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準確地預測出來了。這是真的嗎,詳細情況是怎樣的,如果被預測出來,為什么還傷亡慘重?
熱心網友
唐山作家張慶洲經過長時間調查,最近向世人披露了這一令人震驚的消息。2005年5月,《報告文學》雜志社推出張慶洲的長篇調查《唐山警世錄》,揭開了鮮為人知的一幕又一幕…… “地震前,地震監測網覆蓋了整個唐山地區。”張慶洲援引1986年《地震報》統計數據說,1976年上半年,唐山地區群測點中的骨干點就達85個。 “各種異常都已經十分明顯了,光監測地震用的微安表就不知道燒了多少塊。”張慶洲說,據他調查,絕大多數監測點都發現了不同程度的臨震異常,至少十幾個點向上級單位發出了短期臨震預報。 張慶洲把幾十盤錄音帶往桌子上一攤,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是幾十位當事人的采訪錄音,里面講的是一個20多年前的秘密。” 被冷遇的預報 當年唐山地震監測網的工作人員中,張慶洲說他印象最深的,是開灤馬家溝礦地震臺的馬希融。這位擔任過河北省第六、七、八屆人大常委的七旬老者,曾兩次發出了臨震預報。 從1976年5月28日開始,馬希融發現,一直平穩的地電阻率值出現了急速下降的現象。他一邊加緊觀測計算,一邊注意觀察地下水和動物變化。為慎重起見,馬希融還與其他地震臺站進行溝通,最后確認監測結果無誤。7月6日,馬希融正式向國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公室,發出短期將發生強震的緊急預報。 7月14日,國家地震局派來兩位分析預報室負責地電的專家。他們檢查了設備、線路,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之后指出,地電阻率值下降是干擾引起的。 《唐山警世錄》記錄了馬希融與國家地震局專家那天的對話。 專家:如果按照你的意見,唐山不就在地震中毀了嗎? 馬希融:我是這個看法。 專家:如果真是大震,發生前將有很多小震。 馬希融:如果先發生大震,后發生小震群呢? 專家:世界上還沒有這樣的震例。 馬希融:昌黎后土橋是專業地震臺,為什么近兩個月來曲線形態和我臺那么一致? 專家:后土橋地震臺內外線很亂,現在也不承認是異常了。 馬希融:那您看我們地震臺呢? 專家:很好。以后我給你寄一些資料來,你好好學習學習吧。 7月26日、27日,地電阻率再次急劇下降。思慮再三,27日18時,馬希融拿起電話,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公室發出強震臨震預報:“地電阻率的急劇變化,反映了地殼介質變異,由微破裂急轉大破裂,比海城7。3級還要大的地震將隨時可能發生。”此時距唐山大地震發生僅有9個小時。 地震前的最后一個傍晚,與馬希融一樣焦急的還有北京地震隊的耿慶國。 那晚耿慶國正在三里屯的岳母家。家里人說屋外晾的衣服爬滿了螞蟻。耿慶國低頭一看,地上一層潮。為預報此次地震已奔走多日的耿慶國立刻做出判斷,這是地下水往上漲,要地震!他馬上跑到三里屯派出所,借用那里的電話跟地震隊進行了最后的溝通。 耿慶國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起29年前的那段經歷,情緒依然非常激動。 7月以來,北京市地震隊監測的各種異常已經非常明顯了。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隊緊急給國家地震局打電話,提出震情緊急,請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立即安排時間聽取匯報。國家地震局說,先到天津、唐山等地了解情況,21日再聽匯報。 “可到了21日,國家局沒來人。不能再拖了,北京隊業務組副組長張國民就直接給主管華北震情的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副主任梅世蓉打了電話,請求立即聽取匯報,但梅世蓉把匯報時間推遲到了26日。”耿慶國說。“26日那天,國家局來了15個人,梅世蓉沒到。國家局的同志聽取了整整一天的匯報后,傳達了梅世蓉的意見。”耿慶國回憶說,當時梅世蓉的意見是“四川北部為搞防震已經鬧得不可收拾,京津唐地區再亂一下可怎么得了?北京是首都,預報要慎重!” “國家地震分析預報室是一個決策部門,大震迫在眉睫,但我們過不了那道關。”耿慶國說,“按照當時的地震水平,雖然報不準7月28日,但7月底8月初的時間段是可以報出的;雖然報不準7。8級,但5級以上是可以報出的;雖然報不準唐山這個確切位置,但是京津唐一帶是可以報出的。事實上唐山地震前6個小時就出現了地聲、地光,如果給老百姓打個招呼,減輕人員傷亡是可能的。” 聽取北京市地震隊匯報的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京津組組長汪成民,也高度關注著華北震情的發展。