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何處墻不危?
熱心網友
大家回答的太精彩啦!
熱心網友
買股的人不是君子不知是什么?損失最大而心靈創傷最重的可悲的群落。
熱心網友
墻倒塌了,你就不用怕了.最難過的時刻不就一兩個月,多少年都挨過了,難道挺不住?要知道,主力的帳面也是不好看的,大家都在等待機會,等不下去就是失敗者,博弈的另一方就是要你失敗.機會在強大的壓迫暴發而產生!到時滅火器一點作用都沒有.
熱心網友
不做君子就行了,
熱心網友
只有兩類股可賺錢: 1。走獨立行情,成交溫和放大,依托均線不斷走高的,均線呈多頭排列,待回調至重要均線處就買入。2。超跌嚴重的股票,要比上一階段超過30%跌幅,大盤走穩,換手率持續放大幾倍的介入,量是關鍵,追最強勢的
熱心網友
安全的墻就不危險,不過墻下的不是君子,盡是小人,因為君子無法進去啊!
熱心網友
離墻遠遠的,即使到了,也砸不到你,呵呵......
熱心網友
你以為只有股市是這樣???
熱心網友
這哪是危墻,是殺人不見血的刀,
熱心網友
你說的這種地方我認為是存在的:1、 6.8行情以來幾乎沒有上漲,但是公司基本面良好,業績優良,主力持籌穩定,近期無減倉的個股。比如000866,該股幾乎成了周期性行業的代名詞,但是博時系基金堅定看好,最近明顯有資金介入,值得高度關注。2、以封閉式基金為代表的基金地帶,可以炒作的理由很多,最近成交活躍,有資金在運轉。回落時可關注。3、另外,回購題材將會反復活躍,近期有資金在運作的相關個股值得留意。
熱心網友
站在墻頭。
熱心網友
你可自己砌座墻啊
熱心網友
危墻該倒的都倒了,現在95%墻已不危!就看你敢立不敢立
熱心網友
進入股市就不是君子了,因為股民們全立在危墻之下。
熱心網友
出局,沒有墻的地方
熱心網友
股民10年損失超過1。5萬億 股改損失已超50億 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在解釋中國人為什么勤勞卻不富有時,把原因歸結為中國的制度不利于市場交易,人們的相當一部分勤勞對沖了制度成本所致。應該說,陳志武點到了問題的要害。日前,央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報告稱,“近十年來,國家用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化解金融風險,保持了金融體系穩定。”有記者在采訪央行及業內多位權威人士后,計算所得表明,從1998年至今,中國為了保持金融穩定,大體投入了3。24萬億元的成本。具體說來,對城市信用社、農村合作基金會、信托投資公司的清理整頓和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的化解,共投入資金約3000億元;改革四大國有銀行,包括剝離其不良資產,發行特別國債和動用外匯注資,投入累計達2。9萬億元,這還不算剛剛在香港上市的建行4600億元的上市包裝費。不僅如此,從目前來看,這種投入尚無結束之期。正準備上市的工行即將獲得的稅收減免可能達到近1000億元,同時業界普遍認為包袱最重的農行如果要完成股改和上市,可能需要注資6000億元。如果把這些全部加起來,粗略估算,金融穩定成本將達到5萬億元,而2004年中國的財政收入僅為2。63萬億元,我國的外匯儲備為7000多億美元。3。24萬億的金融穩定成本只是中國眾多需要支付的成本中的一項。10年股市,7000萬股民投資損失超過1。5萬億元。這是直接從老百姓荷包里掏錢支付改革的成本,而且此種支付還在繼續。以股改為例,業內人士計算,在已經實行股改的108家G股中,投資者損失已超過50億元。還有投資決策失誤造成的浪費。世界銀行估計,“七五”到“九五”期間,投資決策失誤率在30%左右,資金浪費及經濟損失大約在4000億到5000億元。此外,每年公款吃喝要花去2000億元,公車支出3000億元。總之,保守估計,改革以來,各種損耗至少高達10萬億元。如果損耗浪費的國民財富遠多于國民創造的財富,中國人如何致富奔小康?在這些損耗中,有些固然是不得不付的改革成本,但很多則是腐敗、管理不善以及行政效率低下等人為因素造成的。例如,近年來銀行屢發大案要案,每次損失都超億元。近日,福布斯富豪、“特種纖維”老總陳順利騙貸10億元,帶著家人遠走加拿大,可為注腳。高達10萬億元損耗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國家沒有過多的財力用于改善人們的福利。比如,2003年高達37960億元的國家實際支出中,只有21。33%用于公民最需要的社會保障、撫恤救濟、教育、醫療衛生四類項目。其他的錢用到哪兒去了?如果這筆昂貴的損耗能換來企業和銀行的機制改善倒也罷了,怕就怕成本支付了,卻沒有帶來制度的改善。從一些已經改制的企業、銀行和行政部門來看,這種擔心并非多余。所以,我們在支付代價的同時,必須看到有關部門對現有企業制度、銀行治理機制以及行政體制進行改革的決心和意志,并公布改革效益的數據,以取得對于改革的民意支持和法理支撐。。
熱心網友
高處不勝寒,低點就不冷了。
熱心網友
沒有墻不危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