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幫幫我吧!我急需大量的北京回民學校的歷史(80年來)。求大家幫忙在網上找一下!

熱心網友

北京市回民學校的前身是1925年4月24日由著名阿訇馬松亭先生創辦的成達師范,1949年10月成達師范和由孫繩武先生創辦的西北中學、薛文波先生創辦的燕山中學一起,組建了我國解放后第一所少數民族學校——國立回民學院。在1958年以前面向全國招生,屬華北高等教育委員會與國家民委共同領導。回民學院的辦學成果在上個世紀50年代享譽北京、享譽全國,被譽為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的搖籃。北京市回民學校1981年被列為北京市首批辦好的市屬重點中學,2003年被評估審定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截止今日,她已經走過了八十年的發展歷程。八十年,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只不過是短短的一瞬,但對于一個人、一所學校,八十年則是非常值得慶賀,非常值得驕傲的?!帮L雨兼程八十春秋,桃李芬芳幾代俊秀”。八十年來,有4萬余名畢業生從這里走出,莘莘學子的足跡遍及各地。他們在各條戰線所成就的事業,更為母校增添了光彩。經過八十年的錘煉和洗禮、經過幾代回中人的拼搏和奮斗,如今一個嶄新的、現代化的少數民族中學——北京市回民學校矗立在京城,一所少數民族基礎教育事業的精品學校展現在眼前。學校占地面積87畝,建筑面積40000余平方米。學校有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圖書館、籃球館、餐廳、宿舍等。有教室和音樂、美術、勞技、活動課等專業教室70間。有理化生9個實驗室、6個計算機房、2個語言教室,還有多功能教室、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演播廳、報告廳、階梯教室等。有標準的400米田徑運動場和足球場,看臺能容納2100名觀眾,看臺下面是120米的跑廊。學生宿舍配備公寓床,設有空調、電視、電話、雙衛生間、冷熱水,計算機接口到每個人的寫字臺。餐廳可供1600余人同時就餐。學校建成主干千兆寬帶百兆到桌面的校園網,全校8座樓均通過千兆光纖與網絡中心的主交換機相連,實現了班班通、室室通。數字校園建設已成規模,其中教育教學資源總量已達550G以上,圖書館10萬冊藏書中有2萬冊是電子圖書。學校教學硬件設施齊全。北京市回民學?,F有初、高中57個教學班,2500余名學生,其中包括住宿學生970名。12種少數民族的師生占師生總數的40%。各民族師生共同生活在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中。現有教職工263人,專職教師163人,其中研究生11人,研究生班結業和正在就讀研究生課程的教師60人,占教師總數37%。中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5%,有著作、有科研課題的教師占37%。十余位教師擔任市區兼職教研員或備課組成員。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希望之星34人。近年來,學校中考優秀率和高考上線率連年攀升,100%的畢業生都能進入高一級優質學校學習。北京市回民學校明確提出,要辦好民族特色示范性學校,要不斷提高教育創新的能力。在成功創辦示范性學校的基礎上,王靜校長結合時代和自身的發展要求,帶領干部、教師制定了實現北京市回民學校新騰飛的《發展•構想》。提出“精品、主人、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和“三為本”的辦學理念,緊緊抓住“課改”這個中心和“校本”這個實體,用“學生做主人、教師鑄師魂、學校創精品”的思路來統領各方面工作,不斷提升學校的總體辦學水平。道德高尚、業務精湛,既是領導班子的寫照也是全體教師的追求。學校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精心組建了一支樂業奉獻、德才兼備的干部隊伍和一批品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學校強調重視教師,在學校管理中把對教師的管理作為第一要素。提出了“營造和諧奮進的人文氛圍”的思路,努力建構三優環境。即民主、和諧、寬松、嚴謹——群體向上的政治環境;競爭、協作、奉獻、守紀——群體進取的工作環境;舒暢、優美、安定、體健——群體祥和的生活環境。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使教師迅速成長,從而在教學過程中顯示教師的教學個性,激發教師的使命感。從1996年開始建立的青年教師希望之星研修班,成為青年教師成長的良好平臺。老教師傳幫帶,新人脫穎而出。教科研是生產力,是學校前進的原動力。“九五”期間,學校獨立完成的科研課題有42個。“十五”期間,學校獨立承擔的國家級和市級科研課題3項,參與市級以上科研課題6項,獨立承擔區級科研課題6項,每位老師都有研究項目。學校連續三年獲得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稱號。學校認真抓教師觀念的轉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各學科老師都已經將現代化教育手段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將學科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綜合利用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增加內涵。