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先用家用豆漿機按50克黃豆出500克豆漿的比例制成較濃的豆漿,煮熟后加入0.5~0.6克市售的葡萄糖酸內脂,攪勻后加蓋,保溫15分鐘,既成豆腐!豆腐的風味可由豆漿的濃度來調節,濃豆漿可做出老豆腐!
熱心網友
把黃豆浸在水里,泡脹變軟后,在石磨盤里磨成豆漿,再濾去豆渣,煮開。這時候,黃豆里的蛋白質團粒被水簇擁著不停地運動,仿佛在豆漿桶里跳起了集體舞,聚不到一塊兒,形成了“膠體”溶液。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鹵。點鹵用鹽鹵或石膏,鹽鹵主要含氯化鎂,石膏是硫酸鈣,它們能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兒,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再擠出水分,豆腐腦就變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腦就是凝聚的豆類蛋白質。我們喝豆漿,有時就在重復這個豆腐制作過程哩。有人愛喝甜漿。往豆漿里加一匙白糖,豆漿沒有什么變化。有人愛喝咸漿。在豆漿里倒些醬油或者加點鹽,不多會兒,碗里就出現了白花花的豆腐腦。醬油里有鹽,鹽和鹽鹵性質相近,也能破壞豆漿的膠體狀態,使蛋白質凝聚。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樣嗎? 豆漿點鹵,出現豆腐腦。豆腐腦濾去水,變成豆腐。將豆腐壓緊,再榨干去些水,就成了豆腐干。
熱心網友
土法制豆腐,一般每公斤黃豆僅可制2.5公斤左右豆腐。而冷水沖漿法.可使豆子的出腐率提高30%以上。制法是:先將燒開的豆漿倒入木桶內,待豆漿冷卻到不燙手時,即刻倒入一桶冷水(比例為5公斤豆子放10公斤左右冷水),再充分攪拌使溫度冷卻均勻。待5~10分鐘后,往豆漿里一次加入一勺石膏水。加入3次后豆腐即全部生成。
熱心網友
在豆漿中加入少量凝固劑,靜止放置即可!
熱心網友
黃豆榨汁,煮沸,加鹽鹵或其他含鈣鎂鹽類添加劑,倒到鋪濾布的架子上,壓出部分汁水,靜止一段時間即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