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可以順產?

熱心網友

剖腹產增加食物過敏的危險 一項新研究顯示,剖腹產與過敏體質母親所產的嬰兒更容易發生食物過敏,因為剖腹產會延緩新生兒腸道正常菌群的生長,從而增加食物過敏的危險。   研究員對2803名兒童的出生模式,孕期和新生兒期使用抗生素情況及其他潛在的混淆因素等數據進行分析,向父母了解這些兒童食用雞蛋、魚和果仁的情況,并檢查2.5歲小孩對雞蛋的反應。結果顯示,母親是過敏體質的兒童,如果是剖腹產出生的,對...

熱心網友

剖腹產增加食物過敏的危險 一項新研究顯示,剖腹產與過敏體質母親所產的嬰兒更容易發生食物過敏,因為剖腹產會延緩新生兒腸道正常菌群的生長,從而增加食物過敏的危險。   研究員對2803名兒童的出生模式,孕期和新生兒期使用抗生素情況及其他潛在的混淆因素等數據進行分析,向父母了解這些兒童食用雞蛋、魚和果仁的情況,并檢查2.5歲小孩對雞蛋的反應。結果顯示,母親是過敏體質的兒童,如果是剖腹產出生的,對雞蛋、魚和果仁過敏的發生率是其他兒童的7倍多,確診對雞蛋過敏的是其他兒童的4倍。孕期和新生兒期使用抗生素不會增加食物過敏的危險。   來源:《過敏與臨床免疫雜志》 《家庭醫生》雜志社版權所有一、我國剖腹產率過高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剖腹產率必須在15%以下,但我國有些地區的剖腹產率達到了50%~70%,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究其原因,生活水平提高后,新生兒普遍較大,不少產婦因為怕疼或擔心嬰兒在自然分娩過程中顱腦受擠壓,強烈要求進行剖腹產。 專家認為,剖腹產手術,產婦要擔麻醉、出血、術后感染風險,恢復也比自然分娩的產婦慢。而且選擇剖腹產的婦女將來避孕和再孕都比自然分娩的產婦麻煩多。對于胎兒來說,由于沒有子宮節律性收縮的刺激,新生兒容易并發肺部疾患。除此之外,剖腹產術中常可出現骨折、軟組織損傷等。隨著醫學的發展,自然分娩會越來越輕松。國外有統計,自從有了陪伴分娩和導樂之后,剖腹產率下降了。通過麻醉鎮痛的方法效果也很好,能讓自然分娩的痛苦減輕許多。[color=red]剖腹產只是解決難產或搶救新生兒的手段,是否剖腹產應由醫生掌握,像現在這樣泛用就不正常。[/color] 二、帶你認識剖腹產過程1.定義:剖腹產,是婦產科最常見的手術。剖腹產的定義,是以手術的方式切開腹壁和子宮壁,將一個或多個體重在500克以上的胎兒娩出的過程。因此,如果胎兒小于500克,就不叫剖腹生產,而稱為子宮切開術。2.術前準備:在手術前一天就應住院,以接受手術前的準備,如抽血、驗尿、禁食8小時、灌腸、插尿管等(若是緊急剖腹產則另有緊急措施)。然而,首先必須先確定孕婦、胎兒的健康狀況。3.麻醉:一般可分成兩種:一是區域性麻醉,包括腰椎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二是.全身麻醉,一般只在緊急情況下采用。4.切口:剖腹產的切口可橫可縱,前者美觀,后者適合緊急時使用。5.并發癥:剖腹產手術,也可能會有并發癥,如子宮裂傷,膀胱、輸尿管、消化道損壞,大出血以及對胎兒的傷害等。三、自然產與剖腹產比較自然分娩,適合于大小適中的胎兒,在正常子宮收縮力量下,經過母親適當大小的產道,胎兒多能夠順利誕生。陰道分娩,只需少量的局部麻醉、產后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短。剖腹產,需要較復雜的麻醉,有手術出血及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機會,對孕婦的精神與肉體方面都會造成創傷。 (一)自然分娩的優缺點優點:產后恢復快,產后可立即進食,僅會陰部位可能會有傷口,并發癥少。 缺點:產前陣痛,陰道松弛,子宮膀胱脫垂后遺癥,會陰傷害甚至感染,外陰血腫等。產后會因子宮收縮不好而出血,若產后出血無法控制,需緊急剖腹處理,嚴重者需切除子宮,甚至危及生命。產后感染或發生產褥熱,尤其是早期破水、產程延長者會發生急產(產程不到兩小時)。尤其是經產婦及子宮頸松弛的患者,胎兒難產或母體精力耗盡,需以產鉗或真空吸引協助生產時,會引起胎兒頭部腫大。 胎兒過重,易造成肩難產,導致新生兒鎖骨骨折或臂神經叢損傷。羊水中產生胎便,導致新生兒胎便吸入癥候群。胎兒在子宮內發生意外,如臍繞頸、打結或脫垂等現象。毫無預警地發生羊水栓塞。 (二)剖腹產的優缺點 優點 :可避免自然生產過程中的突發狀況,陰道不易受到損傷。 缺點 :出血較多。并發癥較多,包括傷口感染、腹腔臟器粘連及麻醉后遺癥等。產后恢復較慢。