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戰斗力最強的師應該是39軍的116了...... 四野頭號主力師,成師未敗過......綜合戰斗力最強的軍應該是38軍了...... 四野頭虎啊......

熱心網友

應該說沒有最強的,只是有一批相對重點的部隊,這要取舉于特定的時期、特定的任務。就目前來看,應當屬于陸軍第一師,該師住地距臺海不到400KG,當其他部隊還在研究對蘇、對越的時候,他就在研究跨海作戰了。另外該師還要擔負保衛長三角的防御任務。

熱心網友

127師,別望了每次閱兵哪個師在隊伍的最前面

熱心網友

還是39軍的116師厲害點

熱心網友

李云龍師。

熱心網友

國軍38師

熱心網友

38軍是打出來的強者,不然也不能獲得衛戍京都的殊榮。但就單兵作戰能力,應該是組建不久的兩棲蛙人特種作戰部隊。

熱心網友

應該是中國遠征軍孫立人的38師在緬甸打出國威 并被西點軍校列為經典戰役

熱心網友

應該是濟南軍區54軍162師??!還有26軍裝甲8師

熱心網友

你們好象都進了死胡同,提問者又沒讓你們光講陸軍師!!!  如講威力,二炮的東風31A戰略核導彈師最厲害,只要一個發射旅的當量即可消滅一個日本(主要地市),人口殺傷可達幾千萬,整師出擊可消滅日本全境,滅他1個億?。。  ×硗饪哲妿煹膽鹆σ膊豢尚∫暎瑪凳埽樱眨?0的打擊可消滅整個裝甲師!如配上戰術或戰略核武器,再消滅一個日本也是小菜一碟!?。  『\娕炌Р筷犑且灾ш牉閱挝坏?,相當于師,如他們也算,那北海艦隊的戰略導彈核潛艇可是頭排了??!如中國有能力將核武器搬上艦艇的話(應該有這能力)驅逐艦支隊也不是吃素的?。?!  另外,楊利偉他們回地球后一般都得升大校,也相當于師級(或會成立天軍第一師)下轄神舟飛船戰斗旅??!!那可更不是鬧著玩的?。。?/p>

熱心網友

15軍45師有個135團,曾經去過,是不錯

熱心網友

槍榴彈應該是拋射吧?如果直射的話不就可以當火箭筒用了?

熱心網友

現在還談什么38軍啊,老了。現在的對臺軍事斗爭最重要的也就是兩棲登陸做戰,要說最好的部隊當然是海軍陸戰隊第一旅咯!該旅號稱天下第一旅哦?。?/p>

熱心網友

不要再提朝鮮了,都甚麼年代了,

熱心網友

前幾樓的人,我看來最強的是,中國最新的部隊,中國特種做戰大隊,是一個師級的單位,分為6部分,北京、南京、上海、重慶、廣州、后面這個是秘密的地方不說了,這個人人都是從部隊里面選出的來!

熱心網友

DA師,DA師最厲害,耶?。。。。。。?/p>

熱心網友

54集團軍162師.中國首批應急機動作戰部隊.

熱心網友

第一師算第幾啊

熱心網友

戰爭中生存到最后的一支部隊是勝利者,不管你怎樣說他的實力,在目標打擊下最具有生存能力的部隊才是最強的部隊,也可以說,沒有戰爭的考驗就沒有所謂的最強

熱心網友

空降第15軍肯定很強?。。?/p>

熱心網友

陸軍嗎,蘭州軍區61師很強.

熱心網友

其中肯定有駐福建的第2軍了,他是專門為臺海危機而準備的。一旦爆發戰爭,第2軍就是解放戰爭的急先鋒了。這可是引用張召忠教授的話!

熱心網友

15軍駐地為湖北孝感,他們將是收復臺灣的先頭部隊。

熱心網友

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熱心網友

上面大家說的部隊那只是過去,現代戰爭沒有經過實戰就不要亂講.