汪成民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以他為代表的國家地震局一批年輕同志堅持認為唐山、灤縣一帶會有大震,但他們的意見始終得不到重視。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汪成民做了一次“越軌”行為,也正是這次“越軌”行為使距唐山市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龍縣躲過了這場塌天大禍。 7月14日,全國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唐山召開。汪成民要求在大會上做震情發言。當時主持會議的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沒同意,讓他在晚間座談時說,但強調不能代表地震局。就這樣,汪成民利用17日、18日晚間座談時間,通報了“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灤縣一帶可能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震情。“我當時就想造輿論,把震情往下捅。”汪成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青龍縣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聽到汪成民的震情通報后,火速趕回縣里。縣領導冉廣岐拍板,7月25日,青龍縣向縣三級干部800多人作了震情報告,要求必須在26日之前將震情通知到每一個人。當晚,近百名干部十萬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 唐山大地震20周年前夕,1996年4月11日,新華社刊發消息:中國河北省青龍縣的縣城距唐山市僅115公里,但這個縣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無一人死亡。最近青龍縣被聯合國有關機構列為“科學研究與行政管理相結合取得成效”的典型。 “尋求真相是人的本能” 張慶洲展開這場艱苦調查的直接動力來自一個神秘電話。 1996年,張慶洲描寫唐山地震的長篇小說《震城》出版。此后不久,他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用沙啞的男低音對他說,唐山大地震事前曾被預報出來。這個神秘致電者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但卻給張慶洲提供了進一步調查此事的線索——你可以去找唐山市地震辦公室的楊友宸。 “尋求真相是人的本能。”此后,張慶洲從探訪楊友宸開始,一步步接近事件的核心。 楊友宸告訴張慶洲,1968年,唐山市防震工作上馬時就他一個人。上任后他就著手建立地震監測網。幾年之內,他在唐山市區內先后建立了40多個監測點,各個監測點每天向他報數據。他當時雖然沒有被任命,但卻是唐山市地震辦公室的實際負責人。 這些監測點絕非湊數。各廠礦監測臺站的負責人,大都是地質院校的本科生。學校監測臺站的負責人,大都是教物理化學的老師,也是大學畢業生。他們不僅懂業務,而且極為負責。除馬希融,山海關一中的呂興亞老師、樂亭城關中學(“文革”中稱樂亭紅衛中學)侯世鈞老師等一批監測者都發出了相當準確的臨震預報。 張慶洲對記者說,楊友宸從1968年起抓地震預報,在唐山鋪了一張巨大的地震監測網,從不敢眨一下眼。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眼看就要抓到這次大地震了,可不知什么原因,組織上卻突然通知楊友宸去干校勞動。在大地震即將爆發的當口,楊友宸被迫離開了至關重要的地震預測崗位,只剩下兩個業務不熟的人值班。 張慶洲分析指出,楊友宸是這個監測網的關鍵人物。他所采訪的眾多當事人都表示,楊友宸不僅極為負責,而且敢說話。如果當時楊友宸在唐山,面對如此眾多的臨震預報,一定會跑去找市長,找書記,地震預報一定被他嚷嚷出去了。幾乎每個唐山地震監測點的人提到這事都扼腕嘆息。 地震預測遭到的漠視,使唐山人付出了血的代價,也給張慶洲一家造成了災難和痛苦。1976年7月28日,張慶洲的大姐在地震中遇難。當時,大姐一只腳被樓板卡住了,余震不斷。為獲一線生機,大姐夫幾乎是被大姐逼著,從廢墟中扒出一把鋸,在沒有任何麻醉條件下把腳鋸了下來。后來大姐因失血過多而死。那些日子,唐山人相互見面頭一句話就問:“你家死了幾口?” 正是這種撕心裂肺、永遠無法彌合的痛苦,使張慶洲在調查遇到阻力的時候堅持了下來。 “如果說,楊友宸被臨時調離使唐山的群防群測工作遭到致命打擊的話,那么,在中央一級地震專業部門發生的地震方位的‘東西之爭’,就成為漏報地震更加重要的因素了。”張慶洲如是說。據汪成民回憶,1975年1月,在國家地震局召開的一年一度的全國地震趨勢會商會上,專家對我國東部1975年、1976年地震形勢分析出現了嚴重分歧。