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習慣,據《端午考》的考證,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有:掛鐘馗像.菖蒲,賽龍舟.蕩秋千,飲雄黃酒.菖蒲酒,吃咸蛋.棕子......內容豐富多彩。但是中韓端午“申遺”之爭,中國敗北告終!令人費解???

熱心網友

“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么沖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為不是一件壞事,”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上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劉教授介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無形遺產申報的要求是每個國家每兩年才能申報一項,中國急需保護的無形遺產很多,所以才導致此次韓國搶先申報。 “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jié)不是一回事。”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北大教授高丙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jié)期間舉行。”高教授表示,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他們把傳統(tǒng)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xiàn)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轉型,并得到了國際認同,對于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