熱心網友

能打硬仗的兵都是我們的好兵,不要認為有資格的部隊才是好的部隊,要知道那只能代表過去,可不能代表以后,我相信只要解決了我們軍人的后顧之憂我們的軍人都是好樣的.,<我不斷的聽到我們的戰士說到這樣的話,"在上戰場之前,最好不要他們有什么的憂慮;"

熱心網友

中國軍人都是最棒的?。?!

熱心網友

38軍112師

熱心網友

埃斯奎羅、小小子:日本陸軍師的小隊只有兩門擲彈筒,哪來“數十顆手榴彈大小的炮彈會直接落向機槍火力點”?而且很少有人認為擲彈筒是“這是現在步槍下面加掛的擲彈筒的真正鼻祖。。。。是非常成功和超前的”。擲彈筒只是小型簡易迫擊炮,曲射武器,槍榴彈是直射武器,差別很明顯。香酥杏仁餅:快速反應部隊一定是最強的部隊嗎?又能快速反應又實力最強,那還要裝甲師做什么?willowfife:上甘嶺15軍參戰師主要是45師,不是29師;即使是29師,也是15軍建制內的,何來“若29師尚在,恐怕15軍再狂也不敢貪天之功”。45師一個師基本打完不假,對抗了兩個師(美7、韓2)的進攻也不假;12軍部分部隊在15軍名義下接手是有點那個,但也不是說15軍打得不好啊。

熱心網友

沒錯,就是38軍,中國王牌軍也!

熱心網友

肯定是第三十八軍的了。

熱心網友

悶燈兒:最強的師一定是116師噻,因為我曾經是116師的一名士兵?。。?!

熱心網友

這是不能回答的問題,沒多大意義,只有打大杖只能區分出來。

熱心網友

抗戰早期中國最強戰斗力軍隊—德式師 中德兩國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進入了“蜜月期”:一方面德國意識到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工業品、軍火的市場,中國所擁有的豐富的戰略物質------鎢、銻、錳等更是他們稱霸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蔣介石醉心于德國的軍事化、工業化、中央化,對領袖崇拜、個人獨裁有濃厚的興趣。他希望能從德國輸入軍隊的管理方法、先進的戰略戰法、戰斗技能,尤其是讓那種“德意志精神”能灌輸到他麾下軍隊的脊髓,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對內捍衛其統治、對外抵抗侵略 當年中國裝備最好,訓練方法最科學的軍隊。松滬會戰中損失率最低的軍隊,南京保衛戰中因死守命令而無法撤退,因此幾乎全部損失的軍隊。這是早期德械師的戰史,他們是由德國教官訓練的。 這個士兵雖然裝備簡陋,但是目光如炬。顯示出處于民族危亡關頭的人,特有的那種凝重和憤慨的表情。 后來,也有一些部隊裝備了一些德國的武器。但是由于不是按照德國的方法訓練的,戰斗力已經不能跟早期的德械師相比了。 