分析預報室的權威們認為,中國東部自1969年渤海地震后,地震活動已趨減弱,問題不大了。今后一兩年,主要危險在中國西部,戰略上要轉向川滇一帶,抓8級大震。以汪成民為代表的一些青年專家則反對忽視東部的看法。1976年5月,云南發生了7。4級地震,結果使權威們更加堅定地認為原先估計的“主要危險區在西部”是正確的。從此,工作重心轉向了西部。 “深入唐山大地震這個事件的內部,像進入了一個磁場,在錯綜復雜的礦脈之中,每走一步都會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與隱痛。”張慶洲說。 真相為何29年后才揭開 “事實上,這個調查報告是2000年寫完的。”張慶洲捧著20多萬字的《唐山警世錄》說,“壓了5年啊!” 張慶洲告訴記者,2000年時,北京曾有一家大出版社要出這本書,剛進入印刷程序,責任編輯打來電話說,不出了,因為有人提出要把此書送國家地震局審一下,審的結果是沒通過。 “唐山大地震過去快30年了,該讓老百姓知道真相了。”張慶洲停頓了足足半分鐘后說,“我做這件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實事求是地給后人留下一份真實記錄,使唐山的大災難不再重演。”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慶洲的努力終于得到了一些領導的理解和支持。2004年,時任國家地震局局長的宋瑞祥看到《唐山警世錄》書稿,欣然為之作序。唐山大地震漏報的真相終于公之于眾。 張慶洲的調查是從1998年開始的,歷時兩年。調查難度之大,是張慶洲始料未及的。“無論是當年成功預報了地震的人,還是由于某種原因漏報地震的人,都不愿意開口。這也是事實真相20多年無法揭開的一個原因。” 張慶洲說,為了說服梅世蓉接受采訪,他已經數不清打了多少個長途電話,每個電話結束后都發現自己的煙灰缸里多了好幾個煙頭。就連當年創造了無一人死亡奇跡的青龍縣長冉廣岐,也是三顧茅廬才訪問到的。 “當時冉廣岐問,你有介紹信嗎?有公章嗎?我還是組織的人呢。”張慶洲不解,組織的人怎么了?“地委有話,不讓說。唐山砸了個爛酸梨,青龍卻無一人死亡。國家地震局交待不過去,這個事就壓下了。”冉廣岐后來向張慶洲這樣解釋自己多次拒絕采訪的原因。 汪成民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1976年8月20日,河北省科委曾發出一份《地震群測群防簡報》,首次披露了青龍成功預防了唐山大地震的事實。但沒過多久,簡報就被回收了。 汪成民還說,青龍經驗最初為公眾知曉,要感謝聯合國的科爾博士。這位聯合國女官員,1995年10月在北京參加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時獲悉青龍縣的奇跡。經中國政府批準,次年,她親自帶隊赴青龍調查。從此,青龍奇跡不脛而走,被各國媒體廣為報道。 “真相的揭開是需要過程的。”張慶洲透露,至今,很多唐山人都不知道事實真相。一些人通過小道消息打聽他的調查結果,有的還托人輾轉購買登載《唐山警世錄》的那期《報告文學》雜志。 在采訪張慶洲的這些日子里,《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參觀了唐山抗震紀念館。事情過去了近30年,總該看到災難的全過程了。出乎意料的是,9個展廳有8個展廳展示的是“新唐山建設成就”。只有1個展廳與地震題材有關。至于地震預報情況,只有縮在角落里的4幅小圖畫。畫的是雞不上窩、黃鼠狼搬家等圖案。“參觀這個紀念館的人從這4 幅描繪了動物異常的畫面上,怎能看出當年唐山有著一張巨大的地震監測網?”張慶洲反問道。 就在張慶洲《唐山警世錄》問世的同時,錢鋼的那本于1986年出版的《唐山大地震》再版。 這本廣為人知的書的新版本,收錄了錢鋼2003年的一篇講演稿。他說,很多人問他,為什么唐山大地震10年之后才寫這本書。錢鋼直言,在1976年那個歷史條件下,出這本書是不可能的。在唐山大地震時,地震的消息和人員傷亡數字都是秘密。地震的現場,如果有人帶一部照相機,立刻會被警察抓起來,相機也會被沒收。 “1986年出版的《唐山大地震》,主要是寫地震之后發生的事,2005年問世的《唐山警世錄》,則是對地震前的預報問題進行了調查。29年過去,唐山大地震終于在公眾面前呈現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全貌。”正在寫回憶錄的汪成民對《中國新聞周刊》感慨道。 《唐山警世錄》問世不久,2005年9月12日,國家保密局新聞發言人沈永社宣布,自今年8月起,因自然災害導致死亡人員的總數及相關資料解密。 唐山大地震預測時間表 1967年10月 距唐山大地震9年 時任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在國家科委地震辦公室研究地下水觀測的會議上指出,“應向灤縣、遷安地區(屬唐山地區)做些工作。如果這些地區活動的話,那就很難排除大地震的發生。” 