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發性”子宮肌瘤?如何治療?平時需要注意些什么?特別是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熱心網友
簡單的說就是肌瘤不止一個 治療要綜合考慮 例如年齡 臨床癥狀、哪種肌瘤等 多發肌瘤通常會引起月經過多,造成貧血,所以有時地考慮手術挖除肌瘤,如果太大,有時也的考慮切除子宮 ,如果多發,例如兩三個 又很小 可以不予治療 ,因為絕經后它會逐漸變小 但要定期檢查 因為有惡變的可能 雖然可能性不大, --------------------------------------------...
熱心網友
簡單的說就是肌瘤不止一個 治療要綜合考慮 例如年齡 臨床癥狀、哪種肌瘤等 多發肌瘤通常會引起月經過多,造成貧血,所以有時地考慮手術挖除肌瘤,如果太大,有時也的考慮切除子宮 ,如果多發,例如兩三個 又很小 可以不予治療 ,因為絕經后它會逐漸變小 但要定期檢查 因為有惡變的可能 雖然可能性不大, --------------------------------------------------------------------------------子宮肌瘤的診斷與治療 發表日期:2004年3月30日 出處:河北醫大一院院報 作者:張紅真 已經有2771位讀者讀過此文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成,其間有少量結締組織。多見于30~50歲婦女,目前雖然有年輕化趨勢,但仍以40~50歲最多見。根據資料統計,35歲以上婦女約20%患有子宮肌瘤。 根據病史、癥狀及婦科檢查診斷子宮肌瘤并不困難,同時借助B超及宮腔鏡、腹腔鏡均可協助診斷。 子宮肌瘤的治療需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癥狀及肌瘤大小等情況全面考慮:對肌瘤小且無癥狀者,常不需治療。尤其近絕經年齡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縮或消失,需每3~6個月復查一次。如發現肌瘤增大或癥狀明顯,可進一步治療。若肌瘤在似2個月妊娠子宮大小內,癥狀不明顯或較輕者或近絕經年齡、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時可應用藥物對癥治療。 雄激素可對抗雌激素,使子宮內膜萎縮減少出血,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可抑制垂體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使經量減少或閉經,貧血逐漸糾正,但停藥后肌瘤又逐漸恢復至原來大小。若子宮體積大于2.5個月妊娠子宮大小或癥狀明顯、致繼發性貧血者常需手術治療。 傳統的手術方式有2種:一種是肌瘤剔(剝)除術,適用于35歲以下未婚未育、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另一種為子宮切除術,適于肌瘤較大、癥狀明顯、經藥物治療無效、不用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但以上兩種手術方式對患者損傷較大。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推廣,利用腹腔鏡及宮腔鏡進行手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上已廣為應用,由于其損傷小,術后病人恢復快,越來越被廣大患者接受。對于粘膜肌瘤引起的月經過多,可在宮腔鏡下完成治療,避免了開腹手術,保留了子宮的完整性,不影響卵巢內分泌功能,減少并發癥,此手術適用于粘膜下子宮肌瘤或突向宮腔的壁間肌瘤。而對于漿膜下肌瘤或肌瘤較大、數目較多患者,則可通過腹腔鏡下手術治療。對有肌瘤外突、單一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宮患者,可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對于沒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則可以行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術后痛苦小、恢復快、并發癥較少,克服了開腹和陰式子宮切除手術的缺陷。同時應用腹腔鏡處理附件病變或盆腔粘連,使以往禁忌行陰式子宮全切者,現在也可以行陰式手術,對肥胖患者可減少開腹手術導致的切口感染、切口裂開等并發癥。
熱心網友
子宮肌瘤的危害很大,它可導致女性不孕,易發生粘連,肌瘤游離等,甚至還有可能發生癌變,因此要提前預防、早日治療。建議你口服桂枝茯苓丸,在定期復查,大于5CM要手術治療的,避免吃蜂王漿等激素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