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產完犢不吃料,而且逐漸消瘦,產奶不多,精神沉郁,請各位出治療方法.謝謝.急急急.

熱心網友

我想是酮病又稱酮血癥、酮尿病。  本病多發生在高產奶牛以及飼養管理水平低劣的牛群,產后3周到2個月和第3—6胎次年齡的牛發病率高,冬季比夏季發病率高。酮病是一種糖代謝障礙性疾病,臨床特征為消化障礙和神經癥狀,血酮增高血糖低,為血液化驗特點。  病因和發病機理:  奶牛泌乳時,采食量不能滿足泌乳所消耗的能量需要時出現能量的負平衡,牛即需動用自身的體脂和蛋白質,使它們降解來滿足能量的需要,在脂肪蛋白質轉化為能量過程中產生過多的乙酸、丁酸(酮體)從而導致酮病的發生。產犢時母牛過肥,是酮病發生的誘因,維生素b12不足(鈷缺乏)促進本病的發生,分娩后因泌乳而催產素分泌過多致使胰島素、甲狀腺機能的失衡也是造成本病的一個原因。  癥狀:  輕型經過的缺乏明顯的臨床癥狀,僅奶產量下降、食欲輕度減少、進行性消瘦是它們的特點,相當消瘦時,產奶量明顯下降,病程可持續1—2個月。  酮病一般可分為消化型、神經型和癱瘓型(麻痹型)三型。  消化型:體溫正常或略低,呼吸淺表(酸中毒),心音亢進,呼出氣體和尿液、乳有刺鼻的酮臭味,精神沉郁,迅速明顯消瘦,步態蹣跚無力,泌乳急劇下降,初期吃些干草或青草,最后拒食,反芻停止,前胃弛緩,初便秘,后多數排出惡臭的稀糞,肝臟叩診濁音界擴大,可超過第13肋骨,并且敏感疼痛。  神經型:除有不同程度的消化型主要癥狀外,還有興奮不安、吼叫、空嚼和頻繁地轉動舌頭,無目的的轉圈和異常步態,頭頂墻或食槽、柱子,部分牛的視力喪失,感覺過敏,軀體肌肉和眼球震顫等一系列神經癥狀,有的興奮和沉郁可交替發作。  癱瘓型(麻痹型)許多癥候與生產癱瘓相似外,還出現以上酮病的一些主要癥狀,如食欲減退或拒食,前胃弛緩等消化型癥候以及對刺激過敏、肌肉震顫、痙攣、泌乳量急驟下降等,如與生產癱瘓同時發生,用鈣劑療效不好。  三型中以消化型多見,發生率高,輕型經過只需加強飼養管理,調整飼料(減少蛋白質飼料),配合治療,預后良好,病情延誤,繼發腸炎,機體脫水,嚴重酸中毒,預后不良。  診斷:  本病大多發生在產后大量泌乳期,消瘦、奶產量顯著減少、缺乏食欲、前胃弛緩及神經癥狀,肝叩診區擴大,配合尿、乳、呼出氣體有酮臭味,即可作出診斷。  應和生產癱瘓、創傷性網胃—腹膜炎—心包炎、消化不良、子宮炎、皺胃變位等病區別(內容見有關病述)  治療:  補糖和糖源性物質:40%—50%葡萄糖500—1000毫升靜注,每天3—4次,最好是長時間靜輸,丙酸鈉110—225克分兩次加水內投,丙二醇或甘油225克加水投服,每日2次,連服2天后量酌減。  激素療法:糖皮質類激素如醋酸考的松、氫化考的松、強的松龍、氟美松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也有良好效果。  靜注葡萄糖的同時,適當用小劑量的胰島素,有促進糖的利用的作用。  緩解酸中毒:50%的碳酸氫鈉靜脈注射,最好結合血漿二氧化碳結合力測定使用。乳酸鈉也是糾正酸中毒的藥物。  其他對癥治療:有神經癥狀的適當使用鎮靜劑如安溴、氯丙嗪、輔酶a或半胱氨酸、葡萄糖酸鈣、b族維生素、vc、ve。  預防:  懷孕母牛不宜過肥,尤其干奶期多發胎次的牛酌情減少些精料,產前要調整好消化機能,如產前3—4周逐漸添加精料以便使母牛產犢后能很好適應產奶量加料,但精料中蛋白質不宜過高,一般不得超過16%。不喂發霉、變質、低劣的干草和品質不良的青貯,不要突然改變飼料,飼料中應含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