住院時間較長。 (三)剖腹產的選擇可從母體及胎兒兩方面考慮,決定是否選擇剖腹產。1.母體方面:骨盆狹窄或骨盆腔腫瘤,阻礙產道。 產前出血,為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 35歲高齡初產婦。產程遲滯。母親生殖道有感染。分娩過程發生問題,如子宮破裂。前胎剖腹產。不良的產科病史。 2.胎兒方面 :胎位不正。 胎兒預估體重超過4000克或小于1500克。胎兒窘迫,胎心音發生變化或胎兒缺氧,出現胎便,多胞胎懷孕,胎兒畸形,臍帶脫垂。 總之,剖腹產,母親和胎兒的死亡率及罹病率皆較陰道產高,在產前檢查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與醫師做密切配合,采取適當的生產方式,是達到母子均安的原則。 四、剖腹產后注意事項不宜平臥:手術后麻醉藥作用消失,產婦傷口感到疼痛,而平臥位對子宮收縮疼痛最敏感,故應采取側臥位,使身體和床成20o~30o角,將被子或毛毯墊在背后,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不宜靜臥:術后知覺恢復后,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后應該練習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動,這樣能增強胃腸蠕動,盡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不宜過飽:剖腹手術后多食,會導致腹脹,腹壓增高,不得于康復。所以,術后6小時內應禁食,以后逐步增加食量。及時排便:剖腹產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結,故術后產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嚴防感冒:感冒咳嗽可影響傷口愈合并,劇咳甚至可造成切口撕裂。已患感冒的產婦應及時服用藥物治療。另外,要確保腹部切口及會陰部清潔,發癢時不要搔抓,更不要用不潔凈的物品擦洗。五、剖腹產術后的自我護理1.術后加強自我保健,對于順利康復是很重要的。2.術后三天內配合輸液,以補足水分,糾正脫水狀態。術后六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食物。術后第二天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 3.及早活動,是防止腸粘連、血栓形成、猝死的重要措施。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后六小時就可起床活動。 4.剖腹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超過月經量,及時通知醫生。 5.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6.一般于手術后第二天補液結束即可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后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出,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7.體溫如超過37.4℃,則不宜強行出院。回家一周內,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 8.當心晚期產后出血:回家后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去原分娩醫院診治。9.及時采取避孕措施:房事一般于產后42天、惡露完全干凈后開始。初期宜用避孕套,產后3個月應去原手術醫院放環。因為如果一旦受孕做人工流產,會特別危險。10.注意經期傷口疼痛:傷口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時有所見,表現為經期傷口處持續脹痛,且一月比一月嚴重,后期可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癥狀,應及早去醫院就診。 策劃:fhboy 編寫:王開珍 fhboy[img] [/img][ Last edited by 桂E失羊-正版 on 2003-9-16 at 1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