1976年初 距唐山大地震不到半年 唐山市地震辦公室負責人楊友宸,綜合唐山市40多個地震臺、站的觀測情況,在唐山防震工作會議上做出了中短期預測:唐山市方圓50公里內,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將有5到7級強震發生。 1976年7月6日 距唐山大 地震22天 開灤馬家溝礦地震臺馬希融正式向國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開灤礦物局地震辦公室做出短期將發生強震的預報。 1976年7月7日 距唐山大地震21天 山海關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區地震部門發出書面預報意見: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陸地有6級左右地震。 1976年7月14日 距唐山大地震14天 北京市地震隊電告國家地震局,出現七大異常,要求立即安排時間聽取匯報。北京、天津、唐山、張家口和渤海沿岸的群測群防經驗交流會在唐山召開。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等近百名中國地震界官員、專家到唐山二中參觀地震科研小組的工作。唐山二中田金武老師鄭重發出地震警報: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區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有可能達到8級。趙各莊礦地震臺姜義倉在唐山市地震辦公室會商會上正式提出:唐山即將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1976年7月16日 距唐山大地震12天 樂亭紅衛中學向唐山地區地震辦公室、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監測中心臺發出書面地震預報意見:7月23日前后,我區附近西南方向將有大于5級的破壞性地震發生。 1976年7月22日 距唐山大地震6天 山海關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唐山地區地震部門發出書面預報意見:7月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陸地有6級左右地震。 1976年7月26日 距唐山大地震2天 國家地震局汪成民等一行15人到北京市地震隊聽取匯報,北京隊提出,發現臨震七大異常。 1976年7月27日10時 距唐山大地震17小時 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等人聽取了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京津組長汪成民等的匯報。之后,查志遠決定,下周一開會研究一下,讓汪成民等先去廊坊落實水氡異常。 1976年7月27日16時 距唐山大地震11小時 呂家坨礦地震辦公室的趙聲和王守信兩人通過電話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做了緊急震情匯報:第二個峰值一直在上升、上升、上升…… 1976年7月27日18時 距唐山大地震9小時 開灤馬家溝礦地震臺馬希融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公室做出強震臨震預報:“地電阻率的急劇變化,反映了地殼介質變異,由微破裂急轉大破裂,比海城7。3級還要大的地震將隨時可能發生。”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 唐山發生里氏7。8級大地震,超過24萬人在地震中遇難。 我總有一種犯罪感 劉占武,這位當年唐山地震監測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事隔20多年后終于說出埋藏心底的秘密。 劉占武,1976年任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監測中心臺業務組組長。從1979年起,擔任中心臺臺長,直至2002年退休。 這位當年唐山地震監測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事隔20多年后終于說出埋藏心底的秘密,為張慶洲調查唐山地震漏報真相提供了鮮為人知的內容。 劉占武也是錢鋼《唐山大地震》一書中的人物。錢鋼描述了震后受傷的劉占武被群眾唾棄的過程,這部分的小標題是“‘餓死他們!’‘疼死他們!’‘槍斃他們!’”。 中國新聞周刊:請介紹一下唐山大地震之前,唐山地區的地震監測情況。 劉占武:當時唐山地區監測地震的機構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唐山監測中心臺,還有一個是唐山地震辦公室。