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重機槍是最重要的火力。而不是號稱“戰爭之神”的大炮。因為,中國軍工產業能夠自己生產的最大口徑大炮,是82毫米迫擊炮。因此,能有一門迫擊炮,就很不錯了。 而日本軍隊則已經擁有了超前世界的一種武器,俗稱“小鋼炮”的擲彈筒,這是現在步槍下面加掛的擲彈筒的真正鼻祖。不能不說,日本民族在這個武器的設計上,是非常成功和超前的。而且,擲彈筒在日本軍隊中得到了普遍的裝備,使得日軍在近距離火力上具有了壓倒優勢。 城市戰中,中國軍隊重機槍的使用方法,是在街壘中作為固定的支撐火力點使用。 日軍一旦發現中國軍隊的這種火力點,不是利用平射炮(一般用來反坦克的)直接射擊,就是集中小隊所有的小鋼炮火力進行壓制。在小鋼炮壓制時,數十顆手榴彈大小的炮彈會直接落向機槍火力點。戰士除了為國捐軀,沒有其他可能。非常遺憾的是,德械師本來是用于訓練軍官,然后再利用這些軍官訓練整個軍隊。但是這些德 國 人 訓練出來的 精 英 部隊幾乎損失殆盡。 因此,漫長的抗戰中,沒有能夠起到其本來制定的帶動整個軍隊素質提高的作用。 到了抗戰末期,中國軍隊中裝備最好的,已經是美械師了。 這張圖片顯然是后來的“縮水”德械師 這是參加松滬會戰前的德械師的照片 也是真正的德械師的軍容,可與上面的照片做個比較。 這種軍容上的對比,反映出抗戰幾年后,貧窮落后的中國,再也無力訓練出這樣精銳的部隊。不過,日本卻還是沒有滅亡中國??梢娙毡拒妵髁x者當初選擇的就是一條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路?!墩摮志脩稹返拇_是及其光輝偉大的作品 士兵們并不是個個全神貫注,顯然有些士兵從來沒見過照相機。 而同時期的德國士兵,甚至擁有自己的便攜彩色攝影機(電影)。當然,不是每個德國鬼子都玩的起這種高級玩具。 但是,這放映了兩國間可怕的經濟科技差距,還有士兵的教育差距。 時德械師的裝備在某種程度上比日本軍隊更好,因為日本軍隊裝備的是日本生產的武器。因為種種原因,日本武器質量、性能都跟德國貨存在差距。所以,德械師的步槍、機槍威力都比日本軍隊大。 但是,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顯然靠自己供應自己的日軍,更有優勢。 但是,日本還是失敗了。因為它吞并中國的夢想,實在是個妄想。而它國內少數頭腦清醒的政治家,不是嚇的不敢說話,就是在勇于跟軍國主義者斗爭之時,被軍國主義者暗殺。 一個民族陷入了糊涂的狀態,將給它自己,給它的鄰居,都帶來巨大的災難。 希望日本不要再度陷入糊涂的狀態,作為日本的鄰居,中國人有責任教育日本人清醒一些。 ZB26輕機槍.M-35鋼盔! 。

