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確巫山不是云"出自哪個朝代誰寫的什么詩?全詩怎么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確巫山不是云"出自哪個朝代誰寫的什么詩?全詩怎么說?
熱心網友
離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從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藶榈磕钔銎揄f叢之作。詩人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贊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 首二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是從《孟子·盡心》篇“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兩處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觀于?!北扔鳌坝斡谑ト酥T”,喻意顯明;而這兩句則是暗喻,喻意并不明顯。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巫山有朝云峰,下臨長江,云蒸霞蔚。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于天,下入于淵,茂如松?t,美若嬌姬。因而,相形之下,別處的云就黯然失色了?!皽婧!薄ⅰ拔咨健?,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巫山”,對別處的水和云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難為水”、“不是云”,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象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述。因而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于顧視,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 〉谒木浼闯猩险f明“懶回顧”的原因。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里為什么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白居易《和答詩十首》贊元稹語),是尊佛奉道的。另外,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于品德學問的修養。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托?!鞍刖壭薜馈焙汀鞍刖壘彼磉_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詩話》以為,悼亡而曰“半緣君”,是薄情的表現,未免太不了解詩人的苦衷了。 元稹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后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霸洔婧!倍溆绕錇槿朔Q誦。【詩人簡介】元?。海?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德宗貞元中明經及第,復書判拔萃科,授校書郎。憲宗元和初,授左拾遺,升為監察御史。后得罪宦官,貶江陵士曹參軍,轉通州司馬,調虢州長史。穆宗長慶初任膳部員外郎,轉祠部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為相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改浙東觀察使。文宗和大中為尚書左丞,出為武昌節度使,卒于任所。與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所作樂府詩不及白氏樂府之尖銳深刻與通俗流暢,但在當時頗有影響,世稱“元白”。后期之作,傷于浮艷,故有“元輕白俗”之譏。 【主要詩作】 離思 菊花 行宮 遣悲懷·其一 遣悲懷·其二 遣悲懷·其三 。
熱心網友
不知道.
熱心網友
離思五首作者: 元稹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滲綠絲叢。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t羅著壓逐時新,杏子花紗嫩麴塵。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洔婧ky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こ0俜N花齊發,偏偏梨花與白人。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取次】草率,造次 【花叢】唐官妓【注釋】①離思:這是詩人悼念亡妻韋叢的作品。②取次:挨著次序。③半緣:一半是因為。修道:信佛尊道?!窘庹f】曾經見過浩翰海洋的人,再見到別處的水,便覺得是那樣的相形見絀,黯然失色,除了巫山絢麗繽紛的彩云,其他的云真不該叫云。挨著次序經過花叢,我已懶得看上一眼,一半是因為修道,一半是因為思念您。詩人以比擬的手法,報發了懷念愛妻的深沉情感。1。《孟子·盡心》:"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2。宋玉《高唐賦》序云:"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以上兩句引喻言情,極言所愛之女如滄海、巫山之美,風情萬種,無與倫比;而其愛戀之情亦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深沉綿邈,幻化多姿,人世間亦無與倫比者。(這是很早以前在愛問網下載下的原文)。
熱心網友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內人。幼孤,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除左拾遺,歷監察御史。坐事貶江陵士曹參軍,徙通州司馬。自虢州長史征為膳部員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誥。召入翰林為中書舍人、承旨學士,進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幾罷相,出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東觀察使。太和初,入為尚書左丞、檢校戶部尚書,兼鄂州刺史、武昌軍節度使。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仆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代表作有《菊花》、《離思五首》(其四)、《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夜池》、《感逝(浙東)》、《晚春》、《靖安窮居》、《送致用》、《宿石磯》、《夜坐》、《雪天》、《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織婦詞》、《夜別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縣界)》、《白衣裳二首》、《魚中素》、《酬許五康佐(次用本韻)》等,其中《菊花》、《離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懷三首》(其二)三首流傳很廣,尤其是《離思五首》(其四)這一首極負盛名。該詩寫久藏心底的不盡情思,因為與情人的曾經相識而自此對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顧(“取次花叢懶回顧”),詩中的比興之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語言幻美,意境朦朧,十分膾炙人口。而《遣悲懷三首》表達對亡妻的不盡思念,寫得悲氣襲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淚,其中第二首的結句“貧賤夫妻百事哀”為世所熟誦。微之其集與居易同名長慶,今編詩二十八卷(全唐詩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離思五首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篸綠絲叢。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麹塵。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此為悼念亡妻韋叢之作。詩人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贊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 首二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是從《孟子·盡心》篇“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兩處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觀于?!北扔鳌坝斡谑ト酥T”,喻意顯明;而這兩句則是暗喻,喻意并不明顯。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巫山有朝云峰,下臨長江,云蒸霞蔚。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于天,下入于淵,茂如松?t,美若嬌姬。因而,相形之下,別處的云就黯然失色了?!皽婧!?、“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巫山”,對別處的水和云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半y為水”、“不是云”,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象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述。因而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于顧視,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說明“懶回顧”的原因。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里為什么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白居易《和答詩十首》贊元稹語),是尊佛奉道的。另外,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于品德學問的修養。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托?!鞍刖壭薜馈焙汀鞍刖壘彼磉_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詩話》以為,悼亡而曰“半緣君”,是薄情的表現,未免太不了解詩人的苦衷了?! ≡∵@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后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曾經滄?!倍溆绕錇槿朔Q誦。
熱心網友
這兩句詩出自唐元稹《離思》,詩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全詩如下: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滲綠絲叢。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t羅著壓逐時新,杏子花紗嫩麴塵。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洔婧ky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こ0俜N花齊發,偏偏梨花與白人。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解說】曾經見過浩翰海洋的人,再見到別處的水,便覺得是那樣的相形見絀,黯然失色,除了巫山絢麗繽紛的彩云,其他的云真不該叫云。挨著次序經過花叢,我已懶得看上一眼,一半是因為修道,一半是因為思念您。詩人以比擬的手法,報發了懷念愛妻的深沉情感。1?!睹献印けM心》:"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2。宋玉《高唐賦》序云:"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以上兩句引喻言情,極言所愛之女如滄海、巫山之美,風情萬種,無與倫比;而其愛戀之情亦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深沉綿邈,幻化多姿,人世間亦無與倫比者。 。
熱心網友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