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晏子使楚”外,還有其它的晏子的資料嗎?
熱心網(wǎng)友
晏子,身高不滿五尺,形貌丑陋,卻是一個在春秋時期聞名天下的思想家、外交家,被司馬遷稱為"不辱使命,雄辯四方"的人物,歷任三朝,是齊國能夠在春秋時期稱雄天下的曠世奇才。 晏子之才,首推他的雄辯。晏子出使楚國,楚國的國君和大臣們對他很不服氣,有意當面羞辱他。楚靈王問晏子:齊王派你出使楚國,難道齊國就沒有人了嗎?晏子答:齊都臨淄有七、八千戶人家,人們舉起的衣服都能夠遮住太陽,揮掉的汗水像下雨一樣,城里的人比肩接踵,怎么能夠說沒有人了呢?楚靈王說:那怎么派你這么個矮人出使楚國呢?晏子答道:齊王任命使者,各有側(cè)重,賢明的人派他到賢明的君主那里去做使者,愚笨的人派他到愚笨的君主那里去做使者,我是個愚笨的人,所以就被派到楚國來了。 宴會開始了,楚國的一位下大夫說:齊國自太公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shù)萬,足以與楚國抗衡。為什么在稱霸中原以后竟然曇花一現(xiàn),再也不能領(lǐng)袖諸侯,反而來向我楚國結(jié)盟呢?晏子從容而對曰:識時務(wù)者為俊杰,通機變者為英豪,先前自周失政于諸侯之后,諸侯連年抗爭,國力都受到影響,就連你們楚國也正處在內(nèi)憂外患之中,難道只有齊國衰弱了嗎?我到你們楚國來,是正常鄰國之間的友好往來,你怎么不懂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呢? 在晏子的質(zhì)問之下,下大夫無言以對,紅著臉退到一邊去了。身旁的上大夫很不服氣,又發(fā)問了:英雄豪杰,必相貌絕倫,雄偉無比,而今您身高不足五尺,手無縛雞之力,只是一個靠玩弄口舌吃飯的說客罷了。單單憑借口舌而沒有什么實際的本領(lǐng),不是欺世盜名嗎?晏子答道:我聽說秤錘雖小,能壓千斤;紂王雖勇式絕倫,卻是亡國的罪人;我雖然矮小丑陋,但是作為使臣卻不會被人羞辱,你說不是嗎?幾位上大夫在晏子的雄辯面前自知不是對手,都不再言語了。 作為千古名相的晏子,其進諫的智慧,也令人嘆為觀止。 在景公的時代,刑法嚴酷,犯點小罪,就要被砍去雙腳,致使全國到處都是斷足的殘疾人,百姓對此早已怨聲載道。晏子一直想勸說景公改變刑法,但是一直沒有成功。正好有一天,景公為了顯示自己關(guān)心臣子,覺得晏子的家在市場附近,狹小又吵鬧,想給他換個寬敞的新住宅。晏子說,我不能搬家,這家宅是先人住過的,我與這里有感情;二是我靠近市場可以了解商業(yè)行情,再說買東西也方便。景公十分嘆服,也很感動。問他:你靠近市場,知道什么東西貴賤嗎?晏子立即答到:踴貴而履賤。踴是斷足之人穿的鞋子,履是健康人穿的鞋子,踴貴而履賤了,那齊國成了什么景象了呢。景公猛然醒悟,立即下令減輕刑法。 晏子一個小小的智慧,改變了一個國家的重要法律。 當時齊國有古冶子、公孫接、田開疆三位大將軍,三人功高蓋主、狂妄自大,把景公不放在眼里。景公一直想著除掉他們,但是卻一直找不到借口。晏子為景公想了一個辦法,買了兩個碩大無比的桃子送去將軍府,說讓三位將軍自己定奪,功勞最大的兩位吃桃子。古冶子恰好不在,公孫接和田開疆覺得自己的功勞最大,就一人一個吃掉了。古冶子回來,聽說了這件事情很生氣,他所建功勛比他們大得多,他覺得這是對他的羞辱,隨拔劍自刎了。另兩位將軍看到古冶子死了,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立即拔劍自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二桃殺三士"的典故,是晏子一手導(dǎo)演的借刀殺人、兵不血刃的經(jīng)典之作。 作為一個思想家的晏子,給后人留下了一筆極為豐厚的遺產(chǎn)。他的思想深度,他對國計民生的洞察入微,都是后人難得的財富。 景公到牛山去游玩,北望齊國都城而哭曰:我有這樣遼闊的國家,可是我早晚得有一天要死,真令人悲傷呀。陪同他左右的艾孔、梁丘據(jù)也都跟著他哭起來。而晏子卻在一旁獨自發(fā)笑,景公很不高興。晏子說,如果歷代賢能的君主,永遠守著君位,那么,您現(xiàn)在還能做國君嗎?做夢的君主我見到了一位,阿諛逢迎的大臣我見到了一對,所以我發(fā)笑啊。 晏子在陪同景公到麥丘游覽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說,希望您長壽,希望您不要得罪百姓。景公說,如果說百姓得罪君主還有可能,哪里有君主得罪百姓的說法呢?晏子說,桀、紂是得罪了君王還是得罪了百姓呢?是被君王殺死的,還是百姓殺死的呢? 景公如夢方醒,將麥丘賞給了老者作為封地,感謝他給了自己忠告和智慧。 尤其那廣為人知的"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千古名典,更是晏子給我們留下的偉大智慧。。
熱心網(wǎng)友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萑唬鬩鹿諦輝唬骸贛に洳蝗剩庾嶼?觶巫憂缶僖玻俊故岡唬骸覆蝗弧N崳啪于辦恫恢憾澎噸赫摺7轎嵩誑w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闚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史記·管晏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