熱心網友

在現在的中國軍隊中,無所謂強師或弱師,因為除了編制裝備有差別外,訓練和人員素質都差不多,如果非要分的話,也許快速反應部隊能好一些。真正的強師只有在戰爭中才有定論。

熱心網友

只有意義嗎

熱心網友

第一:54軍127師第127師最早的前身是“大革命時期”的孫中山廣州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北伐戰爭中是著名的“葉挺獨立團”,贏得“鐵軍”美譽。“大革命失敗”后,經歷了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是“朱毛紅軍”紅4軍、紅1軍團的骨干部隊。作為主力參加了中央紅軍的歷次重大戰役行動,是中央紅軍長征路上的開路先鋒,強渡烏江,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攻克天險臘子口。   1937年8月,該部編為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1940年挺進華中,先后編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5縱隊1支隊、教導1旅。1941年2月改編為新4軍3師7旅,轉戰蘇北抗日根據地。在著名的劉老莊阻擊戰中,該旅19團4連頑強抗擊3000余日軍的進攻,最后82名官兵全部壯烈犧牲。被延安《新華日報》譽為“劉老莊八十二壯士”。抗日戰爭勝利后,進軍東北。1946年2月和1師(即112師)參加秀水河子戰斗全殲國民黨13軍89師266團和265團一部,這是東北我軍首次殲滅美械敵軍,開創東北我軍殲滅美械國民黨軍的先河。10月部隊整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16 師,參加了遼沈、平津戰役。1948年11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3軍127師,然后隨第4野戰軍南下。1950年4月參加解放海南島的戰役。 轉自鐵血   建國后該師參加了廣西剿匪,1951年駐防海南島,第43軍撤銷后改為廣州軍區獨立師。1968年重建第43軍時第127師移駐廣西桂林,后調往河南。1979年2月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協助會攻諒山,五戰五捷。1984年師偵察連赴老山、者陰山前線,表現突出,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偵察連”稱號。   其他英雄部隊:   “紅軍師”、“鐵軍”----步兵第127師“紅軍團”----步兵第127師第379團、第380團“葉挺獨立團”----步兵第127師第379團“劉老莊連”----步兵第127師第379團第4連“能攻善守英雄連”----步兵第127師第379團第9連“阻擊英雄連”----步兵第127師第379團第1連“英雄偵察連”----步兵第127師偵察連   127師是從南昌起義一直到現在我軍保存最完整的部隊,我軍歷史上的一些頂級名將都是出自該師或在該師任職,如林彪、粟裕、徐海東、黃克誠等,現在的軍委副主席張萬年曾在127師擔任師長長達10年。該師除了朝鮮、印度之外幾乎無役不與,可以說該師的團史都比人民解放軍軍史更長。戰功赫赫、猛將如云,從建師起獲得的功勛多不勝數,終生未打過敗仗,可以說127師打過的仗比一般的師去過的地方還多,戰斗經驗之豐富、戰斗素質之高、戰斗作風之英勇都是冠蓋全軍。以歷史和功績論應為中國第一師,大概將軍不下180人。 轉自鐵血   第二:39軍116師   第39集團軍116師最早的前身是陜北紅26、27軍部隊,這兩支部隊是紅軍名將劉志丹、謝子長所建立的陜北紅軍,這兩支部隊在1935年前與西北軍楊虎誠部隊進行艱苦戰斗,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取得了許多勝利,并建立了陜北根據地,為中央紅軍的到來準備了一塊諾亞方舟,1935年9月陜北紅26、27軍部隊與紅25軍成立紅15軍團1937年8月分散編入八路軍第115師344旅687、688團。1938年以陜北紅軍為底子新建689團。