在體育教學的球類、田徑、廣播操等項目中也融入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北京市首開先河,受到廣泛贊譽。建設多姿多彩的校本課程是北京市回民學校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技藝課有軟陶、中國結、剪紙、風箏課等。學校為研究性學習和綜合社會實踐課開辟的“學生自主活動區”可讓學生盡情地在此探索、研究、實踐,盡情地施展才華。教育以人為本,就要堅持把德育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北京市回民學校德育工作突出規范教育、道德教育、三觀教育的落實,努力把德育工作與課改的理念融為一體。多年以來學校本著“樹立學生的主人意識,注重學生的體驗感悟,創設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形態”的指導思想,不斷加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力度,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生動活潑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成長的廣闊天地。三十公里的遠足活動,參加軍事夏令營,去野外進行生存訓練,青年志愿者在行動活動,泰山、濟南、曲阜社會實踐,在西柏坡、抗日戰爭紀念館等革命圣地舉行成人儀式等等。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自覺接受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提升人生品位,提高人文素質。學校充分挖掘教育資源,進行民族知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民族團結壁畫、少數民族杰出人物墻、少年英雄人物的浮雕,教學樓內少數民族知識介紹,圖書館的民族書屋等等,來營造弘揚民族精神的濃厚氛圍。學校的民樂隊、舞蹈隊、合唱團,多次參加市、區比賽,屢屢獲獎。藝術團的同學們走進社區、走出國門進行交流演出,弘揚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小組、學生廣播電臺“陽光電視臺”、“回聲”報、文學社、讀書會、網絡協會、風箏小組等等。可讓同學們盡情展示自己、表現自己。在讀書、研討、實踐、交流中,探索人生的真諦,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個性,發展特長。在這些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學校榮獲了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校、市健康促進校、市先進團委等光榮稱號。北京市回民學校有著優秀的體育傳統,是北京市民委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活動基地。我們繼承了民族體育精神,發展了民族體育項目,利用體育課、選修課、綜合實踐課和運動隊活動的時間進行民族體育項目的推廣。1995年、1999年兩次受北京市政府委托,代表北京市參加了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表演項目的比賽,共獲得了89枚獎牌,并取得豐碩成果。2002年,北京市規模盛大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我校召開。學校精心做民族教育大文章,創建民族教育鮮明特色,努力發揮自身優勢,探索民族教育的新思路。辦學風格的民族性、辦學模式的綜合性、辦學方向的開放性,構成了學校鮮明的民族特色。掛靠國家民委的一級社團組織全國民族中學教育協會和北京市民族教育研究會、中國回族學會均設在學校內,由學校主持各項工作,為民族教育的研究和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學校發揮示范輻射作用開拓了廣闊的空間。近年來,學校在秦皇島市建立分校,在呼和浩特市建立友好學校,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名學生和教育工作者,接納中長期掛職干部34名,一直在堅持著經濟和智力支邊活動。北京市回民學校作為國家民族基礎教育的窗口,先后與美、英、日、韓等國的多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接待了數千名來訪者,起到了對外宣傳民族教育成果和民族政策的作用?;孛駥W校突出的辦學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好評,學校曾5次被評為宣武區民族團結先進單位,4次獲得北京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2次獲得國務院和國家民委授予的民族團結模范稱號。北京市回民學校---- 一所教育理念先進,教育實踐豐厚,民族特色鮮明,教育成果顯著的示范性學校,以其獨特的魅力響譽京城、響譽中華?!胺e八十年成果,鑄新世紀輝煌”,北京市回民學校在教育創新、教育服務思想的指導下,按照學校《發展•構想》設計的藍圖,團結一心、銳意進取,正在為成為少數民族基礎教育的精品學校,成為向國內外展示中國民族基礎教育的窗口和全國民族中學的旗幟的目標奮勇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