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優秀中篇小說。作者是夏天敏

熱心網友

析《好大一對羊》 中篇小說《好大一對羊》寫一個扶貧、助貧的故事:一輩子窮得叮當響的德山老漢突然時來運轉,劉副專員要和他結成對子重點幫助他家脫貧,送他錢、衣物和一對珍貴品種的外國高級羊,飼養這對高貴的綿羊使它們生兒育崽就成了幫他脫貧致富的法寶,成為他一家人為之忙碌、奮斗、獻身的頭等大事。然而,巨大的幸運帶來了巨大的苦惱,美國高級羊來到貧瘠荒寒山區立刻就水土不服,不吃不喝、鬧起思想情緒,弄得德山一家絞盡腦汁想遍辦法也伺候不了。日子,因“扶貧羊”的到來,攪得過不下去。為讓這對羊懷胎下崽,德山老漢每日奔波吃盡苦頭,路卻一步步越走越艱難,直到最后小女兒為割青草喂羊被沼澤吞沒。 扶貧、助貧可說是人人熟知老掉牙的事,寫不好就會流于俗套,就會類乎于通訊報道一覽無余。但夏天敏獨具慧眼,一寫就讓這一題材熠熠生輝,煥發出非凡的光芒。 幫助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誰都知道是一件緊迫而又光榮艱巨的政治任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全中國人民的一種莊嚴承諾。它得到了全國人民上上下下的熱烈支持。然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由于制度、體制、人員素質、思想觀念和具體方法存在諸多的問題,一事不慎,一環出錯,便會引發許多難以預料的畸變,結出苦澀之果,導向相反的境地。《好大一對羊》展現了一種古怪荒唐的現象——一個當代“羊吃人”的故事,那就是在官本位猖獗,長官意志盛行非正常的情況下,扶貧變成了添亂,助貧變成了災難,天大的好事釀出了天大的禍患。 最高尚的事業卻引出了最酷烈的后果,導演這出由喜劇演變為悲劇的元兇是誰?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一個劊子手加以懲治以謝天下?不知道。飽受折磨摧殘該控訴誰?不知道。你分明看到現實在將德山一家推入絕境,使其不能自拔一天比一天更悲慘,這中間你可以指責許多人,從劉副專員到鄉長、村長,包括村民中的輿論……你可以詛咒這惡作劇式的扶貧方式,可以痛恨權勢與官場,可以譴責村民和媒體卑鄙的誘導,可以怨命不好,可以責罵造化欺人,你說得出這其中有官場冷酷的威懾讓人無法抗拒,有鄉村干部的愚昧在狐假虎威助紂為虐,但你絕對找不到一個實實在在的責任人,由他來承擔罪過,平息冤情。 這是一種何等悲慘的情景啊,有苦無處訴,有冤無法伸,打掉了牙還要往肚子里吞。創巨痛深,卻找不到解救辦法。讀這部小說,它會抓住你的心讓你驚駭,纏住你的魂讓你悲憫,還會粘住你的思,讓你思索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和因果關系,從而反思我們自以為熟知其實是習焉不察的社會人生。 假如小說直接就告訴我們誰是悲劇制造者,誰是殺人兇手,一切就簡單化了,小說也就平淡平庸了,作家并沒有對這一切進行評判解說,他只是躲在后面不動聲色地描述過程展現事件,讓人物和故事按自己的生活邏輯推進演化。讓我們看到羊比人金貴,人命比羊還賤,官貴民賤,低層生活之艱辛,看到社會的嚴酷、生存的嚴酷,人被現實異化,變成一種不會自作主宰、自己當不了自己命運主人的可憐蟲。 小說抓住脫貧羊、樣榜羊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深挖細掘,故事越來越復雜,矛盾越來越深化,從中發掘出一樁扶貧好事卻引出一連串深重痛苦,揭示它所造成的對人性、生命的扭曲、戕害和精神迷失。它以罕見的才情、超凡的力度,展現了生活隱秘的真相,幫助人們清醒地認識社會現狀,深刻地理解我們的處境。 夏天敏關心苦寒山區的父老鄉親,以批判的眼光對現實生活保持了一種必要的警覺,所以他才能從當今脫貧致富的熱潮中看出問題,發現荒誕。活生生的人物、沉甸甸的思考,構成了《好大一對羊》特殊的藝術魅力。這篇小說從題材到內容,從情節到細節都是夏天敏自出機杼,獨創、原創的。我非常欣賞小說替被侵害者與被侮辱者代言,為悲慘命運者伸冤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