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前幾天因為嘴有些歪斜到醫(yī)院檢查,查出腦部右側患額葉角質瘤,大小為5*5cm,準備到北京做手術,現在不知道術后如何護理?放療和化療應注意哪些事項?復發(fā)的可能性有多大?術后吃些補品才對腦瘤有好處?

熱心網友

【腫瘤術后的護理】 外科手術是目前治療腫瘤方法中應用最廣泛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由于腫瘤手術范圍比較廣泛,破壞性較大,術后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或并發(fā)癥,甚至有的手術會造成局部殘廢。為了減輕和消除手術給患者身心帶來的創(chuàng)傷,使其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術后護理顯得非常重要。在護理過程中,往往需要病人家屬、親友的配合及參與。在術后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護理:術后一定要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關懷和體貼,使病人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減少不必要的思想壓力,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爭取早日康復。 2、手術刀口的護理:保持局部的清潔和衛(wèi)生,避免傷口感染,傷口拆線前盡量避免碰撞擠壓,對傷口的感染、化膿、大量流血等應請醫(yī)護人員及時處理。 3、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對引流管要時刻注意是否通暢,觀察其引流量、引流液的色與質。胸管還要觀察其液面波動,全肺切除后因殘腔大,胸管波動大,可引起縱隔擺動,需用調節(jié)器調節(jié)波動。對引流的觀察可了解傷口有無出血,放置煙卷引流的需觀察傷口滲液情況。滲血、滲液多應及時更換敷料。在病人翻身或下床活動時則應固定好引流管,不得使其脫落。 4、飲食護理:術后飲食應嚴格遵守醫(yī)務人員的囑咐。消化道術后一般頭幾天不能進食,等胃腸道功能恢復后,醫(yī)生通知才能進食。術后飲食初起應為流食、半流質飲食,如牛奶、稀飯、藕粉、紅棗粥、肉湯等,繼而是易吞食、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軟食,如面包、錕飩、面條等,配以肉、魚、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對部分虛弱或胃腸功能不足的應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部分病人可根據需要給予要素飲食。 5、術后不適及合并癥的護理:疼痛和嘔吐是術后常見的反應。對于疼痛者可給予適當的鎮(zhèn)痛、鎮(zhèn)靜藥,如杜冷丁、安定等。消化道術后常出現嘔吐,應認真檢查胃腸減壓是否通暢,如非引流不暢引起的可肌肉注射胃復安等藥物。 呼吸道感染和分泌物阻塞是術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胸腹部切口的疼痛而使呼吸運動幅度減少。側胸部,吸氣時兩手放松,咳出時再壓緊胸部,這樣可減少術側胸部的震動的幅度。在腹腔內的氣體、液體,幫助建軍立胸膜腔的負壓。開胸手術后給霧化吸入,可稀釋痰液,便于咯出,對降低肺部感染有積極的作用。 6、術后的康復鍛煉:包括局部和全身的康復鍛煉,兩者相輔相成,局部康復是全身康復的基礎,而全身康復反過來又能促進局部康復。 病人術后適當地全身活動是必要的,但要以身體狀態(tài)允許為前提,因人而異。術后如無禁忌癥,病人應在1-7天后下床活動。早期離床活動需有家人或護理人員攙扶,在病房走動,以促進身體各部機能的恢復。如果手術創(chuàng)傷較重,術后體力較差,不能下床活動時,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于床上做肢體運動和翻身動作。如果身體恢復良好,可逐步加大運動量,變換鍛煉內容。肺癌術后,運動量不宜過大,鍛煉過程中要注意身體的變化,要在護理人員的陪同下進行。如出現明顯不適,應及時詢問醫(yī)師,做相應調整和處理。愿老人安康。

熱心網友

不少腫瘤需通過手術治療,而且往往手術涉及臟器多、組織損傷范圍大,對病人身體的影響較多,有的甚至可有明顯的功能障礙。因此,術后病人常可因功能障礙或治療無望而出現悲觀失望、情緒惡劣。這時應耐心地做好心理護理,穩(wěn)定其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和傷殘的信心。在飲食方面,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 如蛋、乳、鴨、肉類等,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促進恢復。對吞咽和咀嚼有困難的病人可給流質或半流質。為增進食欲,進食前可作輕微活動4-5分鐘,并與家人共同進餐。食譜應經常改變,并注意色香味;胃口欠好的病人,可少量多餐。同時給山楂、山藥等健脾開胃藥。   由于手術后病人多較衰弱,想要恢復體力,一般需經過一段時間,不要急于求成,應循序漸進地鍛煉。先做些簡單、花力較少的動作,或在床上進行,以后逐漸增加強度和時間,必須根據各人的情況,由護理者幫助或配合進行。如乳癌根治術者著重鍛煉上肢活動;肺切除術者加強胸部活動;截肢者則加強肢體殘端的活動。另外,護理人員可 幫助做局部按摩等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中醫(yī)認為,一些食后能助熱生火的食物,如蝦、蟹、雞肉、狗肉、韭菜等,腫瘤病人術后以不吃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