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非常滿意,覺得很有創意

熱心網友

北京奧運吉祥物終于面世,對普通百姓來說,5個奧運吉祥物與以往奧運會相比,看起來好像多了,設計上也確實增加了很多因素,復雜了一點,但其中要素都是與中國民俗相關而非無關的。如今批評者主要集中在造型是否好看,網絡上也流傳“5個福娃太多”、“設計不佳”、“呆板化”、“抄襲說”等等看法,但在人文藝術方面,所有人的觀念不可能完全統一。因此很多學者也說不能隨意批評已經選擇的奧運吉祥物。對于國外的評價,我們能聽到的消息甚少,正面的報道也不見篇幅,或許由于世界范圍內的奧運熱潮還未來臨,國外反響不可能及得上東道主的激烈。讓我們看看關于國外人士評價報道中的兩個:美國學者:福娃手拉手更能表達內涵 “熊貓就意味著中國。”美國卡爾溫學院教授凱利·克拉克說。不過他認為,5個福娃如果能手拉手就會更能表達出和平的內涵了。 克拉克說,初一看到這些“福娃”很可愛,美國大眾接受絕對沒有問題。但是他也說,如果要將其中的文化內涵完全讓美國人知道,“這得在廣播里至少說明十分鐘。”克拉克認為淘汰“龍”作為奧運吉祥物是一個“很好的決定”,因為在西方文化里龍代表著邪惡,而奧運會的吉祥物應該是代表整個世界的。 印度學者:福娃體現北京奧運之新 長期從事中印經濟關系研究的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斯瓦蘭·辛格說,如果印度舉辦奧運會,可能會選擇國鳥藍孔雀和“國獸”老虎作為吉祥物的原型。 “相信造型出來后,外國人也一定會趕到陌生的,這是常理。”辛格說,西方一些國家的人可能覺得福娃奇怪,這來自深層次的文化隔膜,這也是奧林匹克和北京論壇提倡和平、交流的意義所在。 他知道5個福娃分別對應于奧運五環,并認為這是“新北京、新奧運”之“新”,與眾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