產地麗異,又有日喀則馬、那曲馬、昌都馬、玉樹馬、果洛馬、甘孜馬、中甸馬、等名稱,其實都是西藏馬中的不同類群。西藏馬具有特別適應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生活的特點,在海拔3000m以上的地區仍能生存,僅次于牦牛。藏馬總數約占我國地方馬種總數的4%。它與西南馬分布地區互有交錯,與西南馬可能有血緣關系。以前都將其列入西南馬的范圍內,現列為獨具特點的類型。由于產區地理環境特別復雜,對藏馬今后尚待深入的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