我們中心臺是專業隊伍,唐山地震辦公室管轄唐山市市區范圍內的地震臺,是業余地震監測隊伍,負責人是楊友宸。我們兩家是平行機構,兩家上面還有一個機構,是唐山地區地震辦公室。 楊友宸這個人非常能干。他東奔西走,在唐山市建起了幾十個地震監測臺站。遺憾的是,地震前不久,他被弄到干校去了。 中國新聞周刊:地震前,你們掌握了哪些情況? 劉占武:我們管轄的昌黎后土橋地震臺的地電阻出現了明顯變化,特別是到了1976年上半年,地電阻率值下降得相當快,很不正常。我們先后到昌黎后土橋地震臺檢查了3次,線路沒有問題,也排除了干擾。 中國新聞周刊:聽說楊友宸下轄的地震臺站很多出現了異常,而且有的臺站還做出了明確的地震預報? 劉占武:是。唐山二中的地震臺、唐山八中的地震臺、馬家溝礦地震臺都和我們交流過震情。山海關一中的呂興亞老師、樂亭紅衛中學侯世鈞老師還發出了地震警報。楊友宸下面的地震臺站真的很厲害。呂興亞預報:山海關西南100公里左右的地方(正好是唐山南火車站附近),7月底8月初將發生6到7級地震。侯世鈞預報:7月23日前后,唐山將發生6到7級地震。劉占武:報給我們了。 中國新聞周刊:接到他們的預報之后,你們是怎么做的? 劉占武:我們向上級機構,就是唐山地區地震辦公室做了匯報。當時我說,第一,應該肯定他們的大膽預報,這種探索精神是可嘉的。第二,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現在地震預報尚處于探索階段,不能說人家的預測結果完全不對。第三,我們認為應繼續觀察。 當時已經有昌黎后土橋地震臺出現異常,又有山海關一中和樂亭紅衛中學的短期預報,還有唐山二中、唐山八中、馬家溝礦等好幾家監測臺站提出可能發生大震。我們收到的異常資料已經很多了,當時應該立即要求唐山地區地震辦公室組織會商,可我們當時沒有這么做,而是提出繼續觀察,延誤了戰機。 中國新聞周刊:你覺得當年唐山大地震漏報的原因在哪里? 劉占武:沒有做好專群結合。當時對于呂興亞和侯世鈞的預報,我也是將信將疑,有點看不起群測群防的土方法,覺得他們用的是土地電,只能打到地下幾米深,而我們專業臺用的地電能打到地下1000多米深。現在看來,他們搞了多年的監測,經驗豐富,能夠敏銳地捕捉地震信息,也積累了許多極其重要的資料,他們才是真正的專家。 另外就是國家地震局的作用沒有發揮好。專業地震隊和地方地震工作隊是地震預測的兩條線,這兩條線的交匯點應該在國家地震局。 中國新聞周刊:如果唐山大地震發生在今天,唐山災難能夠不再重演嗎? 劉占武:很難說。 中國新聞周刊:為什么? 劉占武:地震預測要靠兩條腿走路,專群結合。可唐山大地震以后,群測點都撤了。 中國新聞周刊:既然群測群防那么重要,怎么反而撤了呢? 劉占武:(沉默)。 中國新聞周刊:這些事當年你向《唐山大地震》作者錢鋼說過嗎? 劉占武:沒有。 中國新聞周刊:那你為什么20多年后又講出來? 劉占武:我總有一種犯罪感。。
熱心網友
看來確實是預報出來了,但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不允許公開這些消息。近三十年才能知道部分真相,發人深思。
熱心網友
在這里,所謂“預測”和“預感”是一個意思,截止目前又有哪個國家做到了?能測出震級,那不叫預測。
熱心網友
如果發生在一個遠離京津地區的地方,可能情況將大不一樣。
熱心網友
很同意czwwwxy 和 lichao_liu ,雖然我?Φ乩碇R不通,但我?Q不相信地震可以預?y這種言?。這種馬後炮的?慰?W,?有人?櫧?u旗?群啊D切┱J?櫚卣鸝梢灶A?y的人,能不能在世界范?o大家舉???例子,?不?瀾緹橢????能在地震過後?y放屁的人能預?y?同?r也補一段,很悲哀很多網友?硬?泳湍皿w制說事。可是有誰告訴你??所認?櫚暮皿w制是什麼??e在做理想主義的?跬邪鈧?簟=裉??敦也發生了油?轂ǎ恢烙?艘彩遣皇竊諏R體制不好!大家都知道我??的政府有N多??題,但是我??也要看到政府使了多大的力?庠詬淖?,我????n外患,因?槭巧?髁x?遙?w的不同,N多?腋誒螹後??ξ??又?D又?海??的每一步前進都要花很大的力?猓瞥??鵲呢?窮,?獾?騁?。政府一?要改善?襠睿賄?要科技????r?要N多手???多列??過招。M?目?統可以整天玩反恐精英,小犬可以抱著布屎的大腿玩自慰。在N多大?兄揮???老大比較???是俄?鈉站墑僑思抑徊賄^是??觴c,?事?s是超??;另一??就是咱??的胡哥。看看現在我???宜??Φ??題--??⑽幕?v史、?事,民生、外交,發展,哪一??不是大??題,哪一??不是受人排?D?我??要生存,就在發展,而且不能小步慢跑,而是大步邁進。在近乎於奔的發展中,我??有的?r候也近乎於裸奔。你以?檎?意?幔可?o礙物才能跑的快,追一步是一步,現在追了二十多年了,步子是?倌靠啥玫模??題也不少,因?槭鍬惚跡眢w不免磕著碰著,擦著?浩ぃW了一下腰,崴著?耗_,流了點血。可是我??追?撕芏唷kx第一?是很遠,但我??也跑到了新起點,新高度。回頭看看一路走?淼難?I史,這點?屯矗??能忍得住。現在我??除了人口以外,也有了N多?