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是5元,一股送一元,股價除權后是 4元,股東沒得到好處啊?是不是股價在股權登記日時 上漲了啊?

熱心網友

你說的對!股權登記日的股票價格已經含了"紅利"的"權".真正受益的是在派發"紅利"的消息公布以前持股的人,消息一發布股價上漲.就已經把利好消化了.到除權日就剩下走形式了.頭些年春節之后的行情實際上就是莊和上市公司勾結,先于散戶得到內幕消息操縱股價,利用公布年報的敏感時期獲利.

熱心網友

真的,并沒好處。只對非流通股東或個別的股東有好處。這就是中國現在的市場。

熱心網友

流通股分紅是吃虧的,因為分紅后要除權,而且國家還白賺了分紅額20%的所得稅,要不國家怎么會鼓勵分紅,其實這是我國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因為國家每天都從股民那里得到成千上萬的紅利稅。

熱心網友

是的給多少,除權時就迭多少,沒有什么意思。

熱心網友

近期,我曾經回答過幾個股友有關分配的的問題,提醒他們參與分配可能得不償失。我對四月份以來已實施分配方案的股票作出統計,對于參與分配而言,有63.3%是得少失多的,10%是得失基本平衡的,只有26.7%是有利可圖的。究其原因,主要是:1.分紅、送股國家都要重復收稅。(分紅、送股都是用稅后利潤分配,這是已經交過稅了的。)2.股市處于弱市,除權后不能及時填權,甚至還繼續下跌,造成實際的損失。強市市場中,填權會很快的。除權制度,不是我國的創舉,而是國際慣例。只是,國外股市中,很講究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除權日,常隨之填權,讓股東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而我國還沒有真正形成回報股東的風氣。

熱心網友

上市公司分配利潤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派發現金紅利,另一種是送紅股(包括轉增股本)。派發現金紅利是指對股民的投資回報以現金紅利的方式來實現。滬市全面指定交易實施后,上海證券中央登記結算公司將紅利款自動劃至證券營業部,然后由營業部即時計入投資者資金帳戶。深市派發現金紅利一直采用券商直接劃入股民帳戶的辦法。  分紅派息期間,股民通過打印交割單或查詢資金變動情況可以得知紅利是否已劃至自己帳戶。如果逾期未到帳,股民可先找券商問明原委,如券商解釋不清,股民可直接到當地的證券登記公司查詢。   送紅股是上市公司按比例無償向股民贈送一定數額的股票。滬深兩市送紅股程序大體相仿:上證中央登記結算公司和深圳證券登記公司在股權登記日閉市后,向券商傳送投資者送股明細數據庫,該數據庫中包括流通股的送股和非流通股(職工股、轉配股)的送股。券商據此數據直接將紅股數劃至股民帳上。根據規定,滬市所送紅股在股權登記日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除權日即可上市流通;深市所送紅股在股權登記日后第三個交易日上市。上市公司一般在公布股權登記日時,會同時刊出紅股上市流通日期,股民亦可留意上市公司的公告。  由于轉配股目前暫不流通,很多股民擔心其紅股紅利能否按時領取。其實,股民的轉配股已由證券登記公司登記在帳,其紅股、紅利同流通股一樣全部由券商直接劃入股民帳戶。股民就可以按時到券商處打印對帳單,查看自己享有的紅股、紅利是否到帳。 從表面上看,在股權登記日擁有該股的流通股股東能得一定的現金與配股,但對于所有流通股股東來說,有害而無利。 因為股價會下降。

熱心網友

流通股股東分紅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