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最近外耳道老流水,瘙癢,去看了很多所謂的專家,有的說是外耳炎,有的說是濕疹,我想問問怎么區別這兩種疾病呢?謝謝了!
熱心網友
外耳濕疹多因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圍皮膚受藥物或其他過敏物質刺激引起外耳皮膚灼熱、痞癢,局部見有丘疹、水疤、紅斑、糜爛、滲液、結痂、鱗屑等病變。患者耳內有癢感,或有滲液,急性期耳部皮膚紅腫,有小水疤,破潰后局部有黃水樣滲液及痂皮;慢性期見耳部表皮脫落,皸裂,結痂,皮膚增厚,甚至可致外耳道狹窄,耳膜亦充血增厚。發病無明顯季節性及性別、年齡差異。患者應注意耳部衛生,以免繼發感染。忌食魚蝦辛辣刺激的食物。...
熱心網友
外耳濕疹多因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圍皮膚受藥物或其他過敏物質刺激引起外耳皮膚灼熱、痞癢,局部見有丘疹、水疤、紅斑、糜爛、滲液、結痂、鱗屑等病變。患者耳內有癢感,或有滲液,急性期耳部皮膚紅腫,有小水疤,破潰后局部有黃水樣滲液及痂皮;慢性期見耳部表皮脫落,皸裂,結痂,皮膚增厚,甚至可致外耳道狹窄,耳膜亦充血增厚。發病無明顯季節性及性別、年齡差異。患者應注意耳部衛生,以免繼發感染。忌食魚蝦辛辣刺激的食物。 本病相當于中醫學“旋耳瘡”等范疇。其病是因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濕邪停聚中焦及津血虧虛所致;或因肝膽濕熱,循徑上灼耳竅及風熱濕邪引動肝經風熱,內外邪毒交蒸灼耳部肌膚而發病。 一、可選用的西藥 1.局部治療: (1)3%硼酸溶液:濕敷患處,用于滲液較多者。 (2)5%醋酸鋁溶液:濕敷患處,用于滲液較多者。 (3)潑尼松冷霜或軟膏:外涂患處,用于滲液較少或無滲液者。 (4)氧化鋅糊劑或油劑:外涂患處,用于滲液較少或無滲液者。 (5)3%雙氧水:用于有干痂者,洗凈患處拭干,然后涂敷上述藥物。 2.全身治療: (1)抗組織胺藥物:可服用馬來那敏(撲爾敏)、苯海拉明、阿司咪唑(息斯敏)等。 (2)維生素類:可口服維生素C及復合維生素B。 (3)鈣劑: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或5%溴化鈣等。 (4)腎上腺皮質激素:酌情使用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二、可選用的中成藥 1.龍膽瀉肝丸(片):水丸劑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1/2成人量。片劑每次4—6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2.防風通圣丸:成人每次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兒童酌情服用成人量的1/2—1/3量。 3.二妙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4.四物丸(合劑):小蜜丸每次9g,水丸劑每次7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合劑每次10—15ml,一日3次,服時搖勻。
熱心網友
外耳道炎的常見癥狀是耳內有癢感和不適感,檢查會發現耳道皮肢增厚,管腔狹窄,外耳道深處常積聚脫落的上皮碎屑,并且有發出臭味的灰褐色或綠色分泌物.其誘因很多,如糖尿病、內分泌紊亂、慢性便秘、貧血等,另外,經常挖耳也是重要的誘因。所以在治療上,首先是消除誘因,要治愈這些病或者控制癥狀,全身輔以VA治療,同時采用局部治療,用醋酸尿素素去炎松軟膏涂布,在用藥前要先清除分泌物和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