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寶寶1周7了,是男孩子,胃口一直不好,體質也差些,最近反復感冒,去看了中醫說是氣陰兩虛,我覺得藥吃多了不好,而且也不好喂,還是以食物來補的好,比如藥粥,藥膳湯等,就是不太懂如何弄,如何配,請內行人多指點哦

熱心網友

用淮山煮粥吃

熱心網友

經絡學說與氣血津液、陰陽五行學說的關系。中醫學說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所以中醫所說的氣,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生物電。例如脾胃氣虛,表現在足三里等穴位電位下降,電阻增高,脾陽上亢則相反。一般脾陽虛病人有明顯的副交感神經偏亢,CAMP/CGMP比值較正常人為低。陰虛病人交感神經偏亢,CAMP/CGMP比值較正常人為高。陰虛火旺患者生物電活動明顯增強:陰虛火旺小兒細胞鈉泵活性明顯高于正常小兒,而氣陰兩虛小兒與正常小兒無明顯差異。氣陰兩虛型者可選下方:(1)參蓮飲:孩兒參10克,蓮子15粒。先將蓮子以沸水泡之,去掉皮和芯后,取蓮肉與孩兒參共置碗內,再加冰糖和水適量,隔水蒸燉1小時。喝湯吃蓮肉,每日一劑,連服15天為一療程。此方有益中氣、補脾陰的功能。(2)黑豆桂圓棗湯:黑豆30克,桂圓肉10克,紅棗30枚。均洗凈后,置砂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煨1小時左右。每日分2次吃完。連服15天為一療程。此方有健脾補氣、養陰血、止虛汗的作用。 氣陰兩虛感冒常用其他療法有:(1)針灸療法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陰交。手法:局部皮膚消毒,用毫針以快速進針法刺入穴位,得氣后,合谷、曲池用瀉法,足三里、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足三里可加灸,但不可多灸。(2)按摩療法①術者兩手拇指對放于患者眉心,其余手指置于頭兩側,兩拇指從眉心(即印堂穴)揉按至天庭穴,反復3次。②兩手拇指從眉心沿眉揉按至兩側太陽穴,至太陽穴處多揉按幾次,再揉按至率谷,最后揉按至風池,反復3次。③以右手拇指從天庭穴沿督脈揉按至風府穴,反復3次。④以術者食、拇指點按迎香、攢竹、風門、肺俞、脾俞、腎俞、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⑤兩手對握住患者左上肢,由肩部向下揉至腕部,再以右手握住患者左手五指,揉按至肩部。以同法施于右上肢及兩下肢。以上按摩法有祛除表邪,益氣養陰的功效。對于氣陰兩虛之體感受風熱、風寒者均可施行。(3)握掌療法藥物:杏仁31粒,白胡椒31粒,生姜適量。作法:將杏仁、白胡椒共搗為末,以生姜取汁調制成2個藥丸。將2個藥丸分別置于患者兩手掌心中,令其輕握約2小時,微汗出即止。本法對氣陰兩虛感受風寒之輕微者,有微汗使其表邪外解的作用。(4)貼敷療法①勞感調榮養胃膏 黨參、黃芪、生地、當歸、川芎、柴胡、陳皮、羌活、白術、防風各等分,細辛、甘草減十分之二,加生姜、蔥白、大棗適量。麻油熬,黃丹收。貼胸口。本方參、芪益氣,地、歸、芎養血,其余諸品可解三陽經之風寒。因此本方用于內傷氣血而兼外感風寒者甚宜。②疏風瀉熱膏 薄荷32克,炒僵蠶6克,羌活12克,大黃15克,當歸12克,赤芍10克,甘草15克。麻油熬,黃丹加六一散收。貼胸口。本方薄荷、僵蠶、羌活除風,大黃、甘草瀉熱,當歸、赤芍養血活瘀。本方具有疏散風熱,清瀉血中伏火的作用。適用于小兒風熱,或成人感冒后血分風熱較甚者。。

熱心網友

氣虛體質的孩子一般會出現身體乏力,語聲或哭聲低微,活動后易、易出汗、易感冒等; 如果是肺氣虛,還可以表現為經常感冒咳嗽;心氣虛還可以表現喂心慌,喜歡嘆氣;脾胃氣虛可以表現為大便溏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脹等。陰虛的孩子老說口渴、嗓子干得難受,喜歡喝冷飲;孩子手心、腳心溫熱,睡覺時老是出汗;舌尖發紅,舌苔淡白,大便秘結;由于陰虛導致孩子形體消瘦,發育遲緩。1、黃芪燉雞湯雞一只,洗凈切塊,黃芪10克,鍋內加水適量,燉熟后調味。每周吃1次,連吃5-10次。適合寶寶:氣虛、血虛、陽虛體質均能服食,但感冒、火旺和濕重體質不能服食。2、太子參山查粥太子參10-15克,山查50克,梗米適量。山查洗凈,去核,于太子參、梗米一起加水煮粥,趁熱食用。適合寶寶:經常容易感冒、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孩子可以經常服食,但在感冒發熱時不能吃。3、蘿卜燉牛肉牛肉500克,洗凈切塊,胡蘿卜、白蘿卜個200克,切塊。牛肉燉2-3個小時后將蘿卜放入鍋內同燉,熟后調味。適合寶寶:對氣虛、血虛的寶寶有補虛清火的作用。4、生地蒸乳鴿乳鴿一只,洗凈,生地10克,切細條,放入乳鴿腹內,隔水蒸熟食用。適合寶寶:對陰虛體質的孩子有良好的補益作用。食療的注意:感冒發熱不能用補益類食療;食療時最好不要吃生冷和油膩類食物;藥膳不應數種同食;食療時要注意葷素搭配和各餐之間的營養平衡;如果在食療后,寶寶有飯量減少或消化不良現象時,應暫時停止幾天或選擇其他藥膳。

熱心網友

最好去醫院查一下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