第一。我??也可以稍整以暇,穿套運?由潰╇p運?有?κ瀾縲賈?嗣癲輝諑惚跡∥???是要跑,大步前進,但我??不?倭髦ヅ埽??要?在前面的人感覺到我??的?毫Γ滄?第一的人感覺坐立不安。一方面我???ν馀蘢?潰?外人知道的,?的君威。??擾荏w質,我??感刻骨??癄?的肉我??要挖去,流血的?桃?蕓炱鳶X,要不了多久就??落全愈,崴了得腳,在運?有謀Wo下也?悶?懟?現今,我??有了N多?的世界第一,但我???少了足球--??@球--?事之?身?最?櫓匾牡諞弧K暈???要加油,?要奔跑。雖然?得遠,但不是不可及。?我??追上、超過之?r,就是我??的萬事皆?之日。加油!抖點身上的腐肉,追上去!加油!穿上新鞋,追上去。?倮?鳧墩轂г溝娜恕??倮?鳧恫慌驢啵慌呂郟慌巒吹娜恕?知?u而後勇,勇者?伲。敲??中?說男模。?。
熱心網友
典型的故弄玄虛,地震預測那么容易嗎,同意上面發言,“說唐山地震被預測,不是科盲就是別有用心的騙子”。竟然有人相信這個。到現在為止,如果誰能預報地震準確到一個禮拜,絕對是全球科學界的一件大事。中國文人都喜歡一些莫名其妙的理論,他們對科學的理解還處于對自然崇拜的原始階段,原因是他們不喜歡花功夫理解枯燥的科學理論。歷數近20年來中國文人報道科學事件的丑劇 (肯定還有別的,只是一時想不起來):(1)名醫事件:在著名作家柯云路的眼里,全國所有的中醫學院和中醫院都是吃閑飯的,弘揚中國傳統醫學只要一個胡萬林就夠了,這個沒有念過幾天書的“神醫”,能夠用大同小異的藥方包治百病;就在最近,這個因非法行醫致死多人的胡萬林,在監獄里宣揚自己攻克了癌癥和艾滋病,這種胡言亂語還被人信誓旦旦的報道;(2)“水變油”:全球科學家都可以靠邊站了,中國人已經能夠讓水變成油了。這場鬧劇的結果是許多科學家不得不出面,給國人補上初中物理,讓全世界瞠目結舌;(3)“特異功能”:從大約20年前開始,中國文人對報道特異功能樂此不疲,炮制了一大批氣功師。在這些無行文人的忽悠下,全國人民都找不到北。一些江湖騙子打著人體科學的名義瘋狂斂聚錢財;發展到最后,幾千萬中國人的腦袋里莫名其妙的轉著一個莫名其妙的輪子,有人轉暈了頭,想到中南海去轉,政府被迫取締了這個莫名其妙的氣功協會,好多人跑到外國繼續轉。美國人吃飽了沒事干,花錢雇他們轉,而且一定要堵在中國大使館門口轉,最好把中國領導人堵在機場。總而言之,言兒總之,建議寫這本書的人,先看看,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怎么發生的,怎么預測地震,怎么才算預測準確,地震預測存在那些問題,等等。搞清問題再寫,盡管要花些時間,但總比讓人家看笑話出丑要好。嘩眾取寵掙稿費我能理解,但一定不能昧良心,我外婆說過,做人要厚道,賺錢也要厚道,我外婆沒念過書,我感覺她老人家比大部分中國文人講良心。
熱心網友
主要是中國人都聰明,總認為別人不如自己,要是現在我看這個事情還可能發生,要是當時都站在人民的生命財產上想,有可能會避免這場悲劇的發生.歸根結底可以這么說:"聰明"與"真理"之間還存在矛盾.
熱心網友
說地震可以被預測,不是科盲就是別有用心的騙子。唐山死人多原因不是預測不出來,而是建筑太差,一震就塌。預測出來又怎么樣?是不是因此就可以降低今天的建筑安全等級?預測不出來又怎么樣?今天唐山再地震,只所死幾百個人都難:已經全部是框架結構,可以抗七級無損害。換句話說,把抗震希望寄托著早被證明是偽科學的“預測上”,第一是科盲,第二是對人民生命視若兒戲,第三就是別有用心的騙子,為了撈取自已的“民間科學家”名聲不擇手段。與其操心如何預測,不如把房子蓋得堅固一點:日本的房子可以抗九級以上地震,這就是中國應該學的。這種連基本常識也沒有的“民間科學家”,中國一天出幾千,個個嚷著可以拿諾貝爾獎,老子早看煩了。
熱心網友
在
熱心網友
人都死了,現在說這些有用嗎? 要是現在說有用的話,那讓我奶奶活過來。。。。
熱心網友
70年代要是能預測出來,那么現在還是震前不知,震后預測的非常準確
熱心網友
能預報出來嗎?瞧瞧今年的地震就知道了!
熱心網友
人類對地震這種天災直到今天仍難以做到準確預測,但在一定范圍內的成功預測已被證明是人類現今科學技術能夠實現的。對地震等天災的預測預報是一項偉大的科學事業,也是一項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業,我們國家對這一事業的重視是不容置疑的,但唐山大地震的慘痛教訓除了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外,體制的和人為的因素也是至今被詬病的,不光是天災,人禍也猛于虎啊!今天有朋友提出當年唐山大地震的預報問題,是對于29年前的那場慘禍的紀念,也是反思。我們要從唐山大地震后重大的傷亡中吸取教訓,我們要對當年已被事實證明了的有效地震監測方法進行總結,而地震局的部分官僚們也該警醒了,人民政府的專業地震災害防治機構都是人民群眾納稅人養活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人民負責,科學預測預報,減災減損!