熱心網友

談談“產前低鈣”預防產后低血鈣的作用機理及應用 鄭健強天津佳農飼料有限公司技術部“產前低鈣,產后高鈣”作為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的一條措施,早在1991年我剛到北京的一家國營北京的一家國營奶牛場工作時就已經知道了,但去年以來,我不斷接到這方面的技術咨詢,另外,在多次與許多奶牛養殖戶和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流時,也常常被提起。他們中一部分人是不知道有這一措施;還有一部分人覺得不可理解而不敢采用這一辦法;甚至有一些采用產前大量給奶牛補鈣,不惜成本地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然而效果卻很糟糕;最近我在寧夏吳忠、河北保定得到另外一種極端的產前飼養方法—停喂精飼料,據使用者說,他們的奶牛在分娩后很少出現產后癱瘓、胎衣不下等低血鈣癥。因此,我談談產前低鈣預防產后低血鈣的作用機理及其應用,以及目前國內外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癥的新辦法。一、低血鈣與低血鈣癥成年奶牛正常血漿鈣濃度為9~10 mg/dL,奶牛對血鈣濃度有很強的調節能力,當日糧中的鈣不能需要時,奶牛會將儲存在骨骼中的鈣給動員出來,以維持正常的血漿鈣濃度。成年奶牛通常不會出現低血鈣,只是奶牛在分娩時需要大量的鈣,一是形成初乳需要鈣,二是產道的強力收縮也需要大量的鈣離子,如果此時奶牛的鈣穩態調節機制沒有形成或出現障礙,奶牛就有可能出現低血鈣,當血漿鈣濃度低于5 mg/dL時,奶牛可能會無法站立(即產后癱瘓,也稱產乳熱);當血漿鈣濃度低于7。5 mg/dL時,奶牛實際處于亞臨床低血鈣癥,亞臨床低血鈣癥最主要的表現形式為肌肉收縮能力下降(國外的研究表明,與正常的血漿鈣濃度相比,當血漿鈣濃度為7。5 mg/dL時,真胃蠕動能力和收縮能力分別下降30%和25%,而當血漿鈣濃度為5 mg/dL時,真胃蠕動能力和收縮能力分別下降70%和50%),因此,低血鈣對奶牛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會出現癱瘓,而且會造成奶牛食欲不振,并容易誘發其它疾病,如胎衣不下、真胃移位、乳房炎、酮病等,有統計資料證明,低血鈣會使胎衣不下、真胃移位、乳房炎和酮病的發病分別增加6。5倍、3。4倍、8。1倍和8。9倍。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奶牛在產后最初的幾天都會經歷低血鈣的過程,因此,提高奶牛產后血鈣濃度或減少經歷低血鈣的天數,是十分必要的!二、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的常見的錯誤辦法——產前高鈣飼喂臨產牛既然奶牛產后會出現低血鈣,為什么不能在奶牛產前給奶牛補充大量的鈣呢?想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鈣在奶牛體內的貯存形式、調節機制。貯存形式](1)奶牛體內98%的鈣以磷酸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2)其余2%的鈣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細胞內液中鈣的含量僅細胞外液的1/10000)。[調節機制](1)鈣的來源:日糧鈣的攝入、骨鈣的溶解和腎小球對鈣的重吸收作用;(2)甲狀旁腺對頸動脈的血鈣濃度非常敏感。當血鈣濃度下降時,甲狀旁腺激素(PTH)就會被分泌出來,PTH會增強腎小球對鈣的重吸收,刺激小腸對鈣的吸收作用,使破骨細胞活化,促進骨鈣的溶解和吸收。(3)日糧中鈣的含量超過奶牛需要時,日糧鈣的吸收率會隨之下降。高鈣日糧的危害](1)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率;(2)多余的鈣離子會使血液呈堿性,加上小蘇打和食鹽以及含鉀相對較高干草(如苜蓿、稻草等)的攝入,容易使奶牛出現代償性堿中毒(有證據表明,代償性堿中毒可誘導PTH受體發生構象改變,從而影響PTH的生理活性,因此代償性堿中毒是奶牛產后癱瘓病因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3)是一種人為的經濟浪費,因為不能以血鈣的形式貯存在奶牛體內。