1940年6月后開赴蘇北,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重建新四軍,被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10旅。1945年11月隨第3師開赴東北,1945年9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第5師,1948年11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116師。而39軍從1935年9月成立紅15軍團直到1948年11月成立第39軍,部隊機關建制從未編散,是解放軍中唯一保留下來的紅軍軍。   抗戰勝利后,新四軍第3師3。7萬人千里進軍東北,占當時出關我軍1/3。116師在整個解放戰爭中表現出色,參加了"三下江南",秋季,冬季,夏季攻勢。在遼沈戰役中參加錦州戰役,第5師15團戰士梁士舍身炸碉堡,為部隊開辟了勝利的道路。戰后錦州人民將烈士犧牲的街道改名為“士英街”。據第4野戰軍司令部1950年編寫的《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記載,第2縱隊5師是東北解放軍12個縱隊36個師中表現和成績最突出的。 轉自鐵血   朝鮮戰爭爆發后,116師于1950年10月隨39軍首批入朝參戰。在第一次戰役中,116師在115師配合下在云山戰斗中重創美開國元勛師騎1師,殲敵2000余人,創中美現代陸軍首次交鋒的勝利,并繳獲飛機4架。第二次戰役中,116師347團通過戰場喊話,使美25師24團一個黑人工兵連全連115人集體戰場投降,從此美軍改變了自獨立以來的一貫傳統,不敢再按膚色編隊。二次戰役116師以險奇戰術突破38線,后來劉伯承元帥稱此次突破為滿分,并在釜谷里大戰英國王牌來復槍聯隊。第116師進而于12月4日和1951年1月5日先后解放平壤、漢城。   1953年5月回國,長期駐守遼東半島。1964年的全軍“大比武”運動中,第116師第348團4連被國防部授予“神槍手四連”榮譽稱號。1982年9月,第116師改編為機械化步兵師,1989年5月奉命進京執行戒嚴任務。   其他英雄部隊:   “紅軍師”----步兵第116師“紅軍團”----步兵第116師第347團“先鋒連”----步兵第116師第346團1連“常勝連”----步兵第116師第346團4連“鋼鐵連”----步兵第116師第347團第7連 轉自鐵血   116師是陜北紅軍紅26、27軍的老底子,是39軍急先鋒,在39軍大多數的功績中116 師基本上是主創者,而且在朝鮮戰場上云山之戰中戰績顯赫,與美軍、英軍的頭等王牌軍都交過手并都取得了勝利,這在我軍中恐怕絕無僅有,并解放了朝鮮的兩個首都,在各次戰役中都是頭號主力師,而且在東北時就冠蓋全軍并極為好戰,從建師以來每戰必勝,軍隊政治素養極高,戰役戰術質量更是無人能出其右,在解放軍中的地位非常高,以戰斗力論應為中國第一師。   第三:38軍113師   113師一部前身為紅25軍部隊,長征到達陜北后為紅15軍團75師223團(現步兵第338 團)??谷諔馉幹芯幦氚寺奋?15師344旅688團,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斗。第337團也是抗日戰爭初期由紅軍干部和骨干組建的343旅補充團。1939年進軍山東,后發展為濱海軍區部隊。1945年8月這些部隊整編為山東軍區第2師。   1945年11月,第2師開進東北。在解放戰爭中,113師“三下江南”,“四戰四平”。解放沈陽。平津戰役中擔任天津主攻,第337團3連將第一面紅旗插上天津城,338團8連首先攻占金湯橋,此后隨軍南下,參加了宜沙、衡寶等戰役。 轉自鐵血   1950年10月,113師首批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第113師以14小時行進72。5公里的速度,勝利完成穿插三所里任務,一舉扭轉戰局。隨后在三所里、龍源里阻擊戰中,該師死死卡住美第9軍退路,并擊退了美騎1師和英29旅向北增援接應,使南北敵軍相距僅1公里,可望而不可及,戰斗之激烈和殘酷可稱解放軍歷史第一。彭德懷司令員在給該軍的嘉獎電稱“此次戰役,我38軍發揮了優良的戰斗作風,尤其是113師行動迅速先敵占領三所里、龍原里,阻擊南逃北援,敵雖在百余輛坦克和百余架飛機終日轟炸掩護下,反復突圍終未得逞,致戰果輝煌………”最后親筆寫下“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第三十八軍萬歲!”