熱心網友
絕非杜撰和馬后跑,不是有用同樣的方法,成功的予報海城地震預報的經驗嗎?可以予見,如果當年唐山的天災是在現在,再迭加上今日的人禍,損失必將會更加慘重!科學技術本來就是來之于實踐經驗,土洋之說只不過是一個過程,是相對而言的.李四光等老一輩科學家,非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才成為世界聞名的大師.而今日的專家學者來之于上倉,只不過會閉門造車,根本就聽不得群眾的觀點和發現,象袁隆平那樣的專家學者,少的微乎其微.不是嘛經濟學家杜撰完改革的神話和藍圖,使本不發達的國家,社會不是更不和諧了嗎?教育和醫療改革,至少不能算是成功吧?還能再長此以往的繼續下去嗎???!!!!
熱心網友
是否預報出來已不重要了,由于各種具體歷史原因,悲劇已經發生了
熱心網友
目前九江的余震已經超過了千余次,我現在擔心的是還會有最后一次爆發!因為我就在九江:((。。。。。。阿彌陀佛。。。。。
熱心網友
地震是可以預報的!!!!!現在關鍵的是:地震局的官僚們一直在壓制民間的預報技術!怕失去他們的飯碗。可悲呀!每周發布中國以及世界地震預測圖的MDCB網站采用電磁波監測分析方法的MDCB協作網,每周向國內有關地震部門上報他們對中國以及世界今后一周將要發生的地震的預測圖。依據中國《地震法》,上述地震預測圖在震前不得向公眾公布。該網站在預測有效期后,即每周發布上述地震預測圖日期的兩個星期之間〔此時該預測的時效已經過期〕,將每周的地震預測圖公布在他們的網站上∶ 目前可以看到他們自2003年10月份以來的100多次每周預測及其與地震實況對此的情況。世界上目前只有MDCB協作網能夠實現這樣的每周地震預測,是中國地震預測研究者與中國的驕傲!唐山地震前張鐵錚用“磁暴二倍法”也準確預測了唐山地震我讀過一篇文章《張鐵錚預測地震“三要素”的“磁暴二倍法”及其“應用地磁對地殼構造運動的研究”對我們的啟示》。作者為陳一文〔Email: cheniwan@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委員會”顧問。其中有這樣幾段話∶--張鐵錚的“磁暴二倍法”是中國和世界上第一項全面預測地震“三要素”于 1970年初數次預報基本成功的方法--張鐵錚于1969年12月底提出了第一次地震發震時間的預測。利用1968年6月11日和1969年3月24日2個較大的磁暴,加上一倍時間,張鐵錚推算出1970年1月4日有可能發生一次大地震,并向當時的中央地震辦公室〔國家地震局前身〕做了匯報。結果于1970年1月5日在云南通海發生了Ms7。7級地震。推算的日期比預測日期僅提前了半天。--這次預測使張鐵錚成為中國和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一種能夠可靠預測地震發震時間科學方法并獲得科學實踐驗證的人。但是,由于未能預測出云南通海Ms7。7地震的發震地點,該地震依然造成了較大的損失。--盡管如此,周恩來總理接見了張鐵錚,聽取了張鐵錚的匯報,對張鐵錚預測地震發震時間的成功予以肯定,并指示要總結經驗進行推廣。這使張鐵錚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個和唯一的一位因為地震預測獲得成功而受到國家總理接見的地震預測工作者〔1970年1月〕。周恩來總理多次指出∶--“要密切注視。地震是有前兆的, 可以預測的, 可以預報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1970年1月5日云南地震后, 對地震工作的指示〕--“現在看來, 地震是可以預報的。”〔1970年1月20日對地震工作的指示〕--要動員廣大勞動人民,不要都是專業隊伍,人民戰爭要有業余隊伍,集中勞動人民的智慧,經驗都是勞動人民中間積累起來的,通過勞動才能形成思想體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果沒有勞動人民智慧是根本不能趕超的,勞動人民是智慧的源泉。……不僅要有專業隊伍,還要有業余群眾隊伍,環繞在專業隊伍周圍。用‘土’辦法,不能都用‘洋’的, 要‘土’、‘洋’結合,實現預防,廣大勞動人民也可以預測的。……專業隊伍從物理上,化學上,生物上……有十多種方法……各種預測方法都要采用。當然有一種是為主的,比較,綜合。要更大量的依靠業余隊伍,因為這與生產,生活是結合的。…… 他們一學習就懂了。從那里訓練出專業隊伍,辦訓練班,從業余隊伍中找更可靠,更實事求是的人,才能打破對地震工作不重視,事后才知道的被動局面。