三、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的最經濟的辦法——圍產前期飼喂低鈣日糧通過上面的論訴,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么產前要使用低鈣日糧,主要是刺激奶牛的甲狀旁腺,使其在產前就分泌甲狀旁腺激素,以啟動奶牛的鈣調節機制,有資料報道,從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開始,奶牛需要10~14 d的才能完全激活奶牛的鈣調節機制,因此,在生產上要求圍產前期(產前15~21 d)就開始使用低鈣日糧。四、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的新方法——使用陰離子鹽由于研究出代償性堿中毒對奶牛產后的影響,加上美國等一些奶牛發達國家大量使用苜蓿干草而無法配出低鈣日糧來飼喂圍產前期的奶牛,因此,他們采用飼喂陰離子鹽(如氯化銨、硫酸鎂等),來降低代償性堿中毒的可能,現已取得不錯的效果,目前,我國一些有名的奶牛飼料企業已成功研制這一新型預混料,比如,天津佳農飼料有限公司在今年年初推出奶牛“產前黃金搭檔”—干奶牛專用預混料,不僅采用了《NRC2001版》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結合我國奶牛日糧實際使用中國特色的陰離子鹽配方,在預防奶牛產后疾病方面得到了用戶得肯定。五、結束語——預防奶牛產后低血鈣癥的生產實踐當然,奶牛的產后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低血鈣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產前奶牛使用高鈣日糧時,產后奶牛極易發生低血鈣癥,這點是我一年多來從事奶牛飼養技術服務咨詢工作的總結,因為我見到的16例的出現大比例發生產后低血鈣癥的奶牛場(戶),無一例外地在產前使用了高鈣日糧,并且在改正日糧中鈣的含量后,產后低血鈣癥的發病率明顯下降,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如何預防奶牛產后發生低血鈣癥,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結合我國的奶牛飼養特點,我提出以下建議:1 分群飼養:對干奶牛應分兩階段進行飼養管理,其中干奶前期是指干奶至產前15~21 d,干奶后期(即通常所說的“圍產前期”)是指干產前15~21 d至分娩(目前國外趨向將圍產前期提前到產前21 d),干奶后期的奶牛要進產房進行飼養,但應配制專用的混合精料。2 干奶后期的混合精料中鈣的含量應明顯低于干奶前期的混合精料,另外要停喂含鈣高的苜蓿,使奶牛在進入干奶后期時處于“缺鈣”的狀態,奶牛將自行啟動鈣的調節機制,分泌甲狀旁腺激素,這樣能夠使奶牛在分娩后“缺鈣”時,能夠很快地動用骨骼中的鈣,同時,腸道吸收鈣的能力和腎對尿鈣的重吸收能力大大增強,從而使血鈣能夠穩定或很快穩定在正常水平,縮短低血鈣時間,減少低血鈣癥的發生或減輕癥狀。3 干奶后期的混合精料中不應添加小蘇打和食鹽,因為鈉離子是強堿離子,會奶牛出現代償性堿中毒,一方面由于血液離子滲透壓的增高可能是奶牛容易出現乳房水腫,另一方面,代償性堿中毒會降低PTH的活性,使奶牛的鈣調節機制不能很好的運轉,使得奶牛產后低血鈣癥發病概率增加或病程加長。事實上,小蘇打在奶牛飼料的應用主要是用作瘤胃緩沖劑,防止瘤胃酸中毒,然而,干奶牛和后備牛本來就是以粗飼料為主,日糧的精粗比應在40∶60以下,瘤胃不存在酸中毒的可能,因而,原本就不應該在非泌乳牛的飼料中添加小蘇打。4 干奶后期的其它飼料應盡可能與產后的奶牛飼料相同,以便奶牛在產后能很快適應泌乳日糧,在這里我想說的是,我不贊同產前不飼喂精料的做法,因為目前的理論不支持,也沒有充足的數據證明這種的可行性。5 據最新版的NRC (2001)報道,干奶牛所需維生素的添加量與泌乳牛完全相同,他們認為維生素A、D、E對奶牛產后疾病(如胎衣不下等)的預防起相當的作用。盡管如此,我認為奶農在選擇奶牛維生素添加劑應慎重,應選擇奶牛專用的預混料,不能購買單胃動物使用的添加劑。天津佳農飼料有限公司為此專門調整了干奶牛預混料中維生素A、D、E的含量,使之達到NRC的標準。另外,干奶牛專用預混料(含陰離子鹽)—奶牛產前“黃金搭檔”。6 奶牛產后應及時補鈣,更換飼料使用泌乳牛或高產料進行飼喂。有條件的話,在奶牛分娩后,給奶牛喂麩皮鹽水時加上100 g的骨粉或磷酸氫鈣。以上是我的十多年工作實踐的體會,希望能對奶農有些幫助,同時,也希望同仁能給予批評指正。

熱心網友

是有了病痛,找獸醫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