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10最什么時候造出來的?他和美國的F16比起來哪個更好?

熱心網友

都殘了,還能起作用么???

熱心網友

殲-10不是"殘10",用五筆打的吧鴨式氣動布局,腹部方型進氣據說一部分技術來源于以色列夭折的"幼獅"戰機,巴基斯坦也提供了一架F-16以供我們研究,大體上是國產的,但是核心的發動機是俄羅斯的(在安理會五大國里,中國的自造的航空發動機最爛,所以只好用別人的了).從總體上說,殲-10大體上達到或接近F-16的水平(是老F-16嗎???),屬三代或三代半的飛機(說四代的人對中國的能力太自信了),的確是一種不錯的飛機,至少比空軍大批現役的J-6(米格19)、J-7(米格21)和J-8(米格21擴展)要好得多多?!C合網上資料所得有圖,自己看吧(好象是試驗機,所以有些粗糙,注意看雞頭下與進氣口之間的哪幾根豎棍,實在是慘不忍睹):

熱心網友

十三不靠 堪稱智者,高,實在是高

熱心網友

殲-10到現在還沒有最后定型的。

熱心網友

不清楚是哪個社保福利企業制造的,網上查不到,可能是輪椅吧?

熱心網友

殘10是什么有待考證。

熱心網友

最大的優點是:自己造的。

熱心網友

十三不靠,笑死了

熱心網友

"十三不靠"回答的好!

熱心網友

暈倒,殲-10都打錯掉還回答得一五一十的,唉.

熱心網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特別是殘疾人愈來愈需要運用現代高新技術來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自由度。因為各種交通事故、天災人禍和種種疾病,每年均有成千上萬的人喪失一種或多種能力(如行走、動手能力等)。因此,對用于幫助殘障人行走的機器人輪椅的研究已逐漸成為熱點,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國,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也成功研制了一種具有視覺和口令導航功能并能與人進行語音交互的機器人輪椅?! C器人輪椅主要有口令識別與語音合成、機器人自定位、動態隨機避障、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實時自適應導航控制等功能。  機器人輪椅關鍵技術是安全導航問題,采用的基本方法是靠超聲波和紅外測距,個別也采用了口令控制。超聲波和紅外導航的主要不足在于可控測范圍有限,視覺導航可以克服這方面的不足。在機器人輪椅中,輪椅的使用者應是整個系統的中心和積極的組成部分。對使用者來說,機器人輪椅應具有與人交互的功能。這種交互功能可以很直觀地通過人機語音對話來實現。盡管個別現有的移動輪椅可用簡單的口令來控制,但真正具有交互功能的移動機器人和輪椅尚不多見。殘10自動輪椅產生于本世紀初,和F-16相比,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耗能少、駕駛容易、安全性強等特點。并可按用戶要求安裝大口徑航向機槍一挺,對跳傘后的F-16飛行員構成較大威脅。

熱心網友

殲-10是一種單發單垂尾10噸級輕型空中優勢多用途戰機,采用國際上新一代戰機流行的機腹進氣、雙三角中單翼加三角前翼的近耦合鴨式氣動布局,其優點是既能發揮三角翼飛機高空高速的優勢,又通過前翼增加升力,保證中低空亞音速格斗的機動性并大幅縮短起降距離。推測認為,殲-10前起落架為雙輪,考慮了粗暴著陸的需求。主起落架在機身下方,讓出了寶貴的機翼下方空間,便于攜帶更多外掛武器。殲-10的正常起飛重量大致在10-11噸之間,推重比將超過1。1,也就是殲-10不僅可以毫不費力地垂直向上爬升,而且還可以在空中格斗狀態下,除維持正常平飛外,還有足夠的推力來滿足飛機執行各種機動動作的需要,使飛機的水平加速、爬升、盤旋等性能均有較大提升。也使飛機的起飛滑跑距離縮短。殲-10極有可能同其他第四代戰機一樣,采用四重數位化線傳飛控系統。使用四重系統而非三重系統的好處是可以允許戰機在執行任務時出現兩次故障。如果出現第二次故障,對于三重系統來說,將會出現好壞各一的局面,萬一好的系統要向左轉,壞的系統要向右飛,飛機將無所適從。是四重數位化線傳飛控系統,好壞系統的比例仍是2比1,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飛機仍可正常飛行。殲-10的多個獨立翼面,若皆由四重數位化線傳飛控系統控制,那么當這些控制面協調動作完成機身轉向時,可以讓飛機在沒有俯仰、傾斜的狀態下上下左右轉換方向。殲-10戰機的氣動布局很先進,甚至優于以靈活著稱的蘇-27。當然也優于F-16。J-10A的發展可謂20年磨一劍!其間經歷了國際關系的劇變,J-10A的假想敵也從原來的米格-25、米格-29、蘇-27轉向F-16、F-15等美國、臺灣、日本戰斗機。。

熱心網友

你先把問題改了我再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