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寶五個月了,總是出現呼嚕聲,醒時或睡時都會出現。聽說是軟腭未發育好,需要補維D。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該怎么辦?需要上醫院嗎?
熱心網友
寶寶有呼嚕聲,也可能是喉嚨內有“積痰”,因為寶寶還小,還不會咳嗽吐痰,所以呼嚕呼嚕的。我女兒四個月了睡著時也這樣,有時我給她換一下睡覺的姿勢,或吃了奶。呼嚕聲就沒了。如果是我所說的情況,不要緊,這不是病。等寶寶大點自然就好了。現在如果條件允許,多帶寶寶進行空氣浴(到外面散步)。讓寶寶的呼吸道和皮膚接觸一下冷空氣從而獲得鍛煉。至于補維D,可以給寶寶吃點魚肝油啊,反正現在的寶寶都補鈣,不過量就行。一天一粒魚肝油就可以啦。祝寶寶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熱心網友
我孩子有時也有這種情況,我問過很多人以及一些醫生、護士,這肯定是喉嚨的問題,因為孩子小,咽喉部發育還不全,因此才會有這種情況,一般大一點自然就好了,無須看醫生。如果以前生過肺炎,這種情況會更重些。
熱心網友
是不是鼻子里面有異物,比如說鼻垢鼻涕,把它清理干凈就不會了。
熱心網友
打呼嚕也叫打劓。在正常情況下,呼吸是通過鼻腔進行,可以調節吸入空氣的濕度和溫度,過濾灰塵、細菌等。如果鼻腔因種種原因而發生阻塞,呼吸改由經口腔進行,則需張口呼吸,吸入的氣流沖擊軟腭發生顫動而發聲。所以,打“呼嚕”一般說明鼻腔有阻塞,但是,如果連續發出大聲的呼嚕,則是不正常的,應該考慮是一種病癥,其中最常見的是增殖體肥大。增殖體也叫腺樣體,是位于鼻腔后鼻咽腔后壁的一塊較大的淋巴組織。增殖體在幼兒時期發育較快,3歲-6歲時增生最旺盛,到青春期逐漸萎縮。因此,增殖體肥大是幼兒時期的特有病變。正常大小的增殖體對孩子是毫無影響的,如果增殖體過于肥大,就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當氣溫發生變化、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或是患感冒、扁桃體炎、鼻炎、鼻竇炎時,均可導致增殖體肥大。增殖體過于肥大,堵塞后鼻孔,不但鼻腔分泌物引流受阻,而且使空氣出入鼻腔受阻,孩子入睡后,從氣管中呼出的氣體被迫從口中呼出。由于睡眠時全身肌肉松弛,舌頭也松弛地向咽腔墜落,使咽腔變得狹窄而不暢通。這時,氣體不時沖擊舌根部及懸壅垂等組織,隨著呼吸而發出陣陣劓聲。幼兒長期打呼嚕、憋氣、口呼吸,會影響身體和大腦發育,使其智力下降、反應遲鈍、表情呆滯,外貌上可見鼻唇溝消失、上唇變厚而上翹、上切牙突出外露、下頜骨下垂、硬腭高拱等,形成特殊的“增殖體面容”。增殖體肥大還能妨礙咽鼓管軟骨的運動,易發生中耳積液,引起中耳炎和傳導性耳聾。幼兒在睡眠中經常張口呼吸和處于不暢狀態,夜間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白天精神欠佳,食欲較差,攝入食物熱量不足,還可導致生長發育遲緩,身高體重均低于同齡正常孩子,身體抵抗力下降。所以,這類孩子不僅易患呼吸道感染,而且易患雞胸、漏斗胸,甚至誘發肺源性心臟病。當然,幼兒打呼嚕也有可能是由于咽部的扁桃體過于肥大,致使咽腔被部分陰塞造成的。無論是增殖體肥大還是扁桃體過分肥大,或是二者同時并存,都應去醫院耳鼻喉科診治。當前最好的治療辦法莫過于手術切除增殖體或扁桃體了,這種手術并非大手術,術后效果良好,而且手術年齡也不太受限制(4歲以上即可手術)手術后增殖體肥大或扁桃體過分肥大所產生的各種病癥,會逐漸消失。專家提示:父母對孩子的腺樣體肥大絕不能輕視,當發現孩子有聽力不好或經常鼻塞、流鼻涕,特別是睡眠出現呼吸暫停時,父母要想到可能不僅僅是耳朵或鼻子的毛病,還不要忘記檢查一下,看看孩于是否有腺樣體肥大。要盡量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腺樣體肥大必須手術嗎?·由于急性腺樣體炎引發的暫時性腺樣體肥大,對兒童的健康危害并不是十分大,如孩子患急性腺樣體炎,應及時就醫,予以對癥治療,并注意臥床休息,不需要手術切除。·如孩子的腺樣體因炎癥的反復發作而產生病理性增生和肥大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考慮手術切除腺樣體。目前,病理性腺樣體肥大最好的治療辦法就是手術切除,4歲以上患兒即可手術。·最近,有關研究者提出,對腺樣體肥大可采取等離子治療,方法簡單,痛苦小,臨床效果如何,以及是否適合于兒童,尚待進一步論證。小提示:父母也不要一聽到孩子打鼾,就精神緊張,如果孩于打鼾是偶爾的,未必是腺樣體增生在作怪,可能是由于有的小孩睡眠時與呼吸有關的肌肉松弛,尤其是舌的肌肉放松后造成舌根向后面輕度下垂,使呼氣時排氣受到影響而打鼾;當改變體位后,同時也改變了舌的位置,此時孩子的呼嚕聲就消失了。因此,偶爾打鼾的孩子不一定是腺樣體肥大,父母可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鑒別診斷。
熱心網友
先檢查一下是否枕頭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