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云:馬克思主義所標榜的共產主義理論是空想主義,是完全不可能達到的夢境,是社會學的一種理想狀態。與宗教一樣,他是統治階級統治思想的一種工具,雷同與耶蘇,佛祖等。馬克思的辨證唯物主義并非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請問怎么反駁。

熱心網友

其實歐洲很多國家的資本主義里有了很多社會主義的成分!

熱心網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只談想法,忽略制度。也許是面對的主要問題吧

熱心網友

世界上沒有純粹的主義,唯物與唯心都是相對的。其他自己想去。

熱心網友

只要你是去想過,就知道它是建立在十分巨大的生產力上的。不是空想,只是那是超過時代的理論。

熱心網友

馬克思主義有三個組成部分:政治經濟學、哲學、科學社會主義。樓主問的實際是兩個問題:一是科學社會主義,二是哲學的內容。在馬克思主義中,政治經濟學和哲學是比較實際的內容,而科學社會主義帶有科學預見的性質,既然是預見,有一定的偏差是在所難免的。

熱心網友

  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個方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及歷史形態。唯心主義的根源、基本觀點及主要形態。舊唯物主義的成就和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把實踐作為考察精神和物質關系問題的基礎,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熱心網友

一、馬克思主義因為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可能沒有空想的成份。但有空想的成份和空想主義是不能等同的。二、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社會目標是一種理想狀態,但又不是完全不可實現的??稍谝欢v史條件下部分實現并隨著歷史的發展趨向(注意是趨向,而不是完全)實現與完全不可實現也是不同的。三、馬克思主義和宗教還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說來,宗教往往是只求改變自己,不求改變命運;追求彼岸和來世,而馬則不但改造人性,還要改造社會,追求在現世中實現天國。這和宗教是不同的。再者他也有實現的途徑,千萬人組織起來的實踐。四、辯證唯物主義確實不同一般的唯物主義即其前的樸素唯物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它不但與唯心主義對立,而且也吸納了唯心主義的長處。這就是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基礎上對主體能動性的強調。我想,像王陽明的“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也無非是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吧。

熱心網友

生命個體的最終追求是什么?生命整體的最終追求是什么?

熱心網友

我不懂哲學、經濟和政治,我只談談唯物史觀方面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社會是沿著原始社會、氏族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發展的。可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只有歐洲是完全按照這個過程發展的,世界上其他社會無一有這個完整的發展過程,因此與其說這個過程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過程,不如說是歐洲的特例。美洲印第安人和南部非洲一直是氏族社會,沒有發展出奴隸制,東方社會(中國、朝鮮、日本、印度、東南亞)也都沒有奴隸制。我們以前一直說夏商和西周是奴隸制國家,可是考古發現并沒有印證這個觀點。西周是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封卿大夫,卿大夫養士,這是典型的封建制度,和西歐的封建社會結構非常相似,而這個分封制度到秦統一中國后瓦解了。我們以前一直說的封建社會,其實是天子獨尊,通過官吏統治全國,而官吏是通過考試選拔的,就是說除了天子,其他人的社會身份并不穩定,“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從理論上說,對很多人都是有機會的。這和歐洲封建制的等級嚴明有很大不同。那么西周之前的夏商是奴隸制度么?也不是。所謂奴隸制,是奴隸是社會生產的主要力量,一般都有很宏大的公共建筑,比如希臘的神廟、羅馬的斗獸場、埃及的金字塔,而夏商考古沒有發現這樣的公共建筑,夏朝的考古發現還比較少,缺乏說服力,而商代是注重祭祀的社會,戰俘往往在祭祀中被殺掉了,因此即使有部分戰俘是奴隸,也不是社會主要生產力量,因此商朝基本可以斷定不是奴隸社會。再有,歐洲的封建社會是蠻族入侵,滅亡西羅馬帝國后建立的,而蠻族在此之前并不是奴隸社會,而是氏族社會。所以,歐洲的封建社會并不是從奴隸社會中發展過來的,而是直接從氏族社會中發展過來的,因此,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只有時間前后的聯系,并沒有因果關系。我們只能說希臘、羅馬從氏族社會發展到奴隸社會,而其他歐洲民族從氏族社會發展到封建社會。朝鮮、日本基本都是從氏族社會直接過渡到封建社會,沒有經歷奴隸社會,其中,朝鮮的封建社會和中國相似,日本的封建社會和歐洲相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如果對過去的解釋都很難肯定是正確的話,我們怎么能期望它對未來的假說是正確的呢?。

熱心網友

辯證唯物主義確實存在所以他是唯物的

熱心網友

不用反駁了 他說的很好 看看現在的中國 你就知道什么是共產主義了:錢 權什么時候世界才能真正的大同?