從此,“萬歲軍”名揚四海,113師居功至偉。在第三次戰役中,113師迅速突破38線,攻占天德山。在第四次戰役中,338團在山中里大戰美軍第19聯隊,以一個團對敵一個團最終殲敵兩個營,之后第113師背靠即將開凍的漢江,依托簡易工事,頑強抗擊兵力、火力均占絕對優勢的“聯合國軍”的反撲,戰斗極端殘酷,但是113師英勇頑強大力抗擊敵人,使敵損失慘重,再次受到志愿軍司令部的嘉獎,其337團3連被授予二級英雄特等功臣連稱號,并授屢戰屢勝錦旗一面。113師在朝鮮參加了一、二、三、四次戰役和五次戰役的一部分,前四次戰役打的都很好,但第五次戰役不很理想。其實38軍在五次戰役中113、112師打的都不好。〔注:114師在一、二、三、四、五次戰役中打的都很好,98年為什么改為武警真令人遺憾。其實114師的功績和戰斗力遠勝有些集團軍的主力師(象63軍,65軍,42軍。。。。。的主力師),我認為改成空降旅、特種旅更好,或者歸屬63軍、65軍以加強他們的戰斗力。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39軍,117師也改為武警了。沒辦法象38、39這樣的頂級王牌軍,所屬三個師都是主力師和強力師,打仗時那個師打阻擊、那個師主攻、那個師迂回。。。 幾乎都一樣,區別就是就近便利原則。而其他軍幾乎都是一個主力師,充其量是兩個,這就是王牌軍中的王牌軍38、39軍和其他軍的最大區別。39軍在朝鮮時吳軍長對40軍打砥平里就很不滿:“用的不是主力師(119師),實際也不是主力團,或攻不下、或守不住”吳軍長氣得差點說:“這樣的部隊上什么朝鮮”,不僅40軍,其他軍幾乎都是如此,為什么建國時組建合成軍(如54、55、16、1、20、15、12、60。。。。。等軍),就因為要剔除弱師,把一些軍拆開其主力師重組以加強戰斗力。否則一打仗就出事,180師自不必說,就是65軍、15軍也一樣,65軍守鐵原幾天就不行了,下來還包餃子,更自吹“王成”的原型在65軍(還有一個塑像,真象那么回事),其實他的戰斗力連起義后改編的50軍都不如,與38軍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若我們翻開38、39軍在朝鮮的戰史象黃繼光、王成這樣的英雄幾乎比比皆是,為何38、39軍不宣揚哪?只是因為在他們眼里這種行為很平常,不值得招搖。15軍幾乎被打的稀了嘩啦,若不是12軍在旁邊頂著,早就全軍覆沒了,還要自吹與38軍爭一爭要個“千歲軍”,把上甘嶺之功獨享,人民不知真相都信以為真,可把12軍氣得夠嗆,其實上甘嶺之功12軍對15軍應為6:4,至多5:5。況且在上甘嶺時,15軍打主力的是29師(一般軍史書中都有),可惜29師回國后幾經改編現已不復存在,上甘嶺的功績統歸15軍,真是天妒英才啊,若29師尚在,恐怕15軍再狂也不敢貪天之功。真不知在65、15軍字典中“無恥”這兩個字怎么寫。這也是38、39軍這樣的王牌軍與其他普通軍的主要區別:不居功、不自傲。萬歲軍是彭總加的,15軍卻是自己想要“九千歲軍”,以此類推12軍起碼是9001歲軍、20軍是9100歲軍,27軍是9150歲軍,39軍是9999歲軍,15軍真好笑,也真可恥〕 轉自鐵血   1953年7月,第113師從朝鮮戰場回國后駐防吉林通化。1967年移防北京的南大門河北保定。第113師衛生科因為一女性患者成功摘除一重達45公斤的腫瘤,于1968年10月被中央軍委授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先進衛生科”榮譽稱號。   其他英雄部隊:   “紅軍團”----步兵第113師第338團“安東衛連”----步兵第113師第338團3連“鋼八連”----步兵第113師第337團第8連“屢戰屢勝連”----步兵第113師第337團第3連“戰斗模范連”----步兵第113師第337團第4連   以前在38軍中雖112師稍占點上風,但是113師是在朝鮮戰場上的頭號主力師,戰功不亞于116師,可以說38軍的“萬歲軍”稱號多一半是113師征得的。雖然有人評價說112師的最大作用是335團飛虎山大戰美軍使得112師2次戰役沒使上大勁,但是335 團2次戰役松谷峰阻擊戰打得也很好且112師主力是334團,所以這不是理由,況且松谷峰阻擊戰是美軍在三所里和龍原里被阻后頃全力而欲打通的最南一條路,不激烈和殘酷才怪。