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夜視鏡共有幾種?它們的詳細資料是什么?制作原理有什么不同?

熱心網友

不止到

熱心網友

夜視儀按原理來分,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主動夜視系統是利用非可視光作光源,它有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區域發光器,如紅外燈;另一種是采用窄光束控制掃描視場,接收反射非可視光在監視器熒光屏上同步顯示圖像,所以這種夜視儀也可稱為光夜視儀,熱成像、紅外、紫外、X 射線等等都屬于這類。被動夜視系統是利用例如月光、星光、天空輝光、夜天光、熱和一切很微弱的自然光線,加以放大增強達到可視的目的。這類夜視儀也成為微光夜視儀,用于電視上叫微光攝象機。它與一般攝象機怎么劃分呢?目前還沒有一個精確的標準。一般用靈敏度來定義:任何攝象機,其靈敏度超過普通硫化銻光導管電視攝象機時,均成為低照度攝像機或微光攝像機。   另外,在低照度情況下,用人眼直接觀察的叫夜視鏡,利用監視器進行觀察的叫微光攝像機,微光攝像機還有彩色和黑白之分。  夜視儀的工作原理:  人眼能直接觀察到景物的必要條件是有光線,但這并不充分。充分條件是必須要一定的環境照度和可見光。夜視技術就是圍繞解決這兩個問題來作文章的。光也是一種電磁波,它是一種頻率很高、波長很小的電磁波。它的波長一般在10到10E+6納米(1 納米相當于10E-9 米)之間,而可見光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約在3 9 0到7 7 6 納米之間。3 9 0 納米以下為紫外線,7 7 6 納米以上為紅外線。  人們如何將不可見光轉為可見光,將低照度提高呢?這就得從光的一種特性說起。十九世紀愛爾蘭人史密斯發現了一種光電效應,這就使光和電互相轉換成為可能。而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將電信號進行變頻、變相和放大,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把景物各部分明暗不同的亮度轉變成大小不同的電信號(電流和電壓),然后通過掃描技術,將光圖像轉變為電圖像,這個過程就叫攝像。最后利用顯像技術將電圖像還原為光圖像,以達到觀察的目的。就以紅外夜視儀為例,使用紅外燈照在目標上,因為紅外光是不可視光,可以不暴露自己,然后通過紅外變像管將不可視的電像轉變成人眼可見的光學像,達到觀察的目的。熱成像是利用目標與周圍環境之間由于溫度或發射率的差異所產生的熱對比度進行成像。由于熱對比度的差異而把紅外輻射能量密度分布圖顯示出來,成為熱像,再通過熱像將紅外圖像變為可見光圖像。微光夜視儀是將微弱的自然光圖像通過像增強器轉變為增強了百倍甚至幾萬倍的電子圖像,再將增強的電子圖像轉變成為可視的光學圖像。。

熱心網友

1、弱光2、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