熱心網友

最近西方有一次調查統計,結果馬克思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得票遠遠高于亞里士多德等等。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也并非一無是處。馬克思所研究的只是一種規律,他預言了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但是,嚴重的錯誤發生在“暴力革命”,究竟是誰提出來,實現社會主義要通過暴力革命?是馬克思嗎?不是的。許多事實已經證明了馬克思的正確,封建制度的國家在現在的世界上都在變革,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中,資本的出路也在向著為社會服務的方向調節。什么叫社會主義?那就是一切以社會的利益為重。當生產力發展到相當的水平,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爾.蓋茨的行為不是對馬克思理論很好的證明嗎?我們都很相信人的五個需求層次,那么,當人的財富足夠多了以后,實現共產主義又有何難?關鍵是,不要認為將來肯定實現共產主義,所以現在就不要資本主義了。違反事物發展的自身規律,肯定會失敗的。

熱心網友

是俺們人類太渺小,道德境界不夠,沒辦法實現他老人家的共產主義理想還有后人歪曲利用了他的學說難道你能因為老子的“小國寡民”理論就否定他的道德經難道你能因為孔子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就否定他的儒家學說

熱心網友

辨證的去分析問題就可以

熱心網友

現在已經無法辯駁了?,F在的文明已經出現了好多新型的職業,很多都是共產主義無法解決的(無論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到何種程度),只能用私有制來解決。

熱心網友

沒有永遠的真理,如今看來馬哲確是科學的理論,經濟方面就不敢恭維,不過想想當時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情有可原,必竟等勢物質決定意識,利用馬哲來完善馬哲才是我們該做的,與時俱進,確是言簡意駭,中國要搞現代化還要哲學為先,而馬哲是我國利器,還要常磨呀!

熱心網友

我個人認為,共產主義是人類極為理想的社會形態,但我覺的人這種動物是追求理想的動物,但人類本身還是動物,是動物就有占有欲,但是地球資源是有限的,要做到資源均分,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資源都要達到超高的水平。難以想象的情景。是人類努力的目標。這要經過很長久的發展和極高的人類文明。

熱心網友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馬克思主義是符合實際,使主觀符合客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作用。實踐決定認識,馬克思是經過多年的實踐所得到的正確理論。而我看過以上的答案,竟然說馬克思是歷史罪人,你有什么可以證明這一點呢,如果我們國家不是吸取當中符合我國的正確理論,我們國家何來有進步呢。。。。

熱心網友

馬克思的謬論誤導了多少人??!他是歷史的罪人!

熱心網友

唯物主義指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馬克思沒有回答物質是哪來的。其實基督教也承認物質第一性,他回答了物質的來源-----上帝創造。我再找不見他們的差別了。佛教是徹底的唯心主義;他對世界的回答完全不同;他認為世界是業力因緣所化根本沒有現實性。他對世界的解釋很難理解。佛經汗牛充棟看完仍不知所云。為什麼?想理解唯心主義比理解唯物主義難多了。把圣經當成唯心主義不對頭。他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是物質第一。人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馬克思主義基本也這樣認為,他們的焦點在于是不是上帝造的,不是!好!哪來的?“本來就有的,”那和說是上帝造的有什麼區別?唯心主義就不這樣他根本不承認上帝造和本來有。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用佛教一比就比出來了。問題不在主義,在于人們的偏見。他先假定唯物好,唯心壞,接著開始往口袋里裝,根本不管他是什麼。我覺得把基督教當成唯物主義不會損害什麼吧?“那他說世界是神造的----”“把神解釋為自然力,不就完了嗎。還有什麼問題?”在佛教里你把神解釋為任何東西都不行,他的理論中神根本沒有立足之地。馬克思主義肯定是唯物主義,圣經也是唯物主義,和他們完全對立的是佛教那是唯心主義。

熱心網友

馬克思主義實際上包含了至少兩個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其中,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已經被證明是不正確的,他忽視了人性中最本質的東西,忽視了對個人私利的追求和私有制正是人類社會得以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沒有注意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包括剩余價值等一系列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概念都被證明缺乏實證和數據的支持,屬于空想的范疇,并且事實上對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實踐也已經導致了人類歷史上的空前災難,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辨證唯物主義的核心應該說還是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的,雖然現在的研究證明完全唯物的歷史觀和世界觀并不能完全反映和解釋人類生活中存在的各種現象,以及可能導致一些誤解等,但是在馬克思那個時代,能夠有這樣的哲學觀點也應屬難能可貴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世界哲學史上應該可以占有一席之地,不應完全抹殺其學術價值。

熱心網友

1 未來人類是什么樣的,應該允許人們去構想。 持續的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引起生產關系的變化,這一點是肯定的。2 馬克思是一個人,不是神,不可能前知500年,后知500年。3 馬克思的思想有可取之處,但不可以神化。也有不可取和錯誤之處。4 最好是把他和他的觀點做為一個學者和學術觀點來看待。