只是因為112師在朝鮮打的不太好拼命找借口和挽回面子罷了。 轉自鐵血   我想113師一貫擅長長途奔襲和陣地阻擊,如果派112師去三所里我看未必成功,因為113 師僅比美軍早到5分鐘,如果112師去肯定又象1次戰役一樣放羊。在近10年中,113 師的各項軍事建設都比112師強,演習也把112師打得雞飛狗跳,我想恐怕是113主官大部分是名門之后或是各項素養極高的原因吧,我記得毛主席的女婿曾在337團當官。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李連秀曾任337團團長。大概將軍不下140人。   第四:38軍112師   112師其前身是1928年平江起義組建的紅5軍一部,長征到達陜北后,其番號為紅1軍團4 師10團(現步兵第334團)。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斗。該師步兵第335是抗日戰爭初期由紅軍干部和骨干組建的343旅685團新2營。1939年進軍山東,后發展為濱海軍區部隊。1945年8月這些部隊整編為山東軍區第1師。   1945年11月,山東軍區第1師開進東北。在解放戰爭中,1師和7旅(即127師)在秀水河子全殲國民黨13軍89師266團和265團一部,這是東北我軍首次殲滅美械敵軍,隨后“三下江南”,“四戰四平”,解放沈陽。平津戰役中擔任天津主攻,334團6連活捉陳長捷。此后隨軍南下,參加了宜沙、衡寶等戰役。 轉自鐵血   1950年10月,112師首批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335團大戰飛虎山,終日抗擊美軍,戰斗極為激烈和殘酷,之后主動后撤,以致日本出版的名人錄上都有335團團長的名字。第二次戰役中著名作家魏巍以335團3連在松骨峰戰斗中的事跡為主,寫成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為志愿軍贏得了"最可愛的人"的贊譽。在第四次戰役中,112師背靠即將開凍的漢江,依托簡易工事,頑強抗擊兵力、火力均占絕對優勢的“聯合國軍”的反撲,使敵軍每晝夜只能前進不到900米,以巨大代價勝利完成了戰役掩護任務,再次受到志愿軍司令部的嘉獎。其334團8連被記集體二等功,并授予屢戰屢勝錦旗。1962年5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該連紅旗連榮譽稱號,贈紅旗徽章140枚。(朝鮮的徽章極不值錢,有時一個班給30多)但是總的來說112師在朝鮮參加了一、二、四戰役和五次戰役的白馬山爭奪戰,在一、五次戰役中打的都不太好,戰斗功績次于114師,更次于113師。和平建設時期,112師在軍的編成內,先駐扎吉林通化,文革中移師北京南大門保定高碑店,是全軍首支機械化師。   其他英雄部隊:   “紅軍團”----步兵第112師第334團“郯城戰斗模范連”----步兵第112師第334團第8連“何萬祥連”----步兵第112師第334團第1連 轉自鐵血   作為4野第一師,在東北歷次戰役中一貫表現突出,但是打四平卻弄得灰頭土臉,以致在遼沈戰役中看雞崽,上了朝鮮慎于初戰競弄出黑人團的笑話,被彭德懷一頓狠擼,因為334團的老底子是彭總平江起義的看家部隊,一上朝鮮就犯困自然把彭總的面子丟光,況且在入朝前的高級干部會上彭總曾說“我的老底子不就在334團嗎?!”語氣高傲自信,若是其他部隊彭總就睜一眼閉一眼,180師那么大的勺子彭總也沒這么大的氣,自己的看家寶出了勺子背地里恐怕把38軍的奶奶都操了個遍。若不是335團飛虎山、松谷峰(網上說松谷峰戰役是113師打的是不對的)兩個漂亮仗大翻身恐怕得氣得吐血!不過112 師的戰斗力的確超強,第四次戰役把美軍打得很慘,若不是彭德懷讓38軍守山頭112師打的會更好?,F在112師地位已不是東北老大吃老本是不行的,在與1軍藍軍團對頂時,334團團部被端很讓112 師沒面子,近期演習也不敵113師,我認為112師應該換換腦筋了。大概將軍170人。   況且作為全軍試點師并不是什么好事,新裝備下來了得先適應,總結摸索好一段時間后形成戰斗力,且剛形成戰斗力或是大批熟練戰士轉業或是又有新裝備下來,忙的不易樂乎,很多經驗都給了其他師,所以端正自已的態度、怎樣形成強大的戰斗力應該是112師應作的首務。