〔1970年2月7日接見全國地震工作會議代表時的指示〕--按照周總理“從業余隊伍中找更可靠,更實事求是的人”的指示精神,張鐵錚成為中國第一位因成功地震預測成就從其它戰線調入〔1970年〕國家地震專業部門的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張鐵錚預測地震發震時間首次獲得成功及其受到周總理的肯定,對地震預測戰線上所有的研究者,特別是“群測群防”戰線的非專業地震預測研究人員,產生了極大的鼓勵作用。--在“地磁二倍法”預測成功云南通海地震發震時間基礎上,張鐵錚于1970年2月進一步發現∶地震發生前離震中位置不同距離的臺站地磁變化有不同的反映,提出利用這種這種變化來確定震中位置。--1970年2月,張鐵錚利用1968年6月11日和1969年4月13日2個磁暴組合,張鐵錚推算出1970年2月13日將發生地震。根據天津、北京、紅山臺的地磁異常數據,以及長春、上海和武昌臺沒有明顯異常的數據,計算了2個磁暴Z分量的異常值的乘積開方值,繪制出確定震中位置的地磁異常等值線圖。據此,預測1970年2月13日在天津以東的渤海地區將發生地震〔圖2〕。結果,1970年2月12日渤海發生了Ms4。6〔ML5。2〕級地震。--《地震戰線》1971年第4期和1972年第7期發表了張鐵錚寫的文章“應用磁暴預報地震的探討”和“地磁二倍法預報地震的探討”,以及對張鐵錚應用地磁異常數據預測地震“三要素”的方法公開介紹。這使張鐵錚成為世界上最早公開發表〔1971年2月〕一種通過科學實踐驗證成功能夠預測地震“三要素”科學方法的人。-- 采用“磁暴二倍法”和區域性地磁場異常研究方法,在有限資料基礎上,張鐵錚在震前〔1976年6月〕對1976年7月28日唐山Ms7。8地震“三要素”進行了相當準確預測〔“1976年7月28日”;“天津周圍120公里”;“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Ms7。8地震發生后,張鐵錚震前相當準確預測唐山地震的情況被報告到中央。1976年8月4日張鐵錚被緊急召集到北京向中央政府當時的人大委員長和六位副總理匯報其地震預測工作情況。--1976年8月7日,張鐵錚再次向中央領導提出一項預測∶“1976年8月12日±2天;華北地區;Ms6。5~7級或更大的地震”。這次預測基本成功〔1976年8月9日;唐山地區;6。2級地震”。--唐山地震后,張鐵錚對唐山地震孕育發展過程進行了詳盡的總結,寫出了題為“磁暴二倍法預報唐山7。8級地震”的重要總結性文章。這篇文章長期得不發表,最后在“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主任郭增建的支持下1998年6月在《西北地震學報》上公開發表。。
熱心網友
主要的還是政府的官僚主義作風,時至今日,依然如此。
熱心網友
測是測出來的!沒有考慮到有如此的嚴重是事實!誰知道唐山大地震究竟死了多少人?
熱心網友
當時確有預測,但各級領導都忙著“反擊右傾翻案風”這件“大事”,哪能讓這件“小事”干擾了大方向。——批“四人幫”時這也是一條罪狀。
熱心網友
全是馬后炮,早干什么去了?
熱心網友
政府處理不利
熱心網友
大家恐怕又要談中國的體制問題了,其實地震的預報可不是小事,影響太大了,誰敢那么肯定,事后諸葛亮算什么呀。勸大家別談論了。
熱心網友
地震前幾天就測出來了,但中共喜歡隱瞞,象撒斯,松花江事件
熱心網友
據說是日本測出來的
熱心網友
沒有,當時還沒有那個能力
熱心網友
損失太大了,如果報了,影響社會的安定呀。
熱心網友
jany已經說了,唐山大地震曾經被準確預測出來了,不是不知道,而是人心???
熱心網友
是預先測出的但沒想到威力如此巨大而當時人們安于現狀不太相信輿論以為是訛傳的預防措施不當所導致
熱心網友
不太相信現在九江地震都沒事先測出來別說七十年代了
熱心網友
事后諸葛亮。
熱心網友
1996年,地震20周年紀念,7月底,在唐山大地震紀念碑上,從上到下爬滿了灰色的蝴蝶,好幾天,久久不散去,那是從沒有過的事情,人們都在祭奠,那是什么?只有唐山人才能感覺到一夜之間添了24萬亡魂的味道。那時我只有5歲,可那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我是從倒塌的房屋的房檁支起的一個小洞里和媽媽一起爬出來的。不是不知道,而是沒敢報。冤!!!!!
熱心網友
目前,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技術水平,都只能做到大致預測在何地(較大范圍內)、在大致什么時間內、可能發生何種規模的地震。但無法準確將地震的時間、地點和規模進行預報。
熱心網友
現在的的科學技術還不足以準確地預測地震,唐山地震是1976年,你想那時會"被準確地預測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