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俄羅斯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分別是什么?請理論或制度經濟學高手作答。中國與俄羅斯都曾經在經濟體制上作出過比較重大的改革,但是兩個國家的改革最終效果卻有很大的區別。那么,兩國的改革之中的國有企業改革分別是基于經濟學的何種理論基礎來進行的?或者具體一點說,在國有企業的改革之中,兩個國家分別是采用了經濟學的什么理論來作為指導的?您也可以通過郵件與我聯系:frmars@

熱心網友

兩國的經濟改革并不是依據什么經濟學理論,而是政治策略!!!俄羅斯和中國原本都是專制主義的農業國(當然,俄羅斯工業化更早開始,工業基礎好得多)。更不同的是,俄羅斯國民接受西方先進思想比較早,思想觀念比較西化;按:思想啟蒙自文藝復興時就開始了,俄國也從彼得大帝時代開始西化。中國從沒有人成功地推動國民思想啟蒙運動(魯迅嘗試過,但沒有成功)。中國國民長期遭受愚民政策的摧殘,還沒有經歷思想啟蒙運動的洗禮,觀念陳舊,思想呆滯;在這種情況下,兩國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改革方式!俄羅斯的改革,只要革掉計劃經濟(其實是官僚經濟)的謬誤,恢復自由竟爭的市場經濟體系就行了,沒有過多的政治障礙(**黨倒臺了)。中國的改革,實際是為了鞏固專制而進行的!專制者首先要保證,在改革后得到的是政治和經濟權力的加強而不是削弱。于是有了強權下的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很顯然,享受優致富先權的決不是普通國民。這顯然不是經濟學理論!!!是政治策略。

熱心網友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