熱心網友

是115師打的平行關

熱心網友

肯定是38軍的120師啦

熱心網友

120師,平行關大捷,厲害!

熱心網友

中國最精銳的快速反應部隊---第15空降軍! 中國唯一的快速戰略部署部隊。下轄3個空降師,第43師(空降第一師,住地是@@,一級快速反映師),44師(住地是@@,新兵教導師15軍的后備力量,),和45師(特級快速反映師,住地是@@,擔復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備值班)。43師分為三個團和一個師部,分別為127團(空降團,榮譽部隊),128團(空降摩托化步兵團)和一個炮團;44師分兩個團一個師部,分別為130團(有劉華清連,也叫紅三連) 和一個炮131團;45師分為三個團和一個師部,分別為步兵132團,133團,134團(有個黃繼光連,也就是黃繼光生前所在的連隊)。 其次3個師擔任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備值班54軍162機械化師 是我軍第一批/"快速反應部隊"38軍一個(不詳)39軍一個(不詳)

熱心網友

抗戰早期中國最強的師-----德式師 中德兩國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進入了“蜜月期”:一方面德國意識到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工業品、軍火的市場,中國所擁有的豐富的戰略物質------鎢、銻、錳等更是他們稱霸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蔣介石醉心于德國的軍事化、工業化、中央化,對領袖崇拜、個人獨裁有濃厚的興趣。他希望能從德國輸入軍隊的管理方法、先進的戰略戰法、戰斗技能,尤其是讓那種“德意志精神”能灌輸到他麾下軍隊的脊髓,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對內捍衛其統治、對外抵抗侵略 當年中國裝備最好,訓練方法最科學的軍隊。松滬會戰中損失率最低的軍隊,南京保衛戰中因死守命令而無法撤退,因此幾乎全部損失的軍隊。這是早期德械師的戰史,他們是由德國教官訓練的。 這個士兵雖然裝備簡陋,但是目光如炬。顯示出處于民族危亡關頭的人,特有的那種凝重和憤慨的表情。 后來,也有一些部隊裝備了一些德國的武器。但是由于不是按照德國的方法訓練的,戰斗力已經不能跟早期的德械師相比了。 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重機槍是最重要的火力。而不是號稱“戰爭之神”的大炮。因為,中國軍工產業能夠自己生產的最大口徑大炮,是82毫米迫擊炮。因此,能有一門迫擊炮,就很不錯了。 而日本軍隊則已經擁有了超前世界的一種武器,俗稱“小鋼炮”的擲彈筒,這是現在步槍下面加掛的擲彈筒的真正鼻祖。不能不說,日本民族在這個武器的設計上,是非常成功和超前的。而且,擲彈筒在日本軍隊中得到了普遍的裝備,使得日軍在近距離火力上具有了壓倒優勢。 城市戰中,中國軍隊重機槍的使用方法,是在街壘中作為固定的支撐火力點使用。 日軍一旦發現中國軍隊的這種火力點,不是利用平射炮(一般用來反坦克的)直接射擊,就是集中小隊所有的小鋼炮火力進行壓制。在小鋼炮壓制時,數十顆手榴彈大小的炮彈會直接落向機槍火力點。戰士除了為國捐軀,沒有其他可能。非常遺憾的是,德械師本來是用于訓練軍官,然后再利用這些軍官訓練整個軍隊。但是這些德 國 人 訓練出來的 精 英 部隊幾乎損失殆盡。 因此,漫長的抗戰中,沒有能夠起到其本來制定的帶動整個軍隊素質提高的作用。 到了抗戰末期,中國軍隊中裝備最好的,已經是美械師了。 這張圖片顯然是后來的“縮水”德械師 這是參加松滬會戰前的德械師的照片 也是真正的德械師的軍容,可與上面的照片做個比較。 這種軍容上的對比,反映出抗戰幾年后,貧窮落后的中國,再也無力訓練出這樣精銳的部隊。不過,日本卻還是沒有滅亡中國。可見日本軍國主義者當初選擇的就是一條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路。《論持久戰》的確是及其光輝偉大的作品 士兵們并不是個個全神貫注,顯然有些士兵從來沒見過照相機。 而同時期的德國士兵,甚至擁有自己的便攜彩色攝影機(電影)。當然,不是每個德國鬼子都玩的起這種高級玩具。 但是,這放映了兩國間可怕的經濟科技差距,還有士兵的教育差距。 時德械師的裝備在某種程度上比日本軍隊更好,因為日本軍隊裝備的是日本生產的武器。因為種種原因,日本武器質量、性能都跟德國貨存在差距。所以,德械師的步槍、機槍威力都比日本軍隊大。 但是,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顯然靠自己供應自己的日軍,更有優勢。 但是,日本還是失敗了。因為它吞并中國的夢想,實在是個妄想。而它國內少數頭腦清醒的政治家,不是嚇的不敢說話,就是在勇于跟軍國主義者斗爭之時,被軍國主義者暗殺。 一個民族陷入了糊涂的狀態,將給它自己,給它的鄰居,都帶來巨大的災難。 希望日本不要再度陷入糊涂的狀態,作為日本的鄰居,中國人有責任教育日本人清醒一些。 ZB26輕機槍.M-35鋼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