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柳永(987—1053),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年輕時,常出入歌妓館,為樂工歌妓撰寫歌辭,因而被達官貴人所不齒,屢試不第。于是他索性放浪于汴京、蘇州、杭州等都市,以填詞為專業。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考取進士,做過屯田員外郎等小官,世稱柳七,柳屯田。他一生窮愁潦倒,獨以詞著稱于世,最后死于潤州(今江蘇鎮江)。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他的詞多寫都市繁華景象及下層市民的生活,尤善于表達羈旅行役之苦,擴大了詞的題材。柳永還精通音律,大量制作慢詞,對我國詞體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柳詞以鋪敘見長,善于用通俗的語言傳情狀物,雅俗共賞,因而流傳很廣。柳永是北宋婉約派詞人的代表。有《樂章集》。柳詞內容有三類:1描寫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風尚,《望海潮》最為有名。這是一首最早出現的,由文人創作的長調慢詞,它形象地描繪出錢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華富庶。2描寫男女情愛。這類詞中有表現下層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對他們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風波》,有寫妓女悲苦和她們對輕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寫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愛情生活的,如《迷仙引》。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詞作的另一重要內容。《雨霖鈴》、《八聲甘州》、《夜半樂》是這部分詞的代表作。“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八聲甘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道出了居無定處,四海漂泊的鄉思愁懷;“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雨霖鈴》)、“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夜半樂》)和“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八聲甘州》)中主人公頹唐的心情將秋日景象涂抹上濃重的陰影。詞人的離愁別緒與冷落清秋的景物相互交融,達到了高度的藝術境界。 宋詞自柳永起開始作容納內容更多的慢詞,這為小令之外又提供了一種新的形式。柳詞善以鋪敘的手法說物言情。大量吸收口語,是柳詞表達富于變化的內容時的一種手段。這個地址有柳永詞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