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青海省中部的巴顏喀拉山北麓

熱心網友

黃河從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曲發源

熱心網友

公元1280年11月4日,元世祖忽必烈命令都實帶著人去探尋黃河之源,務必查出個究竟。考察隊經過幾個月的跋涉,到達河源,繪有圖件,回報朝廷,但這正式的考察報告,始終未見披露,而是一位漢族學者潘昂霄從都實的弟弟那里聽到一些情況,寫成《河源志》一書,把這次考察的成果透露了出來。書中說河源是一片沼澤地,有泉水涌出聚成百余處水坑,映著陽光,從高山上望去,猶如星斗閃爍。這明顯地是把星宿海作為黃河的源頭了。  忽必烈派人去考察黃河源,是在宋朝的抵抗力量最終消失以后;前一年,宋朝大臣陸秀夫背著宋朝最后一代皇帝跳海自殺了,宋亡。這個富有開拓精神的少數民族皇帝,大概是想在天下坐穩以后要作出點前無古人的事。他想找到河源,在那里建設一座城池,開辟水運,發展貿易,這在后來雖未成為事實,但對河源的探尋,終究是一次不為舊籍傳聞所束縛,腳踏實地,頗有意義的破天荒的行動?! ≡僖粋€是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燁,康熙四十三年四月癸酉,即1704年5月7日,命侍衛拉錫等視察河源,但他們也只到了星宿海,雖已發現星宿海的水還有三條河作為上源,但并未追到源頭,直至康熙末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這才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滴鯙槭裁磁扇巳iT視察河源。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從同一年他封淮河神為“長源佑順大淮之神”這一討好河神的行動來推測,他已無忽必烈那種氣魄,而與當時黃河水患已成清政府難以對付的一件大事有關。果然,到乾隆皇帝時,這個目的就很明確了,乾隆四十七年即公元1782年,派人到河源去祭祀河神了,這年黃河決了口子。大概是對待神靈總得認真一些,這回真的到達了河源,繪地圖,寫報告,總算留下了一些有價值的材料。  1782年的考察,提出黃河的發源地是一個叫做“噶達素齊老”的地方,這是蒙古語,“噶達素”是北極星,“齊老”是石,據說此石呈紫赤色,有四丈高,構成一個孤獨挺拔的山峰,上有天池,泉水從中涌出,流下成為黃河的源頭。這個記述的真實性受到懷疑,但說黃河發源于星宿海以西約300里的巴顏喀喇山北麓,則大體上是符合實際的。不過這里有三條小河流向星宿海匯合,究竟將哪一條河流認定為黃河的正源,至今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熱心網友

黃河從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曲發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